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世系(1)
吴王
义阳是现在的哪里(义阳公主)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明太祖朱元璋嫡五子朱橚被封为吴王,封国选为浙江杭州府,工部尚书张允请建诸王府,太祖曰“吴府且勿建”。洪武七年置杭护卫,太祖以浙江财赋地不可封王,罢护卫。同年九月,孙贵妃逝世,服以慈母,斩衰三年,主丧事。洪武十一年,朱橚改封为周王,封国开封府。
朱橚
周王世系
洪武十一年,朱橚改封为周王,封国开封府,即宋故宫府旧址建王府。洪武十四年十月就藩。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甲辰,朱橚因擅离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明太祖下令迁往云南,并命令西平侯沐英发军民为其营建王府。后又诏命以周王长子朱有燉监其国。洪武二十五年,朱橚获准返回封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橚年仅十岁的次子朱有爋向刚登基的惠帝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朝廷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贬为庶人,徙云南。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应天府禁锢。朱棣即位,是为成祖,恢复了朱橚的爵位,加禄五千石,次年又诏他返回原来的封地。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指控朱橚谋反,次年二月,朱橚被召到京城,成祖把这件事告诉朱橚,他“顿首、谢死罪”,成祖不再追究。朱橚回到封国后,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仁宗继位后,加周王岁禄至二万石。崇祯十七年三月,第十三代周王朱恭枵(xiāo)死,世子朱绍烱不知所终。弘光元年,朱绍烱之子朱伦奎(土+奎,kuí)袭封周王。隆武二年十二月,朱伦奎被大顺兵杀死,世子朱敷铮因年幼,其后以叔父朱伦圣代袭周王。后朱敷铮随父王师爷姜氏隐姓逃命。康熙十五年(1676年),朱敷铮被大赦移居开封南45里,朱仙镇西8里姜氏村。朱伦圣后随郑成功至台湾。郑克塽降清,不知所终。
(土+奎)
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⒈周定王朱橚——⒉周宪王朱有燉——⒊周简王朱有爝——⒋周靖王朱子垕——⒌周懿王朱子埅——⒍周惠王朱同镳(biāo,《明实录》作朱同?,áo)——周悼王朱安?(追封)——⒎周恭王朱睦?——周康王朱勤熄(追封)——⒏周庄王朱朝堈——⒐周敬王朱在铤——⒑周端王朱肃溱——11.周孝王朱恭枵——周隐王朱绍烱(追封)——12.周顺王朱伦奎(土+奎)——周世子朱敷铮(年幼未袭)——13.周王朱伦圣
?
?
汝南王
建文四年(1402年,《明史》作永乐初年)八月,朱橚嫡次子朱有爋(一作朱有動,火+動,dòng)被封为汝南王。此前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有爋向新登基的建文帝告发其父朱橚谋反,建文帝将朱橚拘捕,削爵。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即位,复周王爵,有爋为其父所不容,遂改封云南大理。宣德三年,朱有爋以谋逆之罪被废为庶人,留北京监禁。
(火+動)
顺阳王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明史》作永乐初年),朱橚庶三子朱有烜(xuǎn)被封为顺阳王。永乐十三年薨,谥号怀庄。无子,除封。
祥符王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八月,朱橚庶四子朱有爝被封为祥符王。正统四年,朱有爝嗣封周王,郡爵例不袭。
新安王
