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立高中的录取率比普林斯顿、常青藤还要低。”
“虽然这里的学业压力稍微小一点,但想得明白、要说的准却很难”
“当我去年来到美国时,尽管我对这里的现状和文化十分熟悉了,但是这里人们交流的风格仍然令我难以适应。”
“可能我的整个人生,都在寻找一个所属的文化。”
“我刚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整个学校700多人只有5个中国人。我去的年龄很小,都不爱带我玩。”
在这部拍摄于2017年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从学生、家长、中学校长、哈佛前招生官等不同角度观察中国留学生的高中生活,或许就能更加客观、理性、全面的对低龄留学做出判断。
一、
如何择校?
朋友推荐、中介还是排名?
进入美国名校,是许多对顶尖教育充满渴望的中国家庭的最终目标。许多家庭认为,提前一步进入美国高中就读,是帮助孩子提高就读美国名校可能性的重要方式。
然而,据纪录片解读,在2017年,美国共有三万多所全日制高中,除去只接收一年期交换生的公立高中,还有近三千所走读和三百所寄宿私立高中接收国际生。寄宿与走读、混校与单一性别学校…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如何挑选出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是中国孩子进入美国高中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的前提。
中国家长在择校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朋友推荐、中介、排名”这三大法宝,但这三大法宝在择校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往往因家庭而异。
陪读妈妈崔女士在带领孩子前往美国留学前,接受了朋友的推荐,也曾向中介咨询,曾登入学校官网考察学校的情况。但在孩子通过面试成功入学后,面对主持人樊登的问询,她却说道:“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可能不会再选择这所学校。”无论是崔女士还是她的孩子,对如今的学校都不太满意。
面对择校困境,樊登将这三大法宝一一尝试。
01
朋友推荐
在泰伯中学校友NiniSuet的推荐下,樊登走入这所建于1876年的学校,与学校招生主任史蒂夫进行对话。在史蒂夫看来,想要知道一所学校好不好,要从三个方面判断:平均SAT分数、大学录取结果以及捐款。前两者是这所学校教学实力的证明,捐款则基本决定了学校拥有怎样的资源与设施。
在美国高中,很多私校会安排影子同学,让一位在校生陪同新生体验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让孩子更进一步感受学校。在影子同学的带领下,主持人樊登参观了学校留学生专用的交流、上网的教室,也亲自体验了75分钟一节的历史课程。“如果你生活在1788年,从你的角度,告诉我你期望什么样的政府、为什么?”在历史老师这样的问题下,学生们利用3分钟时间,在学校专有的线上图书馆搜集好资料,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探讨。
小班授课、资源丰富、个性化明显,这是泰伯高中的特色,也是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的典型样貌。
泰伯高中校园
主持人樊登体验学校历史课
02
排名与中介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十分看重的排名,美国学校是如何看待的?当樊登以这一问题发问,泰伯中学招生主任表示,美国高中自己通常不太重视排名。
哈佛前招生官、现在在从事高中与大学咨询工作的萨拉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细致的回答:“排名只是评判学校的第一步,而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排名具有商业化属性,要学会估量这个排名的质量,可以将之作为了解学校背景的筛选工具。”
通常建议参考的四个排名分别是:BoardingschoolReview、PrepReview、Niche以及Business Insider。
BoardingschoolReview
BoardingschoolReview是私立寄宿高中榜单,对300余所寄宿制高中进行统计分析。该榜单不设学校综合排名榜,而是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学费水平、平均课堂人数、持有最高学历的教师人数占比、录取难度、各项成绩以及学校历史等十余项指标分别发布榜单。
PrepReview
PrepReview按照学校类别,公布前三十名寄宿高中榜单、前三十名走读高中榜单和前五十名私立高中综合榜单。该榜单数据根据学校提供的大学升学数据所做,与传统排名不同之处在于它看的不是成绩指标,而是就读于常春藤盟校的人数比例。
Niche
Niche在2002年7月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创办,比起别的指标更注重学生的反馈,主要是由30多万个学生的一亿两千万多份反馈意见决定。
Business Insider
Business Insider是美国知名的科技博客,消息随时更新,速度更快。
经过排名初筛后,具有专业经验的萨拉根据主持人樊登的择校需求与标准,筛选出适合的学校名单。此后,樊登还需要一一探访对应的学校,再做出最终的选择。
体验过择校三大法宝后,樊登为家长们总结出这样一份建议:“数据式排名与经验式的中介建议都不能单一的作为决定因素,一定要相互比对验证,再从需求出发,选择哪几所高中考察,才是一个相对安全又有性价比的方式”。
走入名单上的走读私立高中班克罗夫特,能够发现它与只接收高中生的泰伯中学有所不同,这所学校开设幼儿园至高中,校园氛围更浓厚,教育资源也相对紧张,整体条件较泰伯中学来看还是有一定差距。这所学校拥有高自由度、大家庭式的氛围,但同时,对于拥有国内思维的孩子而言,也有着挑战。
班克罗夫特校园
在校十年级留学生陈诺儿评价道:“在这里的学业压力要小一点,比如在国内我学物理完全学不明白,而在这里我能想的明白,但要说得准却更难。在这里我也是每周都会有考试,比如法语课就是一周一次小测,两周一次考试。”面对主持人樊登“喜欢这里吗”这一问题,她给出了正面的回复:“还挺喜欢的,这所学校让人比较舒服,我们一个年级40多个人彼此都认识。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的家一样”。
再次回到“如何择校”这一问题。在泰伯,学校严谨、资源丰富,然而,在学生看来,这所学校可能更像是学霸的竞技场。在班克罗夫特,代入学生身份,自由与放松的特质无疑都更适合没有名校需求的孩子成长。在主持人樊登做出这样一种思考时,更令人回想起泰伯中学招生主任史蒂夫的一番话:“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不仅仅是家长的决定,更多的要交给孩子,因为真正来这里上学的是他们。”
而作为家长能做的是:尽早培养好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在孩子需要时为他们提出适当的建议。同时,提醒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决定承担后果,未来的人生也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
是融入还是融合?
