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篇: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女:转眼间,冬爷爷走了,春姑娘悄悄来到人间。男: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女: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你听: 男齐:《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男: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你听: 女齐:《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男女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树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第三篇: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年级二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茌平县实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制订一年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
四、诵读内容:
以《弟子规》《小学生古诗文》为主,根据学生特点适当增加内容。
五、活动时间:
2011年9月---2012年7月
六、活动时间及方式:
(1)利用上午学生早到校的时间,于上课前至少15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每周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用于对本班诵读进行辅导。
(2)在每天的下午阳光体育时,将当天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诵读加强记忆。
(3)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4)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七、国学经典诵读展示形式:
一种为大型集体诵读,全班学生参加,可辅以伴奏等艺术表现形式;另一种为情景剧表演、诗剧表演、亲子诵读等小型展演。教师与学生同台展示,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每个节目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第四篇: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3.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三、诵读内容
《三字经》和课外古诗本上的古诗
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
1、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十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利用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和语文课前五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五、展示形式
1、“读经典、品经典”诵读会。每月一展示,在班中展示。并评出诵读之星。
2、“我和家长共读经典”: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刻。
3、制作经典诵读卡:卡片可用硬纸制作,正面为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名句,反面为诗文配图或诗意解释等,并注明制作人,在班内交流背诵。
第五篇: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笠翁对韵》节选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一(1)班《弟子规》节选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一(2)班《小儿语》四言
一切言动 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 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 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 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 快休使气 性躁心粗 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 见人胡讲 洪钟无声 满瓶不响 一(3)班《弟子规》节选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一(4)班《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