建文四年(1402年,《明史》作永乐初年)八月初八日,朱橚庶五子朱有熺被封为新安王。宣德三年(公元1428),与兄汝南王朱有爋,诈为兄祥符王朱有爝与汉王朱高煦书,系箭上,置彰德城外,词甚悖。都指挥王友得书以闻。宣宗逮友,讯无迹。召有爝至,曰:“必有朱有爋所为。”讯之具服,并得有熺掠食生人肝脑诸不法事,于是并削爵,封国撤除,免为庶人。
永宁王世系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明史》作永乐初年),朱橚庶六子朱有光(灮)被封为永宁王。万历二十六年,末代永宁王朱在镗薨,无子,除封。万历四十年前后,朱有光(灮)后裔朱肃湷(封号不详,zhuāng)奉旨管理永宁府事,其后不详。
⒈永宁靖僖王朱有光(灮)——⒉永宁安惠王朱子场——⒊永宁庄和王朱同釾——⒋永宁荣穆王朱安法——⒌永宁恭定王朱睦橪——⒍永宁端顺王朱勤烛——⒎永宁敏懿王朱朝堛——⒏永宁温简王朱在镗——朱肃湷(宗理)
汝阳王世系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明史》作永乐初年),朱橚庶七子朱有煽被封为汝阳王。隆庆四年,末代汝阳王朱朝?(duī)袭封,薨年不详,无子,除封。据《国榷》记载,朱朝?有一子名朱在錤(jī),万历年间封为汝阳长子。而据《南明史》所载,朱在錤为周王朱橚后裔,弘光年间和黄毓祺守卫江阴,战败后依附吴胜兆。永历五年(1651年),监国鲁王拜任他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负责督师江北,赐与尚方剑方便行事。永历八年(1654年)十二月,总兵陈德奉他在通州、泰州,栖身房基,称东平王,聚众千人响应张名振,朝廷改任他为兵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很快他被部下告发,与将军任启祥、方鼎,总兵陈德、邹魁吾在通泰战死。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纪第四》:(永历八年)“十二月丁巳朔,……陈德奉宗室朱在錤起兵通州、泰州。朱在錤兵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督师江北。……乙亥,……大学士朱在錤,将军任启祥、方鼎,总兵陈德、邹魁吾等战通泰,死之。”
⒈汝阳恭僖王朱有煽——⒉汝阳安惠王朱子壆——⒊汝阳安和王朱同鋞(xíng,《明实录》、《弇山堂别集》作朱同铚)——⒋汝阳康肃王朱安澓——⒌汝阳宣思王朱睦槿——⒍汝阳荣定王朱勤烝(?,zhēng)——⒎汝阳庄简王朱朝?——汝阳长子(东平王)朱在錤
镇平王世系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明史》作永乐初年),朱橚庶八子朱有爌被封为镇平王。正德十五年(1520年),末代镇平王朱安泭薨,无子,除封。嘉靖年间,朱安泭从子奉国将军朱睦栏兼理镇平府事,其后不详。
按:朱睦栏,当为第二代镇平王朱子堠(土+候)曾孙。
(土+候)
⒈镇平恭定王朱有爌——⒉镇平荣庄王朱子堠(土+候)——⒊镇平端裕王朱同?——⒋镇平昭顺王朱安泭——奉国将军朱睦栏(宗理)
?
宜阳王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明史》作永乐初年),朱橚庶九子朱有炥被封为宜阳王。成化六年,朱有炥薨,谥号康简。无子,除封。
遂平王世系
宣德二年(1427年,《明史》作宣德元年),朱橚庶十子朱有颎(炯,jiǒng)被封为遂平王。天启元年(1621年),第十代遂平王朱恭权袭封,薨年不详。据《南明史》记载,朱恭权之子朱绍焜承袭遂平王,不知何年所袭。崇祯末年,李自成入河南,朱绍焜迎战,身中流矢而重伤。北京失陷,他跟随其他王族南走;弘光元年(1645年)春,他上疏请求前往河南招集义士,不获准许。南京沦陷,朱绍焜前往松江和吴志葵起兵;事败后逃到余山,改名程隐生,依附太湖的吴易。吴易和部下溃散。隆武元年八月,投靠总兵吕国兴。不久吕国兴投降清朝,职方主事杨谟和魏康侯奉他逃走到嘉兴府王店,计划前往福建和广东,但没有下文;而朱绍焜的女儿县主嫁给监国鲁王将领蔡乔。十一月,他依靠宋元调到上海。周之芳、魏文之抢劫朱绍焜的财物,钱甫发现后将此事告发清廷,因此他和王妃高氏、陈氏及二名女儿被擒获。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杨谟、魏文之与他在南京遇害,而宋元调在狱中病死。朱绍焜有志气而勇敢,谈及国难时总会悲愤流泪。人民都为他的离世而惋惜。
