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阳光·优教育真正让孩子享受到阳光、优质的教育1、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就

阳光·优教育真正让孩子享受到阳光、优质的教育

1、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国学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弟子规》、《千字文》等重要著作。

国学教育_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机构

2、什么年龄读经最好?

适合胎教以及0—13岁儿童,0—6岁儿童学习效果为最佳,成人同样可以学习,一个成人读了一百遍《论语》,也是可以开慧、顿悟的。

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

3、孩子对读经没有兴趣怎么办?

循序渐进,初期不要求背诵,听读百遍、千遍,自然熟记于心。对孩子来讲,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和玩、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了。但是读经可以培养孩子静心读书的习惯,还能从经典中获取智慧,习惯一旦养成!智慧奠定!终生受益!

孩子儿童时代喜欢的,长大同样喜欢,很多的兴趣不是表扬出来的。西方教育孩子,喜欢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放弃”,孩子累了,不练琴了,那好吧,随你吧,孩子。其实当时如果坚持了,练习,一年半年,其实练琴就会成为孩子的终身兴趣。所以有些兴趣也是适当地引导出来的。

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

4、大人与孩子谁觉得经典更容易?

大人是理解记忆方式,先理解后记忆。而0-6岁幼儿是自然右脑记忆,记经典和记电视上的广告词没有任何区别,更没有难易之分。儿童时期先记下这些经典,在以后的人生中孩子自然会理解、感悟并应用经典的内容。孩子现在记“道可道,非常道”和记下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校,小猫小狗哈哈笑”是一样的。

5、为什么德行教育这么重要?

比如同学吸毒,他跟不跟着效仿?同学搞两性乱派对,他参不参与?是否有定力?显而易见,一棵树根扎得深,任由风雨飘摇,否则随波逐流,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有根的孩子吧!管好自己的孩子,把读经典的理念分享给身边的人,德行天下,以德为本,厚德载物,是不是我们中华的下一代,是优秀的,有智慧的?学音乐也 好,舞蹈也好,缺失了德行的教育,肯定是不完整的教育。

6、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专注力会得到提升?

内心的宁静、安详,是专注的前提。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静心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

7、为什么说读经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识字量?

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1800个,《论语》不重复的字1399个,加起来多少?3199个字,是不是,区区两部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灭了。

8、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会爱上阅读?

因为读经典习惯以后,产生对文字的喜悦心,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会让孩子强烈爱上阅读。湖南吃辣椒长大的孩子,长大喜欢吃辣椒,北方吃面长大的孩子,长大的主食还是面。人生最初进入习惯的吃的、学的、文字,都会成为一生的习惯。

9、为什么读经典是与圣贤为友?

大家都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亿万身家有亿万的圈子,千万百万有他们的圈子,蛇鼠是一窝的。那为什么印度的贫民窟那么多孩子走向美国的硅谷?往上去看,都有一个让孩子阅读的父母。你的孩子不能跟奥巴马做邻居,没有关系,巴菲特不是孩子的叔叔,没有关系,与老子,孔子不处同一个年 代,没有关系。因为这些伟人,圣人都会立言,著文。背诵他们的文章,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是进入到这些伟人心灵最深处的旅行,天天与伟人相处,孩子们不成为有大智慧的人,成为杰出的人都难啊。

10、为什么说读经典的孩子气质好?

相由心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经典孕育的魅力与美貌,是不会随着时光消逝而褪色的。睿智只会日增日涨,所以孩子的日渐优雅、美丽、气质会越来越好。

11、为什么读经的孩子有更加孝顺?

百善孝为先,《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一部《孝经》倒背如流的孩子,种下的是孝顺的种子,终有一天这颗种子会浇下领悟的甘泉,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给父母晚年一片阴凉美好生活。

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

12、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在深造的过程中更容易突破瓶颈?

读经典,如建楼盘。一层一层大地基,地基牢,可建百层摩天大楼。地基浅,十层,八层,楼就摇摇欲坠,甚至像上海的房子一栋直直地倒下。那是无根基的楼。孩子也一样,仿佛流水线的产品,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走来,如果是个豆腐渣工程的孩子。读完大学,往上深造的时候,有心无力,总是遭遇瓶颈,郁郁不畅。 而经典就是孩童时代的深厚地基。

13、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做事情更有恒心?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任 何一个事业的成功=选择+坚持+执行力。当孩子立志背诵经典的那一天开始,坚持每天三十分钟。一年,两年下来,七年,八年下来,除了收获丰盛大智慧。试问,世间还有哪一件事情,哪一种事业这个孩子不能经营好,坚韧不拔。别人难以考取的硕士,博士,对于一个坚持多年读经典的孩子,还有难度吗?

