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1936年绥远抗战(情深深雨蒙蒙绥远抗战)

1936年绥远抗战(情深深雨蒙蒙绥远抗战)

1936年绥远抗战(情深深雨蒙蒙绥远抗战)1948年7月16日,山西晋中,徐向前指挥的华北野战军正在对阎锡山麾下的赵承绶野战集团发起最后的总攻。华北野战军诞生于晋冀鲁豫军区和太岳军区,这两个军区在抗日战争中常年和日寇作战,许多老兵都对日军怀抱着刻骨的仇恨。华北野战军的阵地上,解放军战士们紧握着手中的步枪,默默地擦拭着枪口上雪亮的刺刀,不少老兵牙关紧咬,双目喷射出难以抑制的怒火,他们

1948年7月16日,山西晋中,徐向前指挥的华北野战军正在对阎锡山麾下的赵承绶野战集团发起最后的总攻。

华北野战军诞生于晋冀鲁豫军区和太岳军区,这两个军区在抗日战争中常年和日寇作战,许多老兵都对日军怀抱着刻骨的仇恨。

华北野战军的阵地上,解放军战士们紧握着手中的步枪,默默地擦拭着枪口上雪亮的刺刀,不少老兵牙关紧咬,双目喷射出难以抑制的怒火,他们在等待着我方炮火停止之后吹响的总攻号角。

1936年绥远抗战(情深深雨蒙蒙绥远抗战)

1936年绥远抗战(情深深雨蒙蒙绥远抗战)

我军阵地上的战士

震天的炮声停止了,冲锋号悠扬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阵地,华北野战军的将士们怒吼着跃出了战壕,冲向硝烟一片的小常村。

炮火打出的烟尘笼罩着小常村,一阵叽里咕噜的声音从国民党阵地中传来,身材矮小粗短的异国士兵冲出了还没有散尽的硝烟,手中端着比他们人还高的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

日军!鬼子!阎锡山的部队里有鬼子!

尽管早已经在连日的战斗中知道了这个事实,但是华北野战军中太岳、晋冀鲁豫军的老兵们依然愤怒不已,他们高举刺刀,咆哮着对最后一支侵华日军发起了最后的白刃战。

进攻的士兵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三年了,这些从抗日战场上走来的战士们没有想到在三年后的今天,在中华腹地,可以用刺刀杀死这群早就已经该进入坟墓去死的日本鬼子。

指挥这场战斗的徐向前也没有料到,自己可以在三年后的今天,用刺刀送这最后一批日本鬼子上路。

不过,这批鬼子从何而来?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山西晋中的战场上?最后他们又是如何被消灭的?

要搞清楚这批侵华日军从哪里来的,得先搞清楚一个人,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

阎锡山这个人,说他是个军人,不如说他是个商人。从他以军阀发家开始,阎锡山手下的嫡系就称呼他为“老板”,而非司令或者别的什么军职称呼。像商人而不像军人的阎锡山,在指挥自己部队的时候自然也就像大多数山西出身的晋商一样。

阎锡山

说好听一点是精于算计,说难听一点就是吝啬抠吧。

如果他阎锡山本来就是一个商人的话,那这无可厚非,可偏偏他不是。

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傅作义成为名噪一时的“华北王”之前,阎锡山都是国民党内部第三大派系晋绥军的最高领导人,是一个手上几十万军队的军人领袖。

那么一个精于算计,吝啬抠吧的军人打仗会是什么样子呢?

回顾一下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表现就知道了,除了在绥远自成一系积极抗日的傅作义,整个山西地区的晋绥军在阎锡山的领导下畏战不前,处处避战,战斗力低下战斗意志薄弱。华北方面的侵华日军从来就没有把阎锡山的晋绥军放在眼里过。

渡过黄河的日军

即使是在1941年到1943年,整个山西以及周边地区遭遇日军严酷“扫荡”的时期,阎锡山也从来没有主动让晋绥军出击拦截过日军的“扫荡”行动。

在阎锡山看来,你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受到日军的“扫荡”,跟我晋绥军有什么关系?还是多吃点小米吧,山西的小米,养人啊!

