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君说:“一万块钱?那是成本!两万块钱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国学爱好者的心理。愿意掏一万块钱上什么国学培训班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一万。什么叫国学素养,你知道吗?国学素养就是只要是能让自己跟国学沾上一丁点儿边,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国学培训班的口号就是…
自从北京购房新政出台之后,我掐指一算,发现如果我不偷不抢,得先向天再借五百年,才能勉强谈得上买房。郁闷之际,我想到了创业或许是唯一能够快速积累财富的办法。正好,我的朋友A君,常年泡在中关村的创业咖啡馆,对于创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深的理论素养。因此,我找到了A君,向他讨教如何创业、创什么业的问题。
A君一听我的来意,略一沉思,马上就对我说:你以前不是学什么国学的吗?这就是很好的创业基础嘛,如今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什么读经班、女德班、国学班、传统文化培训班火的一塌糊涂,创业就搞国学培训班吧!
我说,传统文化之类的培训班都火了十多年了,现在北上广和省会城市的市场都饱和了,不好搞吧。再说,就算是可以搞,那你也得告诉我怎么搞,点拨一下我呗。A君说,大城市的市场虽然趋近饱和,但郊区和二三线以下的城市以及县域,还有广袤的市场等待开发,需求旺盛的很。至于你说怎么搞,听我细细道来:
要搞一个国学或者传统文化培训班。首先要搞清楚客户的需求。国学这个名词,是近代才有的,钱穆先生曾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名词。”如今看来,钱穆先生说的不全面,至少国学作为产业,这个时代恰逢其时。你想,国学所包含的经史子集,最好的都已经被整理出来了,大部分都有古今名家的注释、解读,有些还不止一种,书店里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好东西就在那里,为什么还有那么人不自己去买?去读?去学习?是因为笨吗?肯定不是,而是因为懒,是希望不用很麻烦就能悟道,不用很累就能吸取到传统精华。你想想,这可能吗?读书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积累的过程。所以,一个优秀的国学培训班,一定是能够瞄准并解决这些人的需求,告诉他们只要花上几个月,听了我们的课,看了我们编的教材,就一定能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可以指点江山纵横商海当成功人士,下可以修身齐家相夫教子为世间高人。说白了,就是从传统中找心灵鸡汤和成功秘笈。万一他真的发财了,那么国学就是他的成功秘笈;要是没发财,那国学就是他的心灵鸡汤。总之,无论客户将来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需求是长期、稳定、不变的。
第二,要给培训班取个博大精深的名字。可不能就叫“XX培训班”,这太土了,要从古籍中寻找名词,拿出给你家儿子女儿取名字的劲头来。比如,给中小学生的培训班,可以叫课堂、学堂、私塾;给成年人的特别是学历不高的成年人的,可以叫辟雍、书院、太学、大学堂、成均馆;给商人和官员呢,可以叫明堂、翰林院、秘书监,等等。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要想方设法解决师资问题。一个优秀的国学培训班,市场定位准确,品牌名称响亮,还要有恰当水平的师资力量。可千万别去找清华大学搞礼学的彭林,或是北京大学搞经学的乔秀岩王锦民,或是山西大学搞诗经的刘毓庆,或是山东大学搞文献的杜泽逊之类,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士,没错,咱们这种班,不用说请985、211大学的老师,就算请这些大学文史哲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人家都不一定会来。但是,说实话,咱也不需要他们来,你得研究这些国学爱好者的水平,你就算请到了这些牛人,和你从潘家园请一个书贩子的,效果是一样的。以我的经验,就照着专科学历来招教师,略加培训,保管够用,成本还低,无非到时候在宣传册页上包装一下嘛,说他们都是毕业于海内外名校,懂好几国英语,虽然才三十几岁,却有二十多年的国学从教经验,这就够了。
第四,要有一个吸引眼球的环境。这个班要开在北京,全国招生,食宿免费。提前在够远够便宜的农村租一片房子当教室,只要手机别显示“河北移动欢迎您”就成。再在人民大会堂或是北京饭店花点小钱把一个大厅包一个下午,作为报到地点,大家伙一听在北京培训还食宿免费,肯定纷纷报名,来报到处一看,嚯,人民大会堂啊,不得了,我们的层次就上去了。再雇一辆大巴把学员们拉到学校,请村里二大爷的媳妇儿做几天饭,这食宿问题也就解决了。
A君说完了这些,又说:下面是最重要的一环了,那就是编写国学培训教材。