钱海岳《南明史·卷二十七·列传第三》:“遂平王绍焜,遂平王恭权子,太祖十二世孙,不知何年袭。崇桢末,自成入河南,接战,身中流矢,负重创。北京陷,随诸王南走。弘光元年春,疏请往河南招集义旅,不许。南京亡,之嵩江,与吴志葵起兵。事败,走余山,改姓名程隐生,依吴易太湖。易溃,隆武元年八月,走总兵吕国兴营。”
按:遂平王朱有颎,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有炯。
⒈遂平悼恭王朱有颎(炯)——⒉遂平荣靖王朱子墌(zhí)——⒊遂平恭安王朱同鐎——⒋遂平康穆王朱安洛——遂平端靖王朱睦檗(追封,bò)——⒌遂平安僖王朱勤晒(火+麗,lì)——遂平惠懿王朱朝墦(追封)——遂平怀恪王朱在鉃(追封)——⒍遂平温裕王朱肃漽(氵+屖,tí)——⒎遂平王朱恭权——⒏遂平王朱绍焜
(火+麗)
(氵+屖)
封丘王世系
宣德二年(1427年),朱橚庶十一子朱有煴被封为封丘王。万历十六年,末代封丘王朱勤烽薨,无子,除封。
⒈封丘康懿王朱有煴——⒉封丘温和王朱子堼——⒊封丘僖顺王朱同铬——⒋封丘端惠王朱安湜——⒌封丘肃安王朱睦訸(柇)——⒍封丘庄靖王朱勤烽
按:封丘王朱睦訸,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睦柇。
罗山王
宣德二年,朱橚庶十二子朱有熼被封为罗山王。宣德四年,朱有熼薨,谥号悼恭,王妃张氏自杀殉葬。无子,除封。
内乡王世系
宣德二年(1427年),朱橚庶十三子朱有炯(《明实录》作朱有焵)被封为内乡王。崇祯十七年,末代内乡王朱在戺(上戺下金,suǒ)降清,至北京,其后不详。
(上戺下金)
⒈内乡恭庄王朱有炯(朱有焵)——内乡怀靖王朱子戔(土+戔,chǎn,追封)——⒉内乡温穆王朱同具(金+具,jù)——⒊内乡温定王朱安潼(《明实录》作朱安湩,dòng)——⒋内乡庄顺王朱睦檝——⒌内乡端惠王朱勤烰——⒍内乡王朱朝崇(崇+上巛下里,chóng)——⒎内乡王朱在戺(上戺下金)
按:内乡王朱朝崇(崇+上巛下里),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朝宗(土+宗,cóng)。
(土+戔)
(金+具)
(崇+上巛下里)
(土+宗)
胙城王世系
宣德二年九月十八日(1427年10月8日),朱橚庶十四子朱有燆被封为胙城王。万历三年,第六代胙城王朱勤燇(jùn)之子朱朝塈(左予右旡下土,jì)被封为胙城长子(《明史》作胙城王,当为追封)。卒年不详,无子,除封。
《明史·表一》:“□□王朝塈(左予右旡下土),端惠庶三子,万历三年封长子。后卒,无子,除。”
(左予右旡下土)
⒈胙城庄简王朱有燆——⒉胙城荣顺王朱子壉(jù)——⒊胙城昭僖王朱同镢(上厥下金,jué)——⒋胙城宣靖王朱安浏——⒌胙城恭懿王朱睦桅——⒍胙城端惠王朱勤燇——胙城王朱朝塈(左予右旡下土,追封)
(上厥下金)
固始王
宣德七年十月,朱橚庶十六子朱有烶(火+定,tǐng)被追封为固始王。《明史》未记载,只见于《明书》及《明实录》。
(火+定)
《明实录宣宗实录·卷九十六》:“甲申,行在礼部奏周定王第十六子薨,年一岁下殇,且未受封。然亲王之子宜有恩数,上命追封为固始王,祭葬如例,盖特恩云。”
通许王
正统六年九月壬寅,朱有爝庶次子朱子埅被封为通许王。天顺元年,朱子埅嗣封周王,郡爵例不袭。
原武王世系
正统六年(1441年)九月,朱有爝庶三子朱子埘被封为原武王。万历三十八年,第七代原武王朱在皁(金+皁,zào)袭封,《明史》未言何年薨。《明实录》言其万历四十六年或以前薨。天启六年,朱在皁(金+皁)之子朱肃涌袭封原武王,薨年不详(《明实录》)。南明时,朱肃涌之弟朱肃浍(氵+?,huì)袭封原武王,南京亡,出家为僧。永历元年,起兵淮安抗清,兵败后入海。永历二年正月,再攻淮安,兵败被执,死。子朱恭栗(上鹵下木,lì)不知何年封为原武长子,与父同死(《南明史》)。
(金+皁)
(氵+?)
