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第五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召开,论坛的主题为“导向·方法·策略:学术评价改革如何促进原始创新”。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评价与促进研究中心协办、《甘肃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情报资料工作》支持。受疫情影响,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召开,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图书情报专家和学术评价研究专家学者一千余人在线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在会议开幕时致辞。刘元春教授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术评价工作,发布了涉及科研评价、人才评价、项目评价、科技评价、教育评价改革的多个文件,为推动各学科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创新突破奠定了基础,而学术改革要在评价导向、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关键在于“破”“立”结合,并勉励大家共同为促进学术科研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论坛的第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张可云教授主持,共有五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在《“一把剑主义”:一流人才的新标准》报告中指出,破“五唯”的关键是立“新标”,越高水平的学者越能用一项标志性成果体现其水平并作为自己的学术招牌,“十年磨一剑”造就一流成果和一流人才,盘点“一把剑”可让原创成果及时胜出。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教授的报告谈到,破“五唯”是艰难工程,需要学术主体建设超前法制,需要激发主体意识,需要学术自主,呼唤评价多样化,造就办学特色化。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索传军教授的报告认为,“唯”问题的根源是价值导向错误,科学的学术评价需要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辩证结合。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编审认为,数字人文研究就是把数字技术和数字方法、数字工具运用到人文研究中,数字人文学术评价势在必行,评价有助于准确、科学地了解学术研究的状况,是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关键。
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评价与促进研究中心主任赵星教授的报告介绍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前沿项目的研究情况,提出“数智人”的评价框架,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前沿发展的脉络与进展。
论坛第二阶段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主持,共有五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孟照海副研究员的报告,对学术评价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强调学术评价改革要落实“四个评价”,着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赵伟研究员的报告围绕着科技人才评价问题,提出全面深入落实评价相关政策、健全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长效监测机制等多项科技人才评价的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成果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红艳编审,回顾了不同类型评价产品的历史沿革,提出创新评价产品有助于解决学术评价的若干问题,应作为推进学术评价改革落地的“抓手”。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杨思洛的报告介绍了面向全文计量的学术评价的创新性研究,并展示了全文计量方法对过往简单定量评价的改进。
青岛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李江波的报告阐述道,从引用内容角度进行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能够改善传统评价方式中数据来源较少、评价成本高等问题,进而完善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编审在论坛总结发言中对发言专家的精彩报告,论坛的主办与协办单位,以及线上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希望各位线上与会嘉宾继续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的学术评价工作,携手为中国学术评价事业的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学术评价是学术健康发展的重要引领,如何推动“十年磨一剑”的原始创新,是目前学术评价改革的核心话题。本次论坛汇聚了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专家、实践专家,围绕着“导向·方法·策略:学术评价改革如何促进原始创新”的主题,开展了热烈的思想碰撞与方法研讨,必将能够进一步推进相关学术评价改革的理论方法发展以及改革政策的完善与落地。
第五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会议回放请扫描下列二维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