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东因为个人爱好而创立微信公众号不同,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小舒则是将专业的国学知识与互联网紧密相连。
王小舒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工作多年。近来上课前,他总会比以往早来教室几分钟,配合摄像团队佩戴耳麦、走位调光。原来,已愈耳顺之年的王小舒紧追潮流,将自己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神韵诗研究”搬到了慕课平台(新兴起的一种在线学习平台)上,开始了线上线下双轨授课的模式。
“这学期,我在慕课平台上授课才刚到第3次,就已经有1.5万余人参加,这是我在传统课堂上永远也无法惠及的学生数量。”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裂变式增长,王小舒十分感慨。
打开中国基本古籍库,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客户端便马上显示出包含该词的历代古籍条目。因研究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吴雨泽,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享受“互联网+国学”的便利。“如果没有类似的数据库,想从古籍里找出关键词的使用频率和出处,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吴雨泽说。
此外,很多藏书珍贵而又脆弱,经不起频繁外借。“现在好了,在对基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通过各种资源库,一搜就能找到。”吴雨泽认为,这种对古籍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促进国学研究非常有意义。
三 坚守国学内核,才能走得更远
然而,正如有关专家所言,互联网在为国学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和挑战。其中,碎片化、表层化、商业化、低质化、鸡汤化等问题成为广为担忧的隐患。
面对现实,朱东也无奈地承认:“一旦推出错误信息被大众接受,将对国学传播非常不利。”
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何晗就曾在朋友圈里看到国学类推广文章。“有的深入浅出,既有趣又普及知识;有的却以国学为幌子,植入广告。”针对这一现象,她认为,一方面,国学传播者应充分尊重国学,自觉做好信息“把关人”;另一方面,受众应培养一定的披沙拣金能力,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基本的甄别判断。
王小舒则呼吁国学研究者能够充分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或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或是参与网络课程,将正确的国学知识和公允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种媒介“送”到公众眼前。“有传播才会有传承,‘儿童相见暂不解’总比‘儿童相见不相识’要好。”王小舒说。
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看来,“互联网+”与国学,类似于“术”与“道”。将国学内化于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参悟,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在“互联网+”之“术”的推动下,坚守国学内核,国学之“道”必能越行越远。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