(上鹵下木)
⒈原武安懿王朱子埘——⒉原武康僖王朱同?(wéi)——⒊原武恭顺王朱安淇——⒋原武庄惠王朱睦?(pín)——⒌原武端和王朱勤爚——⒍原武温穆王朱朝埨——⒎原武昭宪王朱在皁(金+皁)——⒏原武王朱肃涌——⒐原武王朱肃浍(氵+?)——原武长子朱恭栗(上鹵下木)
?
?
鄢陵王世系
正统六年(1441年)九月,朱有爝庶四子朱子塈被封为鄢陵王。明末,末代鄢陵王朱肃汭南走广州。清顺治二年十二月,广州平,被执,死。
⒈鄢陵安僖王朱子塈——⒉鄢陵靖简王朱同鋖——⒊鄢陵端僖王朱安沅——⒋鄢陵恭昭王朱睦枸——鄢陵王朱勤炡(追封)——⒌鄢陵康懿王朱朝?(zōng)——⒍鄢陵庄和王朱在舒(金+予,shū)——⒎鄢陵王朱肃汭
?
(金+予)
河阴王世系
正统六年(1441年)九月,朱有爝庶五子朱子坛被封为河阴王。天启元年,第六代河阴王朱朝?(zuó)袭封,明末下落不明。
?
按:河阴王朱朝?,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朝乍(土+乍,zuó)。
(土+乍)
⒈河阴怀僖王朱子坛——⒉河阴康简王朱同镳(《明书》作朱同塵,金+塵,biāo)——⒊河阴庄定王朱安?(qiū)——⒋河阴恭肃王朱睦橘——⒌河阴温恪王朱勤午(火+午,wǔ)——⒍河阴王朱朝?(土+乍)
(金+塵)
?
(火+午)
项城王
正统六年(1441年,《明史》误作正统元年)九月,朱有爝庶七子朱子堰被封为项城王。成化十九年(1483年),朱子堰薨,享年五十四岁,谥号恭和。无子,除封。
宜阳王(汝南王)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朱有爝庶八子朱子垗被封为汝南王(《明史》作宜阳王)。天顺二年(1458年),朱子垗薨,享年十七岁,谥号悼和。无子,除封。
颍川王世系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朱有爝庶九子朱子墟被封为颍川王。隆武二年,末代颍川王朱在鏶降清。
⒈颍川温僖王朱子墟——⒉颍川荣庄王朱同?(金+亶,zhǎn)——颍川安惠王朱安潪(追封)——⒊颍川恭顺王朱睦棌——颍川怀端王朱勤楊(上楊下火,yáng,追封)——⒋颍川王朱朝壑——⒌颍川王朱在鏶
(金+亶)
(上楊下火)
义阳王世系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朱有爝庶十子朱子圪被封为义阳王。万历三十七年,第五代义阳王朱勤黬(yán,煘,chán)袭封,薨年不详。据《南明史》记载,朱勤黬(煘)之子朱朝墠(shàn)不知何年袭封义阳王。弘光帝即位,将他安置在太仓州,到南京失陷,田仰、黄蜚、荆本澈、胡来贡、顾容奉他在崇明县驻扎和列阵战船,前往扬舍、狼山,号称兵力二十万。沈犹龙亦奉他在松江府起兵;兵败后朱朝墠依附郑成功的中左所。永历十二年(1658年)七月,他跟随郑成功北伐,在羊山因为台风令船翻沉而死,他的王妃杜氏、宫娥张氏在舟山失陷后陪同鲁王陈贞妃投井身亡。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纪第四》:(永历十二年七月)“甲辰,延平王郑成功次羊山,台风作,义阳王朝墠薨,左冲镇林灿等死之,遂旋师舟山。”
