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文学院踪训国、王伟丽、南江涛三位老师以及近20位文献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研究员尹小林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西城区第三街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数字文献学实践基地。尹小林在国学网古籍馆耐心讲解,娓娓道来,使大家对于古籍及其版本源流及古籍数字化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古代典籍版本的种类与范围,并不局限于雕版印刷之书,它还包括各种制作方法所形成的图书。从简帛书写到纸书写,从摹拓到雕版、活字排版、近代铅字印刷等产生的每种图书的不同本子,都属于中国古代典籍版本学的研究范畴。
古籍数字化是数字文献学的基础,收集、保存和研究古籍版本对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读书治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效和人文意义。正如清末民初政治家张之洞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在参观中,尹小林向大家展示了国学网古籍馆收藏的高仿本、明刻本、藏书印、汲古阁本、内府本、抄本、稿本、敷彩本、木刻本、石印本、朱墨套印、红印本、影抄本、巾箱本、开化纸等多种特色善本古籍。就不同版本古籍的形制等方面,尹小林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演变与发展脉络,在印刷方法、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也做了详细介绍。在讲解后,尹小林带领大家参观了国学网古籍版本室,大家结合古籍实物对古籍版本、装帧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国学网古籍室藏有古籍数千种,近万册,设有专门的珍善本库,通过购买、参与拍卖、有偿征集、接收捐赠等多种渠道挖掘古籍,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古籍转化为超大型中华古籍全文标点检索数据库。二十年来古籍数字化工程的不易与艰辛,其间所耗费的心血不言而喻。
在本次“与古籍并肩同行”古籍版本座谈活动中,大家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古籍整理的数字化对古籍研究和整理具有引领作用。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数字化可以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古籍整理,譬如积薪,尹小林创建的国学网在古籍数字化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推进了古籍数字化发展,与古籍保护并肩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