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17年第八十六期
新初一的国学课已经开课四周了。之前的两周是做与国学课相关的调查问卷,并做一些相应的反馈。从上周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要准备好国学课相关的学习用品,尤其是准备好《国学教材学案》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书。
但这周去上课,发现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前并没有准备好学具。正式上课铃已经打响了,还有学生忙着到教室旁边他的柜子里把书掏出来,甚至有几个学生干脆就彻底忘了带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临时调整一下上课的节奏,没有直接开始讲预先准备的内容,而是和他们说说我对课前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品这个事儿怎么看。
我从年级最近要进行月考的事情说起。我对他们说,我个人不太主张考试,尤其反对频繁考试。听到老师有这样的意见,很多学生都很开心,还有一些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接着告诉他们,你们只是知道我说的这个结论,但是并不了解我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我就要说说我为什么持这种看法。
考试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测试,把学生分出层次来。但其实,即使不测试,依然可以看出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来。我就有能力通过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细节,看出他们大致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平。比如,一个课前从来不把学具提前准备好,甚至经常丢三落四,忘记带学具的学生,和另外一个每一次都提前准备好学具,端正坐好等老师来上课的学生相比,哪一个会更优秀呢?我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提前准备好学具这个要求上来了。
我和学生分享了我熟悉的经典中的两句话。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
在讲述这两则经典时,第一则着重给学生讲了“豫”,让他们通过查工具书,找到这个解释应该是和“预”的意思相同,是提前有了准备之意。正好通过查阅工具书这个环节,提示学生提前准备好学具的重要性。
第二则我则把“绸缪”两个字有意用拼音标出,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出相应的汉字,实际上也是督促学生查字典解决相关问题。而且,不只停留在简单理解“未雨绸缪”是“提前做好准备”,还要进一步追问“绸缪”是什么意思。“绸缪”这个“缠绕”的意思怎么就和做好准备挂上钩了,在这种追问中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通过两则经典语句的对比,告诉学生第一则讲的是相对比较抽象的道理,而第二则则通过正反对比形象地说出了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我还进一步引用了小学学过的课文“寒号鸟”,“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还有老百姓常用的俗语“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目的是告诉学生,经典所讲述的道理不仅仅存在于经典之中,也存在于其他作品之中,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经典,之所以现在读来还觉得有用,还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是因为经典所讲述的是道理,这个道理完全可以穿越时空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我在讲授这两则经典的过程中,还附带讲了讲《中庸》是儒家的核心经典“四书”之一。《朱子治家格言》中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这些也都属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国学常识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的国学课课堂,随机发生一些情况,我都尽可能引经据典地给学生说说我的看法,讲讲相关的一些道理,和国学课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那些经典并不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而是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随时随地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
下面的录音是课堂上的实录,有兴趣朋友可以听一听。因为没有带录音笔,用手机录的,效果一般,声音时大时小,只能感受一下氛围。
上面一篇是前一段时间发在《光明日报》上的《我这样给孩子讲国学》一文。公众号“光明微教育”发表时改标题为《》。这篇文章可以更为系统地解释国学课上我为什么这么做,可以说这种教学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有兴趣进一步阅读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本公号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