按:义阳王朱勤黬,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勤煘。
⒈义阳康靖王朱子圪——⒉义阳荣安王朱同鍱(yè)——⒊义阳恭端王朱安汥——⒋义阳庄僖王朱睦鍱(楪)——⒌义阳王朱勤黬(煘)——⒍义阳王朱朝墠
按:义阳王朱睦鍱,《明世宗实录》作朱睦谍,《明神宗实录》作朱睦渫(xiè),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睦楪。
汝阴王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朱有爝庶十二子朱子埯(ǎn)被封为汝阴王。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子埯薨,享年三十岁,谥号怀懿。无子,除封。
临汝王世系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朱有爝庶十三子朱子塼被封为临汝王。万历三十二年,第四代临汝王朱睦楚(阝+楚,chǔ)袭封,薨年不详。崇祯末年,末代临汝王朱朝會(土+會,huì)国亡不知所终。
按:临汝王朱睦楚(阝+楚),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睦楚。临汝王朱朝會(土+會)为朱睦楚(阝+楚)之孙,其父名不可考。据《明实录》所载,朱睦楚(阝+楚)长子曰朱勤炳。
(阝+楚)
(土+會)
(令+金)
《小腆纪年·卷八》:“明命辽王□□居台州(考曰:按<明史·世表>:辽于隆庆二年国除,未闻续封。兹辽王者,何人欤?<南都甲乙纪>载诸王甚多,如居祁阳王于邵武、居临汝王于武进。按祁阳王企铃(令+金,líng)、临汝王睦楚(阝+楚),皆万历初年袭封,几五十年,盖已薨逝,而袭封者则无可考。又云:居西鄂王于宁国。西鄂于正德七年国除,此时何从袭封?疑南都草创,诸宗冒袭者多,部臣亦无从核别。姑志于此,使后之补<世表>者有所斟酌焉)。”
⒈临汝端懿王朱子塼——⒉临汝恭康王朱同衔(金+行,xìng)——⒊临汝靖惠王朱安洔(zhǐ)——⒋临汝王朱睦楚(阝+楚)——临汝长子朱勤炳(存疑)——⒌临汝王朱朝會(土+會)
(金+行)
睢阳王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戊子,朱子埅庶长子朱同镳(《明实录》作朱同?)被封为睢阳王。成化十二年(1476年),进封周世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袭封周王,郡爵例不袭。
沈邱王世系
成化元年(1465年)九月,朱子埅庶次子朱同?(pō)被封为沈邱王。崇祯末年,末代沈邱王朱在锽及子沈邱长子朱肃活(氵+括,huó)俱下落不明。
(氵+括)
⒈沈邱荣戾王朱同?——⒉沈邱靖和王朱安涪——⒊沈邱荣定王朱睦栲——⒋沈邱庄懿王朱勤?(yú)——⒌沈邱王朱朝均(土+旬,jūn)——⒍沈邱王朱在锽——沈邱长子朱肃活(氵+括)
?
(土+旬)
上洛王世系
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朱子埅庶三子朱同?(duǒ)被封为上洛王。明末,第五代上洛王朱朝瞌(土+盍,ài)下落不明。
?