我终于接上了话茬,说:这个我懂,虽然说古代的书籍汗牛充栋,但也不是无路可循,先准备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是程瑞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就能知道哪一个领域读什么书、按什么次第读来入门。比如读《论语》吧,除了现代有名的学者如钱穆、杨伯峻等的常见的注本外,古人的可以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先培养兴趣,涵养精神,变化气质;再去读“十三经注疏”里的《论语注疏》,重点要去读注疏,不要只读原文;有了积累,可以再去读刘宝楠编的《论语正义》或是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最后,若是学有余力,还可以读读敦煌出土的汉朝郑玄的注……
我还没说完,就看见A君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盯着我,我只好闭嘴,A君鼻子里“哼”了一声,才继续说:
我们是商人,要搞国学培训班,可不能这么迂腐啊。你说的这些虽然是真正的文化遗产、文化瑰宝,可你的客户们能懂吗?你得首先教他们那些简单的,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因为简单,才能快速变现,不能变现为朋友圈里晒的照片,不能变现为在别人面前显摆的国学,都不是好国学。除了简单的,还要教他们一些特别契合他们心理的,比如《弟子规》,里头好多都是教人愚忠愚孝明哲保身的东西,虽然和现代伦理不符,和儒家旨在培育的“从道不从君”的君子独立人格也不符,但架不住有些人骨子里就喜欢啊。有些做父母的,当然愿意孩子百依百顺;有些做领导的,当然愿意下属言听计从。反过来也成立,有些做下属的,也愿意主动卑躬屈膝。就像刘再复《罪与文学》里说的:“权力会腐蚀人,当然会腐蚀掌握权力的人,但也会腐蚀没有权力的人,即被统治的人。”总而言之,要慎重选择教材啊,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自己编,编好之后再卖给学员,还能发一笔。
有了教师和教材,就可以招生了。刚才我已经说了,大城市市场趋近饱和,应该深入到三线城市及以下,重点是县城和郊区。重点关注那些自己爱好国学但想从孩子身上实现国学梦想的人。前几日有个新闻,我看了很气愤,说是一家私立学校招生,还要求学生的父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我们千万不要做,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优先招收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下的孩子入学,办教育嘛,就得有菩萨心肠。
A君继续说道:只要学生招来了,上课就简单了,每天先学一个小时礼仪,课本教学的秘诀就一个字儿:背。背完了再让老师给他们讲解,但千万别给他们讲什么文字音韵训诂、版本辑佚校勘、经传正义注疏等知识,要向那位当代最流行的讲《论语》的女士学习,用漂亮、正确、整齐、空洞、排比的废话来讲,多使用诸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心路历程、击中心灵、醍醐灌顶一类的词,课堂上就会充满快活的空气。为了节约成本,还可以根据朱熹曾经说过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跏跌静坐,目视鼻端,泣心脐腹之下,久自温暖,即见工效矣”,每天上课拿出半天时间来静坐,把静坐说的越玄妙越通神越高深莫测越好。这样的话,还可以砍去一半的老师,人力成本可以减半。此外,我们再去买两张古琴的CD在课堂上放,管平湖吴景略张子谦的都太高,龚一或是李祥霆就顶天了,凸显培训班的层次。
我听了许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就问A君:“你刚才说食宿免费?那我们怎么赚钱?我听到现在还没有听到一点赚钱的地方啊。”
A君听了,哈哈大笑,说:培训班当然要收学费和教材费啦,此外,我们还要出周边,再赚一笔。比如上课时做礼仪,学员就要买衣服,要古装、汉服、右衽、进贤冠,往地板上一坐,倍儿有面子,淘宝上便宜的很;把上课的情景录下来刻盘,配上精美的教材,价格不菲,但学员要买;如果这些国粹还不够,还可以进一步引入新的国粹。比如,愿意裹小脚的女学员,我们也提供裹脚布的样式、缠法、搭配三从四德说明书,布料费可以打折;男学员也是,以前辜鸿铭拖着辫子上课,对学生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有些人的辫子是无形的”,这哪儿成啊,哪能把辫子给剪了啊,得续上,愿意续上辫子的,我们可以提供编辫子的流程、款式,搭配三叩九拜说明书,辫子费可以打折。
我听了,这才深深感到商业的力量、国粹的震撼,不由问道:这样的培训班,一个学期的学费得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一万块钱吧。
A君说:“一万块钱?那是成本!两万块钱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国学爱好者的心理。愿意掏一万块钱上什么国学培训班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一万。什么叫国学素养,你知道吗?国学素养就是只要是能让自己跟国学沾上一丁点儿边,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国学培训班的口号就是……”
A君还没说完,被我打断了,我说:既然学费这么可观,正好你家娃娃不也属于适龄儿童嘛,要不等咱们的培训班开了,让他来免费入学怎么样?
A君说:你个大骗子,我家孩子才不来呢,他要上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