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人能真的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国学。我们生造了这么一个词,试图说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但是说来说去,这个词用了一百多年了,也说不清到底谁代表中国文化。连代表都选不出,最后只能说,凡是中国文化,都算是国学,或者说,产生于中国的文化,都算是国学。
其实,什么是国学,每个人都明白,只是嘴里不说。
当然,可以把儒家文化,算作是国学;也可以说,儒家是国学的主要内容。毕竟,从汉朝开始,影响中国最深刻的文化体系就是儒家文化,或者,似乎更准确说说法是,“披着儒家文化外衣的国学”。
国学,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教育。你要一定找一些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那就是教育的不同。西方人热衷于搞哲学,最终信奉宗教,信奉科学。我们中国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了。从某种意义上上说,学校就是中国人的教堂。
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有特色的,国学教育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国学教育的教材,就是采用的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所谓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谓五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大家一定注意,真正懂四书五经的人,一定是按照这个顺序说四书五经的)。
儒家认为,一生读这九本书就够了,甚至提出过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除了这九本书,其它书都不可以读。当然,后来没有能完全实施,还是有很多书流传下来了。但是,从国家角度倡导儒学却成为一种传统。
国家在各地设置官方学校,推广儒家的四书五经;在中央设立太学,专门培养熟知四书五经的高级人才。然后,就是把四书五经做为选拔官员考试的标准教材。后来的科举考试,一般都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大纲。
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教材,就是四书五经,几乎用了2000年。四书五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教材。
国学其实是一种国家需要。国家要避免出现春秋那样的思想混乱,避免出现战国那样的诸侯动乱,更要避免秦朝、汉朝初年那样的动荡,就要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自己未必看过这些书,他一个信鬼神的人,根本也不会相信儒家的思想,但是,他采纳了儒家办教育的方式,采用了儒家经典著作作为教材。这是一种借道儿,你细看历史,从汉朝开始,有所成就的君主真的没有一个是信奉儒家思想的,反倒是亡国之君,好多是所谓君子。儒家思想能创造太平盛世,但也是亡国之道。儒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统一,这种高度的一致,带来的是国家的稳定,万众一心,这让有想法的一代人可以凝聚空前的力量,但是他带来的也是这一代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落寞。大一统,是福祸相依的。
国学,是什么?国学是一个国家的需要,是国家的主旋律,国家通过倡导国学,统一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2000年,儒家经典作为国学的唯一教材被长期使用。很多人因此误会了儒家,认为,儒家和国学是一回事。但是其实不是。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回,听掌柜给大家讲讲儒家和国学,到底有什么不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