(土+盍)
⒈上洛庄惠王朱同?——⒉上洛荣定王朱安瀼——⒊上洛康裕王朱睦盛(木+盛,shēng)——⒋上洛恭靖王朱勤謶(zhuó,熫,zhì)——⒌上洛王朱朝瞌(土+盍)
(木+盛)
按:上洛王朱勤謶,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勤熫。
鲁阳王世系
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朱子埅庶四子朱同铌被封为鲁阳王。明末,第七代鲁阳王朱肃決下落不明。
⒈鲁阳恭惠王朱同铌——⒉鲁阳靖肃王朱安土(上土下水,zuān,汢,tǔ)——鲁阳安定王朱睦杫(追封)——⒊鲁阳庄宪王朱勤灰——鲁阳穆怀王朱朝垬(hóng,追封)——⒋鲁阳端懿王朱在銕——⒌鲁阳王朱肃決
按:鲁阳王朱安土(上土下水),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安汢。
(上土下水)
临湍王世系
成化七年(1471年)二月,朱子埅庶五子朱同钧被封为临湍王。嘉靖三十四年,末代临湍王朱勤緂(tián,?,tán)薨。前三子俱夭卒,庶四子临湍长子朱朝望(左臣右月下土,wàng,《明实录》作朱朝坐,上卯下土,zuò)为滥妾所生,万历十年降封奉国将军,除封。
(左臣右月下土)
(上卯下土)
按:临湍王朱勤緂,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勤?。临湍长子朱朝望,按五行命名法,当作朱朝朢(王改土)。
⒈临湍荣惠王朱同钧——⒉临湍端简王朱安瀺(chán)——⒊临湍庄毅王朱睦檠(qíng)——⒋临湍端靖王朱勤緂(?)——临湍长子(奉国将军)朱朝望(左臣右月下土,一作朱朝坐,上卯下土)
堵阳王世系
成化七年(1471年,《明史》作成化十年)二月,朱子埅庶六子朱同鉣(jié)被封为堵阳王。朱同鉣因久疾缠身,自受封以来并未建造府第。弘治十六年(1503年),朱同鉣痊愈,河南布政司方为之请命建造府第。嘉靖九年(1530年),朱同鉣因年逾七十,获赐玺书及羊酒币帛。永历二年,末代堵阳王朱在鐻(上竹下鐻,jù)起兵和州,兵败被杀。
(上竹下鐻)
按:堵阳王朱在鐻(上竹下鐻),按五行命名法,当去“竹”头。
⒈堵阳安僖王朱同鉣——堵阳荣宪王朱安?(yì,追封)——堵阳康裕王朱睦枱(追封)——⒉堵阳端简王朱勤炈——⒊堵阳恭懿王朱朝簿(土+簿,bù)——⒋堵阳王朱在鐻(上竹下鐻)
?
(土+簿)
河清王世系
成化十二年(1476年,《明史》作成化九年)三月,朱子埅庶七子朱同鐪被封为河清王。弘治五年(1492年),朱同鐪与宫人孟氏、李氏及孟氏之父孟宣出府夜游时,被巡更小甲制止。朱同鐪于是命令厨役左亮执小甲以归,又令孟氏、李氏砍掉其两耳。明孝宗知晓此事后,认为朱同鐪狂纵残忍,应该治以重典,因此降敕切责,仍敕周王朱同镳约束之,镇巡官严加防守,孟宣、左亮各杖一百,令镇守太监蓝忠入府杖责孟氏、李氏。弘治十五年(1502年)十月,第二代河清王朱安沈薨,享年二十三岁,谥号端穆,无子。正德六年,弟朱安氿(氵+外囗内九,niǔ)以镇国将军袭封河清王。嘉靖三十六年,末代河清王朱勤熛(biāo)袭封,后以冒封除爵,其后不详。
(氵+外囗内九)
《名山藏·卷三十六》:“今王勤熛立,竟以伯父封例,除有宗室。”
⒈河清昭和王朱同鐪——⒉河清端穆王朱安沈——⒊河清庄宪王朱安氿(氵+外囗内九)——⒋河清荣僖王朱睦棱——⒌河清王朱勤熛
新会王世系
弘治二年(1489年,《明史》作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朱子埅庶八子朱同锵被封为新会王。万历十二年,第三代新会王朱睦樒以聚众群殴同宗镇国中尉朱睦?(jié)之罪,削为庶人,发高墙,除封。
?