这将是一段认知自我的旅程
进入美国读高中,改变和适应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对于中国孩子而言,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一共有三道难关:语言关、领导力与合作意识。南肯特男子高中校长安德鲁·凡德内斯分享:“从中国或韩国来的男孩,刚来美国的前几个月在课堂上都比较吃力,因为我们让他们就所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男孩们会积极发言,中国男孩就不习惯这样。”
而面对这几道难关,几位在美留学的校友都给出了建议。斯坦福大学校友黄征宇十岁赴美国读书,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与哈佛商学院,2017年之际已是英特尔执行董事,他曾发表《征途美国》一书,描写自己的留学经历,也为赴美读书的孩子给出了诸多建议。他在当年解决语言难题的方法就是背故事。学生更要想方法多与本地人沟通,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沟通。
在美国高中,一天的时间安排基本可以分为主课、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后两者则是中国留学生融入美国的重要机会。
课外活动分为艺术、学术社团以及体育运动,通常分布在下午3点至六点。据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有80%的学生至少参加了一项课外活动。运动,尤其是团体竞技类运动是最受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美国大学生发展刊文表示:与参加过多课外活动相比,深入参与少量课外活动更有助于大学申请。
就读于泰伯中学的十二年级中国留学生白力安就因“长跑队队长”这一身份而顺利融入美国生活,同时也获得了身份认同。他说:“在美国高中当队长是一件很牛的事情,我就因为这个交了很多朋友。大家就觉得你是队长很厉害,很愿意认识你。”
斯坦福大学校友黄征宇解释道:“美国人非常看重领导力,因为这种教育体系希望培养的人不仅自己以后非常成功,也要能改变周围人的生活。”
通过参与活动,体现领导力,无疑是解决第二道难关的重要秘诀。而领导力不意味着学习最好或者能力最好,就像黄征宇带来的故事:“第一次见奥巴马是在罗斯福会议室,他说在每一件事情上我都认识到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经验的。这也让我感到很惊讶,我一直觉得总统是最聪明的人。他说,我深信一点,就是我有能力结合这些最有经验、最聪明的人给我的建议,最后做出我觉得正确的决定。”
与课外服务不同,社区服务没有固定时段,通常由学校组织安排,美国有过半的高中均要求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尤其是办学实力强的高中。社区服务领域可大致分为社区居民活动类、教育类、宗教类、环境保护类与公益活动类。社区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
在南肯特男子高中,吃饭时,需要等所有人都到桌前准备好餐食后才能一起坐下。在饭后,每天都会有学生负责值日。九年级早上需要负责擦餐桌,十年级负责饭后收拾餐桌并清理垃圾,高年级则需要洗碗或者做其他的服务。
但对于“融入”这一说法,斯坦福大学黄征宇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高中,要做的不是融入,而是“融合”,就是把自己的好的东西融合进去,知道自己的文化给自己带来的优势,同时也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就读于圣多明各高中的十二年级学生尹逸菲就做到了“融合”。她融入美国的方式颇具中国特色,她在学校创建了茶艺社团。“我们每年都会进行社团招新,他们会来报名,会觉得比较神奇,因为是没有见过的的味道吧......相当于是大家有一个机会交流沟通一下。”
就读于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的融入、刻意的去学习人家、或者刻意的和别人差不多,而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保持文化多样性。
三、
美国高中留学
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将孩子送入美国高中后进入名校的可能性会更大吗?
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何曼·哈洛尼看来:“重要的是得进入精英高中或者学校有高质量的教学的历史,或者这个学校的名高校入学率高。除非找到这样的学校,否则这个体系并不比芬兰、德国、荷兰,甚至加拿大好到哪里去。”
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就像纪录片里有学生因未入选冰球队而选择一所更具体育特色的高中;有因年龄小而受到“小团体”的排挤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也有因不了解美国文化而遭遇尴尬境地后,主动融入。面对留学路上的种种未知与风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更加慎重地做好评估。
而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孩子与家长都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就读,前路可能都不会是坦荡平静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与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正如主持人樊登所说:“我们应该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外部,看过世界,成为更强大的孩子。”
参考资料:
[1] 《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正式发布,2022年6月,资料来源:
[2] Open Doors 2022 Annual Data Release, 资料来源:
[3] UK boarding top for Chinese students – survey, 2022年10月,资料来源:
[4] 图源:%E4%B8%96%E7%95%8C%E7%9A%84%E5%AD%A9%E5%AD%90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