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当前关于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的讨论越发激烈。从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智能教育,到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重视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交叉融合,再到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公布包括19个教育领域和8个体育领域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系统性变革,推动了教育系统内部的更新再造,而学校体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其影响。人工智能不仅对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习评价与管理等教育要素产生了深刻影响,还对包括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等在内的体育学习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悄然变革着体育教育生态,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应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等战略驱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成效显著、成绩斐然。然而,体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不力、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衔接不畅等新问题逐渐显现,并成为制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疫情之下,体育课在线教学暴露出诸多弊病及不足。就体育谈体育,难以看清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跳出学科视野的羁绊,就会发现,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生物识别技术、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课程资源研制及评估、智能教学与研修模式开发、乡村教学资源提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人工智能助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不应仅以物质资源供给或办学条件改善为衡量标准,还应注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可从以下三方面助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探索“人工智能+体育教师教育”的新型培训模式,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线下培训模式,借助AR、VR等技术突破时空壁垒,使体育教师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核心素养;二是探索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体育教师管理体系,采集体育教师的动态管理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科学测评,对体育教师进行精准管理,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性;三是探索智能体育教师测评体系,以评价促发展,开展基于教学能力的智能诊断,帮助体育教师适应人工智能新发展,注重人工智能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如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学部,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打通“第三课堂”的时空壁垒。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为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人工智能助力体育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围绕体育课程一体化衔接、体育智慧教学方式优化、体育教材数字化处理、学校体育场地无人化管理、城乡体育教育资源远程共享、学生课外锻炼的个性化定制等,人工智能存在着巨大的价值潜能与机遇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汇集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覆盖到落后乡村和薄弱学校,促进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可以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乡村或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提供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AR等技术手段,建立远程同步智能课堂,推动名校名师名课等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满足更多学生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144个体育“云课堂”,聚焦“科学健身”“科学防疫”等主题开设课程,实现了师生“一对一”运动结对,努力让乡村学子的体育梦燃起来,有效弥合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人工智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运动需求,还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可视化、智能化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课程,享受体育乐趣。如合肥七中利用AI智慧测评,通过AI视觉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直观呈现练习者的运动数据,科学点评运动薄弱环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经过为期一学年的常态化使用,学生体测优秀率、合格率等均有显著上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引入智慧体育设备,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的运动强度、密度、心率、成绩等数据均可记录,通过智能化、可视化展示,使授课教师能实时调整授课内容、改变学生运动强度。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通过引入“智慧心育”设备,在7天时间完成了17所中学11046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可以提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人工智能该如何助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法律制度与伦理道德等层面予以进一步规制。从底层逻辑来看,人工智能是由人教会机器学习,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合理且适度地利用人工智能非常重要。
(作者系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湖北“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1BTY117])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4日第8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