《明史·列传第四·诸王一》:“巡抚御史褚鈇议稍减郡王以下岁禄,均给贫宗,帝遣给事中万象春就周王议。新会王睦樒号于众曰:‘裁禄之谋起于睦?。’聚宗室千余人击之,裂其衣冠,上书抗诏。帝怒,废睦樒为庶人。”
⒈新会恭简王朱同锵——⒉新会康惠王朱安渤——⒊新会王朱睦樒(革爵)
义宁王世系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朱同镳(?)庶四子朱安涘(sì)以镇国将军进封义宁王。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给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弘治七年(1494年),朱安涘与平乐王朱安泛各奏称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徐恪擅减禄米,徐恪亦具奏。明孝宗命给事中李汉等人前往开封府勘查,发现双方所奏皆不实。朱安涘、朱安泛因年幼而被宽恕,仍降敕切责。徐恪则免于逮问,停俸三个月,与巡抚湖广都御史韩文互调职位。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安涘因纵欲无厌、诬陷父兄之罪被革爵闲住。朱安涘被革爵多年后,奏请复爵,母阎氏亦为之请。正德五年(1510年),礼部议称,朱安涘所犯有违祖训,但与平乐王朱安泛等人的罪行有所不同。明武宗下旨令覆议,礼部称朱安涘革禄已久,艰苦亦备。于是,朱安涘得以复爵。崇祯十七年,末代内乡王朱在鏓(金+上火中口下心,zǒng)降清,至北京,其后不详。
(金+上火中口下心)
⒈义宁昭安王朱安涘(初革爵,后复爵)——⒉义宁荣懿王朱睦榉——⒊义宁恭简王朱勤煏(福+灬,bì,福+火,bì)——义宁庄恪王朱朝墷(yè,追封)——⒋义宁王朱在鏓(金+上火中口下心)
按:义宁王朱勤煏(福+灬),按五行命名法,下部当为“火”。关于朱朝墷谥号,《明史·表一》未记载。
(福+灬)
(福+火)
《明史·表一》:“朝墷,恭简嫡一子,嘉靖三十六年封长子。隆庆三年卒。以子在鏓(金+上火中口下心)袭封。追封王,谥。”
平乐王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朱同镳(?)庶五子朱安泛以镇国将军进封平乐王。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给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弘治七年(1494年),朱安泛与义宁王朱安涘各奏称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徐恪擅减禄米,徐恪亦具奏。明孝宗命给事中李汉等人前往开封府勘查,发现双方所奏皆不实。朱安泛、朱安涘因年幼而被宽恕,仍降敕切责。徐恪则免于逮问,停俸三个月,与巡抚湖广都御史韩文互调职位。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安泛因纵欲无厌、诬陷父兄之罪被废为庶人,送往凤阳守陵,时年三十一岁。
崇善王世系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朱同镳(?)庶六子朱安?(guàn)以镇国将军进封崇善王。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给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嘉靖二十八年,末代崇善王朱朝墉薨,无子,除封。
?
⒈崇善恭顺王朱安?——⒉崇善端懿王朱睦梿——崇善怀康王朱勤爁(làn,追封)——⒊崇善端宪王朱朝墉
按:《明史》未记载朱勤爁父子谥号。
《明史·表一》:“勤爁,端懿嫡一子,嘉靖六年封长子。十年卒。□□王朝墉,勤爁庶一子,嘉靖二十年袭封。二十八年薨。无子,除。”
海阳王世系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朱同镳(?)庶七子朱安漨以镇国将军进封海阳王。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给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弘治十三年(1500年)五月,朱安漨因出于私事拷无辜人致死,被革去禄米的三分之二,并受到降敕切责。明末,第五代海阳王朱在镇下落不明。
⒈海阳康隐王朱安漨——⒉海阳端康王朱睦杲——⒊海阳庄恪王朱勤炵(tōng)——⒋海阳恭懿王朱朝陞(基,上升下土,jī)——⒌海阳王朱在镇
(升+土)
按:海阳王朱朝陞,按五行命名法,当去“阝”旁。
安定王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朱同镳(?)庶十子朱安渳以镇国将军进封安定王。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获得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弘治四年(1491年)十月,朱安渳薨,享年十九岁,谥号怀简,无子,除封。
篇幅有限,将于下篇继续介绍周王家族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