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立斌 人文清华讲坛
6月23日,朗朗书声响彻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人文清华”讲坛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发起的“典读中国”活动,以大型直播的形式为广大网友带来一场纵览中华文明的书香之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德宽、陈来、孙明君、王晓毅、张国刚五位文史大家相继登台,阐述《说文解字》《大学》《庄子》《人物志》《资治通鉴》五部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品读文本、对话先贤、启迪今人,再显中华文明之勃勃生机和人文思想之无限魅力。带领观众在传承数千年的文史典籍中再获新知,启迪智慧,汲取力量。
在五个小时的直播中,1500多万网友跟随五位文史大家,神游灿烂的中华文明,共享思想盛宴。
《说文解字》:
通向中华历史文明的钥匙
直播活动以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导读《说文解字》开篇,在带领观众走进汉字世界的同时,深入解读《说文解字》的经典地位,阅读之法和时代价值。
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字发展的版图上,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初期前后便已消亡,唯有中国汉字从创造之日起延用至今,所以没有汉字就没有灿烂的中华文明。黄德宽教授指出,《说文解字》既是字书又是经典。《说文解字》收录了先秦文字发展到小篆的全部篆书,并对这些文字的形、音、义做了具体解释。而东汉经学家许慎写就《说文解字》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时人阅读儒家经典,纠正经学家解经过程中的错误。同时,该书也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容。“自从《说文解字》出现以后,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字学发展的走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创立,为历代编纂字书、分析文字以及规范文字提供标准。”
黄德宽教授认为,《说文解字》是我们通向中华历史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认识古文字的津梁。演讲中,黄德宽教授通过“2、6、14、540、9353、133441”这一组数字为今人阅读《说文解字》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尝试。
“2”指两个版本,即南唐徐锴的“小徐本”和北宋徐铉的“大徐本”;“6”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14”指《说文解字》“始一终亥”的篇章总数;“540”即《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总数,这些部首揭示了汉字的内在联系,使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汉字“共理相贯”;“9353”是该书收录的小篆、古文、籀文的文字总数;“133441”为许慎给《说文解字》所收之字做释义、说形、注音的文字数量,即该书的全部字数。“我们今天也正是借助汉字可以阅读古代留下的典籍,借助汉字来了解出土文献资料,而所有这些我们都离不开《说文解字》”,黄德宽教授希望通过对《说文解字》的导读,让更多人体会许慎的用意,更好地领略这部饱含古人智慧之经典的内涵价值和文化思想。
《大学》:
儒学经典 四书之首
《大学》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作品,后世称士人必读的首要之书。今人对《大学》并不陌生,但究其篇名名义,创作时代,由谁写就,以及所述的大学之道于今仍有颇多迷思和启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在导读中逐一回应这些问题,详解“四书”之首《大学》经典地位的由来,以及何为“大学”之道。
陈来教授先从“五经”讲起,指出古代儒家经典“五经”包括诗、书、易、礼、春秋,其中“礼”即为《礼经》,记载了春秋时代古代贵族生活的礼仪文化。《礼记》是对《礼经》的解释阐发,自汉代“五经”被国家正式确立为经典,《礼记》作为礼经的解说也随之成为经典体系的一部分。《大学》是《礼记》的第42篇,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起来,合称“四书”,成为儒家自宋以后构建的新经典体系,也确立了《大学》权威经典的地位。
陈来教授还介绍了古代学者对“《大学》作者是谁”的不同论述。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南宋的朱熹继承了这个说法,认为“《大学》是累圣相传,至于孔子,而笔之以书”。而南宋心学思想家杨简持不同观点,认为《大学》非孔门之遗书。明末思想家刘宗周借鉴汉魏时的观点,认为《大学》和《中庸》一样,作者皆是孔子嫡孙子思。而清初思想家陈确的观点为“《大学》首章非圣经也”,不是圣人所作,不是孔子所作,“其传十章非贤传也”,即不是孔子门人这些贤人所作的。陈来教授认为《大学》的成书时间不会是在秦汉或者汉武帝时期那么晚,《大学》应该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对于“什么是《大学》?”陈来教授从其名义即题名和义含做出了讲解,并通过比较古代学者及文献的论述,厘清了“大学”二字的含义。他指出,东汉经学家郑玄的理解(“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忽略了《礼记》《学记》等古代文献中关于“大学”的记载(“大学之礼”“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即“大学”是古代在都城设立的当时一种最高规格的教育学校。所以“大学”不是讲博学,而是讨论古代大学教育之法、教育之礼的意思。“用朱熹的话来总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古者八岁皆入小学,十五皆入大学’,所以大学之道就是大学的教育之道。”陈来教授认为,“《大学》所述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既是古代学教育的宗旨,也是适合于一切成年人的教育之道。”
《庄子》:
从文学到哲学皆是绝妙诗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孙明君从世人对庄子其人的误解入手,通过品读《庄子》中想象奇幻、瑰丽的语言文字,将他心目中的庄子形象呈现于世人,引领观众走进庄子的奇幻世界,以当代视角解读《庄子》,体悟先圣的思想境界,在当下获得身心慰藉。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的汇总。因唐代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世人提起庄子,往往认为他是利己主义者,是混世主义者,甚至认为庄子思想就是阿Q精神。但闻一多曾说:“古来谈哲学以老、庄并称,谈文学以庄、屈并称。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
孙明君教授指出,《庄子》以道为中心,主要分为道论和德论两个部分。“庄子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是‘道’‘德’,而且‘道’‘德’体现在整个庄子的思想体系里面。”
庄子将“道”定义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孙明君教授从“体道之人”和“体道之法”深入解读了庄子道论包括的“逍遥”境界和“齐物”之法。“逍遥”境界是一种理想中的精神世界;“齐物”是进入逍遥境界的方法和途径。