阎锡山不仅对华北日军的军事行动听之任之,甚至还和日方默契的一起把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封锁了起来,尽管这个举措有一说是蒋介石的意思,但是作为这一举措的直接实施者,阎锡山难逃其咎。

太原城里的日军

如果说,和日军一起心照不宣地封锁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还有蒋介石的意思,那么抗战后期,阎锡山和侵华日军华北方面的书信往来可谓是铁证如山,早在日军开始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之前,1940年阎锡山就已经开始和日军华北方面的代表接触。

1940年11月,阎锡山命令自己的心腹赵承绶,开始和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谈判,并且达成了双方合作、日军为阎锡山提供三十个团武器装备的口头协议。

1941年6月,日军将孝县让给了阎锡山,同年8月赵承绶又代表阎锡山在日占汾阳县城签订了《日阎停战基本协定条款》,在名义上,阎锡山和日本侵华日军进行了单独媾和。

赵承绶

为什么阎锡山要这么做呢?封锁八路军根据地可以说是国民党和他的军阀身份使然,但是抗日紧要关头,他为何要做出如此于国家大逆不道之事?

因为阎锡山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自私自利,眼里只有地盘没有国家的商人式军人。

1939年晋西事变,阎锡山几乎动用了所有晋绥军旧部进攻新建立的山西新军,在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在山西向蒋介石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向日军展示了自己合作的可能。

阎锡山觉得,自己的地盘受到了共产党的威胁,所以不顾眼前的外国侵略者,对统一战线上的共产党人和其他进步人士进行了打击。

侵华日军军官

晋西事变之后,阎锡山和他的第二战区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觉得自己的地盘马上就要保不住了的阎锡山,握住了侵华日军递出来的橄榄枝。

不过阎锡山没有彻底的背叛,他只是,有这个想法。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阎锡山又开始觉得日本人应该蹦跶不了多久了,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当汉奸遗臭万年的恐惧,阎锡山开始了和日军的互相利用。

但无论怎么说,阎锡山这个人对于日本鬼子没什么仇恨,对于国家荣辱没什么概念,这两点相信诸位看官都已经明白了,接下来,就说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的事情。

暂编第十总队

1945年9月2日,在华日军一百二十八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山西一直稳居于幕后保存势力的阎锡山第一时间跑了出来,开始和八路军抢夺胜利果实,并且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接收山西地区日伪军的投降。

此时的阎锡山脑子中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在蒋介石和八路军之间独享胜利果实,拿到整个山西乃至华北。阎锡山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单靠他自己一个人是完不成的,所以他选择了借助日本侵华日军残存的力量。

何应钦和冈村宁次在受降仪式上

恰好,在日本军队中有一小撮深受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荼毒的顽固分子,不甘心就这样向中国投降,日军驻山西长治独立第十四旅团少将旅长,元泉馨,就是这样一个死硬分子。

和他一样的还有城野宏、岩田清一等一众日本中高级军官,所以当阎锡山找到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澄田涞四郎的时候,尽管这位投降的日军司令不敢公开下令日军参加“剿共”,但是他建议并协助阎锡山成立了一个“合谋社”,提出了一个“残留复仇”的口号。

在这个“复国复仇”口号的带领下,一万多侵华日军换上了国民党的军装,抹去了武器上的“菊花”标志,打上了晋绥军的“晋”字钢印,组成了暂编第十总队,军衔最高的元泉馨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原泉福,成为了阎锡山的座上宾。

元泉馨(存疑)

这支暂编第十总队,也就成为了最后一支留在中国土地上的侵华日军。

这支最后留在中国土地上的侵华日军,依然在阎锡山的纵容之下给山西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第十总队的日本军官们依然住着豪宅开着豪车,日本侨民在太原的工厂、学校、公司依然大张旗鼓,工厂里的日本工头依旧打骂中国工人,一切仿佛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1946年1月,整编完成的暂编第十总队接受了阎锡山的检阅。在阎锡山身后的阅兵车上,原侵华日军军官山冈道武堂而皇之地穿着日军军服,和赵承绶站在一起。

阎锡山的“座上宾”

一千三百多名侵华日军等待着阎锡山的检阅。

在阎锡山向士兵们训话时,赵承绶带头高喊:“中华民国万岁!”,紧接着又喊了一句“大日本帝国万岁!”

