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15日 09:01
日前一则报道称,一位文学评论家对当下乱封“国学大师”的现象表示忧虑,认为这是“大师”称谓的泛滥。他说在中国近代,也就陈寅恪、王国维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
这话题早有议论,对滥称“大师”的现象,舆论也多持批评态度。但许多人似乎都不当一回事,学术会议上、报刊文章里、电子媒体中,依然时见有人获此殊荣。
“大师”的本来含义,是指有巨大成就而又为人敬仰者,多指学者或艺术家。谁能享此殊荣,向来没有十分一致的标准。学派林立,各有所宗,褒贬不一,难有共识。特别是同处一个时代,更是难以论定。卓绝成就,由后人作定评,也是常有的事。
最近,国学网、人大国学院和百度网,联合举办了“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对象是20世纪的文化学者。据说有超过百万张选票,结果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和冯友兰当选。对这一具有学术性质的评选,不由专家评定,却让网民群众说了算,虽然也有非议,但多数专家还是给予积极的评价。
专家心中自然有自己的一杆秤。有的认为“王国维、章太炎、陈寅恪当之无愧”,有的认为“王国维是标准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冯友兰、胡适等也可以算”,有的则说王国维不该名列第一,章太炎才应居首位……入选与否,座次的排列,都有一些分歧。这也是情理中事。
在近100年中,国学大师究竟有多少?今天来选定,就难免有严宽两个尺度,严者心中只有两三人,宽者心中则有数十位。主办者列了50位候选者,看来是个大名单。“国学”的含义尚有争议,仅就通常所指相对于西学的传统文化的意义来说,哪一位都是这门学问的大家,都够大师资格,不能算“滥”。选10位只是个中名单,已经够让人煞费心思的了,只选两三位,就严到近乎苛刻了。
百年来中国的大学问家其实多多,这是一个需要大师而且产生了大师的时代。或许因为“国学大师”的评选活动,开展得太迟太少,首次评选难度自然很大。1901年确定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假如今天才来进行评选(而且只限10位),已获此殊荣的百余名作家,就会有90%的人出局。我们的这个奖那个奖、这个院士那个院士的颁发和授予,想必也都如此。
把大师神圣化,像圣人,像佛祖,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均为不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才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先贤有先贤的贡献,但不是不可超越,先贤可以是大师,超越者也可以成为大师。当然,国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问,“国学大师”的称号,内涵要比许多单项学问“大师”——诸如“幽默大师”、“绘画大师”、“音乐大师”、“武术大师”、“网球大师”、“中国象棋大师”、“国际象棋大师”乃至“特级大师”——丰富得多。
“大师”称号应是一种严肃的授予,滥封的确要不得。把私下里廉价的奉承之词,随意见诸报端或其他媒体,会有损大师荣誉的庄严性。但学术级别评选中的分歧,却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评选的过程,其实是对国学研究成就的检阅。
也许,多少年之后,随着我们对国学认识的提高,又经过若干次的评选,按著作论成就,按贡献定授予,届时,我们对“大师”的称号,虽然依旧还会满怀着崇敬,但无疑还会多了一种科学精神,也多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