孙明君教授指出,与道论紧密联系的是《庄子》的德论,德是道在现实层面的落实和体现。《庄子》的德论以安命思想为中心,以“用心若镜”和“与物为春”为其两翼。《庄子》的其他思想观念,诸如庄子的天人观、生死观、政治观、处世观、养生观等,都是庄子道论和德论在不同方面的投射,通过对这些观念进行解读,孙明君教授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实的庄子形象。他认为,庄子的思想在今天并没有过时,“今天所介绍的庄子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作用,他使我们躁动的、焦虑的心可以平静下来,庄子并不是让我们躺平,而是让我们认清自己、让我们善待别人。”
《人物志》:
唯一流传至今的人才学著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人才学理论著作,《人物志》依据人的品行提出了一整套人才鉴别的标准与方法,为当时的官吏选拔提供了人才学理论参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晓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解读《人物志》的成书背景、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带领观众走进这部“三国奇书”。
《人物志》成书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以人才分类与鉴别方法为主要内容。王晓毅教授指出,在解决汉魏之际人才选拔制度的大背景下,涌现出《士操》 《士纬新书》 《九州人士论》 《通古人论》《人物志》等众多古代人才学著作,但由于朝代更替和战乱烽火,《人物志》成为流传至今的唯一人才学著作,更显珍贵。
《人物志》分为上、中、下十二卷,从十二个不同的角度探讨领导如何把不同性格和能力的人组织起来。比如,第一卷《九征第一》将人的神态、目光、筋腱、骨骼、气息、脸色、仪表、表情、声音与金、木、火、水、土五行相对应,纳为不同的品德与才能;第二卷《体别第二》从阴阳(外向、内向)的角度,提出将人物分为强毅之人、雄悍之人、凌楷之人、弘普之人、体动之人、朴露之人、柔顺之人、惧慎之人、辨博之人、狷介之人、沉静之人、韬诡之人十二种性格与能力,具备其中之一的性格称为“偏才”,具备两种以及上即是“兼才”。第三卷《流业第三》提出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十二种偏才能力。
王晓毅教授指出,纵观《人物志》全书,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实为黄老之学,崇尚老子的“无不为”思想,提出“因循”学说,并融合诸子百家,以经邦治国为目的。对于《人物志》的现代意义,王晓毅教授认为这部经典揭示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学,对今天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仍有借鉴价值。读《人物志》,可以学习从体貌、言谈与行为方面鉴别人才,可以通过了解“主德”与“偏才”的学说更好地领导团队建设,既能探索古代人才观背后的价值体系,也能吸取精华进行自我打磨,对我们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选择成功之路具有重大的启发。
《资治通鉴》:
网罗宏富 体大思精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历时十九年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受到历代君王和政治家的重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在一个小时的导读中,引领广大网友走进3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兴替中,深刻回答为什么读史,如何读史,探讨历史经典对当今的启示。
张国刚教授首先以《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吕蒙读书、唐太宗与《群书治要》的故事,揭示读史能够了解前人的成败得失、兴衰之道即“知往事,增才略”“致治稽古”的道理。“曾国藩讲‘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就是说《资治通鉴》这本书不但能够守正,有正道,讲大道,讲常理,而且还告诉我们在非常情况的下处事机宜。”
《资治通鉴》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1362年间众多历史故事,而且是一部“大书”,描绘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也体现了司马光从学术性和政治性两个方面为后人留史借鉴的用心和抱负。
演讲最后,张国刚教授提出读史的三重境界——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希望今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照亮前途。
在互动环节,演讲嘉宾分享了他们与所导读经典的故事。这些经典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他们相遇、相伴,对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意义非凡。他们希望这些来自经典又超脱经典的收获和感动可以感染更多的人,帮助大家在阅读经典中收获知识、智慧与力量。各位老师还与线上观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网友提问。
2022年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教授也来到直播现场,刘石教授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读书声是人世间最美丽动听的一种声音。”他希望通过人文学院老师们的导读,唤起校园内外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国经典的关注程度,让校园里和社会上的读书声更加悦耳动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张小琴表示,举办“典读中国”活动的初衷和意义即是继承清华学统,用现代的眼光读经典,让经典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同时,阅读经典也是我们应对时代变动不居,坚固内心力量的重要方式。眼下正值毕业季,本次活动也是“人文清华”讲坛送给毕业生的礼物,希望毕业生们与书为伴走过山海,人生旅途充满书香。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教授亲临现场,探望慰问了演讲嘉宾及人文清华团队的工作人员。
“典读中国”活动共分为诵读、导读、精读三个阶段,除了直播的导读课外,诵读活动已于6月9日启动,清华学生诵读经典的短视频已经在各平台上线。7月4日,“人文清华”讲坛“典读中国”活动将进入精读阶段,黄德宽、陈来、孙明君、王晓毅、张国刚五位老师会继续深入五部典籍,带来更精彩细致的讲解。精读系列课程将在新华网、百度、抖音、b站等平台陆续上线。
经典常读,人文日新,期待与您七月再会。
本次讲坛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央视频、澎湃新闻、凤凰网、咪咕视频、腾讯新闻、搜狐、百度视频、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b站 、微博、微信视频号在线同步直播。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