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

15、为什么国学励志?

教育的真正目标,我们学过《易经》就很清楚,叫作“蒙以养正”,一个小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养正是第一目标,养正就是养他的心,而我们现代的做法都是在养形,让他学很多技能,考很高的分数;不知道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养志,养气,因为小孩子是春天,春天要让他有志气,我们有二句话,第一句叫:“傲不可 长”,一个人可以有骄傲,但不可太骄傲,第二句是“志不可夺”,我们现在要么让孩子特别骄傲,什么赏识教育,不断地表扬,让孩子特别骄傲,要不然就让他没有志气。所以在傲与志气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要培养孩子的志气,不要让他没有志气,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孙中山的理想是:“天下为公”,周 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

16、读经典需不要孩子理解它的意思?

不主张去理解,孩子最大的才能是记忆的才能,先熟记在心。

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解释比孩子高明,要知道用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是多么苍白的一件事情。孩子三岁有三岁的理解,十岁、二十岁,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读经像存钱,存钱难,理解像取钱,取钱易。

我们读的经典,已经不是普通的说教,是道,大道。所谓大道无形,道是靠悟的。我们的孩子积累了许多的道在内心,内功丰厚的时候,自然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至于是哪一天,我们不必太过强求。但是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惊艳的、难以置信的收获。

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认识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但指望孩子认识了就能完全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我们大人,不要说这样阅历丰富,思想深遂的智慧老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人,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想法的。虽然不一定了解,不一定理解,但认识总不会错的,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了解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样的道理。

注释都是后人的理解,未必正确。我们先熟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内容自己就可以理解了,用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很多时候,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反而是苍白无力的。如果碰到个别难的地方,无法理解,再查资料或请教老师。

17、一种说法:我的孩子,只要开心快乐就好,不要成为什么天才、伟人对吗?

天下父母心,天地间也只有父母为了孩子可以放弃所有,甚至生命!

但是我们问一问,我们的孩子,他自己怎么想?我们怎么能帮孩子自己做决定呢?孩子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从离开了母体,脐带剪断的那一刻,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立志,由他决定,不是我们。不要让孩子成为完成我们梦想的傀儡,不要让孩子承载着父辈未曾实现的梦,他自己要成为天才,伟人,我们没有必要阻止他,因为一个坚持记经典,背诵经典的孩子是有能量,有大智慧的,我们让其自然发展。

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

17、读经典为什么要慢慢来,要坚持做?

比如现在西医占据了治病救人的主流位置,为什么?快,立竿见影,长什么割什么,把人当动物,符合国人的急迫之情。西医治病如水滚了,泼一瓢凉水,火没灭,什么时候水再滚了,再泼。中医治病,是先把火灭了,火刚灭,水还是滚的,等到凉要很久的时间。我们不肯等待,宁愿找西医去加水。我们现在的某些培训班,就 像西医。大家愿意今天我学会什么。那么经典教育更像中医,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慢”的艺术,三分教,七分等。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等待!

现在成功学很流行,成功的人讲什么都是对吧。有些成功人士为了讲课更加有内容,有分量,常常讲一些成功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其实,我们要知道,成功固然不易,但是也没有那么难,其实成功就是坚持。

18、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会爱别人?

《老子》--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一般人对他人的善意是理性告诉他应该这样做。读经典孩子的爱是因为德行深厚,爱不是给予他人的,给予的爱是需要回报,没有回报会产生不平衡,委屈,计较等等负面情绪。而读经典孩子给予他人的爱是分享。因为内心丰盛,爱满满地,溢出来,多出来的分享给他人,健康而自然,不求回报。所以读经典的孩子在社会中能得 民心,众人心之所向。

19、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更爱自己?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当今心里素质差,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杀的孩子,每一分钟都在发生这样的悲剧。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有多少:25万,自杀未遂250万,在大学生中,1/3的学生有自杀念头,在自杀人群中,2/3是无征兆自杀……

读经典的孩子深明爱自己的理所当然性。而不是一味做好人(好人--讨好别人,亏空了自己)。读经典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好是满满的,分享的好,而不是挖空了自己的元气去讨好他人的好。

所以,读经典不是万能的,不读经典是万万不能的!

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有哪些课程_国学教育

上一篇: 官学荣 | 用坚持与坚守描摹国学教育的绚丽画卷
下一篇: 国学堂2013全集mp3打包下载739MB(1-6月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