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流传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古人对我们的馈赠,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他的哺育下蓬勃生长,熠熠生辉,不断创造着奇迹和希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更承载着泱泱中国未来的发展,他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扎实根基最需要的血液。那么,怎么做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上发挥作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最大价值,真正助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国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校长王玉芬,她向记者介绍了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的具体做法。
以“民族文化,润泽童心”为主题,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环境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又是润物细无声的。记者一进校园大门,满满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校园里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墙,有弟子规、三字经学习墙,还有仁义礼智信浮雕墙、京剧文化课程开发实践介绍墙等。进入教学楼大厅,京剧脸谱的浮雕上“民族文化,润泽童心”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王校长说,“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围绕着这几个字,努力打造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中,感受、热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润泽心灵”。
王校长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指着楼道两侧的京剧文化墙、节日文化、玉文化、龙文化,茶文化墙等向我们介绍,我们看到教学楼内各楼层都有不同内容的传统文化信息,供学生学习和浏览。,同时,我们看到,教学楼每一个楼层还都设有读书角,每一个班也都有图书角。学校每年都会买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很多传统经典文化的书籍供学生阅读。现在因为疫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学校就鼓励孩子们带自己的书到学校来读。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教学楼楼梯两侧的作品展示墙,展示墙上都是一些传统文化作品,比如剪纸、京剧文化的书法作品、手工作品等,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学生作品展示墙,那里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
学校不仅有传统文化环境的熏陶,还有耳听目染的上课铃声。学校把北京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文文姐姐唱诵的“弟子规”三字歌,截成两分钟左右的上课铃声,每天每节课师生都是伴随着这种悦耳的经典诵读声走进教室开始上课。。
学校通过这样的设置让传统文化能入耳,入目,入心。王校长说:“这就是我们的环境文化,处处可看的可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耳濡目染去受感染,从小在校园生活中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在耳听目染当中,行君子品、做有德人。”
以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为主线,不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国家前辈们把学生养成教育分成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智、成年养德。我认为小学是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品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人生发展奠基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把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题。”
我们了解到,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的教育活动是全方位的。在每年9月1日开学典礼上,一年级固定的形式是让所有一年级学生向老师行尊师礼,并庄严宣誓“我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在开学典礼上,老师会把学校编印的弟子规、三字经的读本和抄学本送给一、二年级同学作为礼物,让学生读,然后抄写,读文解意。而且,学校还把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与遵守《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遵守《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现代教育要求实际紧密结合。把弟子规、三字经中古人做人做事的要求与学习落实《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里古人做人做事的要求与现在对我们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读弟子规、三字经,知道里面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爱国爱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谦让有礼、诚信大度的精神,自觉遵规守纪。
在日常上学期间,每天早上,学校老师会组织学生高声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经典。每周一中午是“书写一手好字”时间,学生们会学习着古人的习惯,在古朴典雅的乐声中端正坐姿,正确执笔,认认真真的书写经典诗词,心里默念着经典的诗句,好一副诗书画卷!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课程
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基地校,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校。王校长对记者说,“京剧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给学生开设京剧唱腔课,高年级还有京剧文化课,你看,这是我们自己编的教材,我们希望让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在我们学校里逐渐地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希望我们学校成为让学生近距离走进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基地”。
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的京剧文化课,是学校老师们自己开发、自己来教的,里边包括京剧服饰、京剧名人、京剧道具等各种和京剧艺术相关的知识。在京剧的专业课上。学校聘请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老师教孩子们学习手、演、身、法、步,学唱传统剧武家坡、白蛇传、小放牛,还学现代革命传统剧——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学校还成立了京剧社团、京剧乐团,为在京剧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搭建锻炼展示的平台。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国戏杯比赛,在美术类、器乐类、表演类节目中都获得过一二等奖。
除了京剧,学校还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武术课。王校长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男孩子缺少阳刚之气。而武术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的载体。学校特聘武术协会佛汉拳传人李龙老师为全校学生教授武术课,在全校体育老师的协助下,全校学生不仅学会了国学操,礼孝拳,佛汉拳,少林拳等等武术拳操,根据年龄,在不同年级还分别学习了我国武术中刀、枪、剑、棍、旗、扇等器械的使用,不仅强健了体魄,还振奋了精神,磨炼了意志,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计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和假期实践活动课程。像清明节纪念革命先烈,端午节请美术馆的老师给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指导学生画龙舟、做香囊,还到社区和社区的大爷大妈一起包粽子,慰问孤寡老人。几乎每一个传统的节日,学校都通过各种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并把它作为助力学生成长、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教育契机。
在寒暑假期,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活动指导手册倡导家长在假期里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参加庙会,游览名胜古迹,去拓宽视野,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们开展和家长一起制定家训、家规明信片,制作各种各样的小报,把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精彩地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在寒假里了解春节文化,品尝春节美食,学习春节的礼仪,参加社区的活动,写福字,织花灯、给社区老人演出等,丰富假期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为孩子搭设实践展示平台
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不仅积极组织学习优秀的孩子每年参加全国的“国戏杯”比赛,参加北京市区的武术比赛,还通过六一儿童节“百日读百篇,精彩共成长”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艺术节展演活动,让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学生都登上正规的大舞台去展示他们在“武术”、“京剧”及社团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让更多的孩子都越来越喜欢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学校还请残疾人艺术团、儿童艺术剧团等专业团队走进学校为学生带来民族舞蹈、说唱艺术、成语故事剧等专业演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剧院,近距离欣赏专业的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提高欣赏水平,扩宽文化视野,还创造机会使学校的学生不仅有机会登上了梅兰芳大剧院、湖广会馆、中央北京电视台等实践的大舞台,还在慰问社区居民、家庭表演,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展示着自己在学校学习的自信。
为了让老师们能把传统文化更多地带进课堂,学校还为每个学科的老师和每个年级的学生都配备了传统文化教材,引领老师们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中,并积极研究开发创编出“青花瓷”“传统纹样”等传统文化课程。老师们在传统文化进课堂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多次在市区论文评优中获奖。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把学习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走进了学校,进入课堂,更融入了师生的生活,熏陶了学生们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了学生尊敬师长,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培育了学生爱党爱国、诚信友善、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质,不仅全面提高了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