赵承绶一呼百应,接受检阅的日军士兵则纷纷附和,围观的太原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不过好在没过多久,解放战争就打到了山西,慌张如惊弓之鸟的阎锡山根本不是重新出山的徐向前的对手,毫无战斗力的晋绥军在徐向前运动战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华北野战军连战连捷,一月之内运城、临汾、阳泉相继解放。

徐向前

随后徐向前又指挥华北野战军完全解放了晋南,现在阎锡山手中可以为太原作屏障的,只有一个晋中了。

阎锡山也知道,一旦晋中有失则太原危矣,他调集了自己麾下主力34军、43军、61军各一部,并且摆上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晋绥军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合计13个步炮团,由自己的心腹赵承绶带领,阻击华北野战军北上。

暂编第十总队也被阎锡山派上了战场。

阎锡山把这支兵团命名为了“闪击兵团”,希望他们可以迅捷如闪电一般地阻止徐向前推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保住晋中。

暂编第十总队

晋中是山西地产粮地,时间正值麦熟待割,徐向前解放临汾之后,部分指挥人员就认为应该一鼓作气拿下太原,但是这个提议没有被徐向前采用,徐向前认为,太原城阎锡山经营多年,且军工发达有重兵把守,对于新成立不久的华北野战军来说,攻打太原是一项异常艰难的任务。

但是晋中则不然,徐向前把决战山西的关键放在了这里,晋中这个地方没有那么多军事设施,而且是阎锡山的粮仓,如果华北野战军从这里入手,引诱阎锡山的晋绥军出城,那么对于长于运动战、野战的我军来说,势必事半功倍。

而且徐向前和赵承绶曾经是同学,徐向前清楚赵承绶有多么无能,脱离了城坚炮利的太原,赵承绶将会被手到擒来。

华北野战军

事实也正如徐向前所判断的一样,阎锡山派出的赵承绶集团在晋中被徐向前一举击溃,40师和亲训师1.7万人被全部剿灭,还给新成立的华北野战军贡献了一百多门晋绥军的火炮。暂编第十总队也和赵承绶3万部队一起,被徐向前包围在了榆次。

1948年7月8日,刚给第十暂编总队鼓舞完士气的元泉馨,被华北野战军的炮火打了一个猝手不及,一百多门刚缴获晋绥军火炮反过来打在了他们自己头上,炮弹如雨点一般倾泻在了日军和晋绥军的头顶。

尽管日本人被我军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但是有些日军士兵的单兵素质还在,他们自发地凭借武士道的狂热组织起来,对榆次外野战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

冲锋的日军

华北野战军和徐向前第一次知道,原来现在华夏的土地上还有早该杀绝的侵华日军。

当这群用日语叫嚷着,发动万岁冲锋的日军冲到野战军阵前的时候,所有在前线的战士们都愤怒了,根本就不需要政委和上级的动员,阵地上的老兵们自己就上了刺刀,冲向了扑过来的日军。

一个又一个疯狂的日军倒在我军战士们的刺刀下,曾几何时,倒在刺刀下的往往是我军战士。但是今时已经不同与往日,经过这么多年不断地学习和打磨,我们的战士已经身经百战,战无不胜。

剩下的日军敢死队拒不投降,被统统消灭。

7月16日上午,从榆次突围的元泉馨被先后包围在了西范村和小常村。

占领敌方碉楼的我军战士

徐向前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垂死挣扎的元泉馨在西范村阵地上,趁着两军第一次搏斗之时释放了毒气,我军两个连的突击战士全部中毒,在愤怒的第二梯队的进攻下,元泉馨带着仅剩的三千名侵华日军和赵承绶一起逃往了小常村。

在小常村,元泉馨被我军进攻之前的炮火打伤,这个已经穷途末路的军国主义狂热者,在最后关头命令自己的副官水野向他的头部开枪。水野执行命令之后,看见解放军已经突破日军阵地展开了最后的白刃战,也同样选择了开枪自杀。

三千名侵华日军仅剩下了三百人左右,其余全部被华北野战军击毙或者格杀。

赵承绶在逃离小常村四公里之后被我军俘虏。

接受日本人投降的八路军

被历史车轮和世界人民埋进棺材的军国主义,就应该乖乖去死,元泉馨等侵华日军倒行逆施的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

首鼠两端的军阀阎锡山,也必然不可能在人民必然胜利的历史大势中独善其身。

不过,历史有时候的必然犹如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和命运。

比如侵华日军一开始用刺刀残杀了无数的中国人民,最终的结局却是为人民而战的解放军用刺刀送它们上了路。

上一篇: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嘉定三屠是上海嘉定吗)
下一篇: 白居易被称为什么称号(李贺被称为什么称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