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贾村村西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处原有寺院一座,占地近二亩。有大殿五间,僧房三间。大殿有佛祖塑像、及佛教故事壁画。除有山门和二个石狮外,另有周身布满文字石幢一座。石碑一通。民国初年石幢被盗,大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寺院已经颓废,建筑已基本只剩下断壁残垣,石碑也不知下落,解放后元氏贾村建小学。占了一部分寺院旧址,剩下的都建上了民居。唯余二个石狮坚守在古槐之下!令人惋惜的是两只石狮,一只于2007年夏夜被盗,一只于第二年被盗,现在只剩下那棵千年古槐在寺院旧址诉说着沧桑!
此寺唤作什么名字,建于何时,一直没有定论。有老年人说好像叫做“光明寺”但不确定。公元2000年左右,有人在元氏小学门口,多年未清理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通石碑,因字面向下,无法得知什么内容。2013年农历10月5日,,有十几名村民为揭开谜底,把石碑翻转过来,才发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寺院,竟然是金代皇帝敕赐的。
此碑碑额为“敕赐慈云之院”并有“中宪大夫行员外郎李”、“宣威将军郎中耶律”、“敕故牒”、“敕可持慈云院碟()准”“尚书礼部牒”几行大字。碑右侧竖行刻有“大金沃州平棘县贾安同村慈云之院记---------院僧仲息书。”碑文前段辨认可读,后段模糊难辨。根据碑文所记,此寺名“慈云院”,始建于大定四年(公元1165年)距今848年,。当时康贾村名贾安同(仝)村属金朝管辖,并言村距平棘县二十五里。
海陵王完颜亮(海陵王的诗)
这个刻有这么多高级官衔的石碑,重见天日后,一时之间引起当地村民、金石家、文物爱好者的热议,最令人疑惑的是,这个年号大定的金代皇帝完颜雍,为什么在小村庄敕赐一座寺院呢?这时有一个博学多识善于讲古的文化人,说了完颜雍一段诡异的传说,他为什么敕赐这座小寺院的答案,就在故事里面。
相传金朝荒淫无度的海陵王做皇帝时候,看上了一个漂亮女子乌林答氏,想据为己有。这个乌林答氏是皇帝堂兄弟完颜雍的王妃。两个人自幼青梅竹马,乌林答氏为了保全自己名节,面对皇帝的淫威悬梁自尽了。强压悲痛的完颜雍,在适当机会推翻海陵王,登上了皇位。做了皇帝的完颜雍没有忘记乌林答氏,每逢想起乌林答氏,就会挽起裤管,端详自己膝盖的一块伤疤,这块伤疤是在他13岁时摔倒碰伤的,当时乌林答氏和完颜雍一起玩耍,乌林答氏看到完颜雍鲜血如注的膝盖,马上撕破自己衣服帮完颜雍包扎止血。所以他想起乌林答氏的时候,就会看看自己这块伤疤!
有一次完颜雍想起自己爱妃,端详自己这块伤疤时候,发现伤疤增大,形状好像一张人脸,又过了几天,伤疤上已经长出了鼻子、眼睛、嘴巴。人们都说那是人面疮(这种病现在已有科学解释,可自行百度),宫里的御医束手无策。只是挺得一偏方,就是在人面疮疼得厉害的时候,喂他吃肥肉可以缓解疼痛。于是完颜雍便派人拿来肥肉喂这人面疮,一斤肥肉到这人面疮嘴边就化了,很是厉害。人面疮越长越大,越来越能吃,而疼痛的间隔也越来越短。民间称这种病为“鬼病”,完颜雍无奈,只得让人张贴皇榜,遍求天下良医,说要是能治疗这人面疮,高官厚禄、金银玉帛任其自选。
有一天一个和尚,托着一个玉瓶揭了皇榜,被人带到宫里为完颜雍治病,和尚在玉瓶中倒了一碗水,用水在人面疮上洗冲两下,不但洗去了人面疮。原有的伤疤也没有了,没有鬼病困扰的完颜雍龙心大悦,忙问和尚要何酬谢,和尚说“你的堂兄海陵王完颜亮,阴魂不散找你复仇来了,他有可能还会回来,你驱赶他阴魂·方法就是广建佛寺,佛寺修建之处普照光明,阴魂就无容身之处了,我们佛门中人,不喜·钱财,广建佛寺,弘扬释教就是最大的酬谢”说罢,和尚不知去向,无影无踪了,大臣忙启奏说“和尚是佛祖变化,快请皇帝磕头谢恩”。
后来完颜雍遵依佛祖留言,在他当皇帝29年里,在大金王朝的土地,无论城郭乡村,修了无数寺院。康贾村当时称作“贾安同村”属于金朝管辖,
传说再诡异引人,毕竟是传说。寺院建造的真正原因,还得从金世宗完颜雍推行的佛教制度谈起,完颜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停止了攻打南宋,开始注重民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史称“小尧舜”。历史上这么好名声的皇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便打起了寺院的主意,实行敕赐即赐额制度,此制度在唐朝已经兴起,在金代称作“纳緍投状”,政策大概是非官方批准不得建造寺院,如果要建造寺院,需要官方批准,如果没有获得官方批准的可通过缴纳钱财来购买名额,因大规模佛寺都有皇帝的敕封,所以中小规模寺院就会以缴纳钱财方式,购买建寺名额。官方批准后都会下一道圣旨,一般寺院获得名额后会刻碑记载建寺缘由,碑首会把圣旨的前部分,也就是批准的部门,官员也按照圣旨格式镌刻上去!被称作敕赐符!
敕赐符
那么我们康贾村这座寺院缴纳多少钱才获得批准呢?据有关考证,金代购买院额与寺额是有区别的,大定前期,乞立院额,需要100贯钱,乞立寺额,需要300贯钱,,我村寺院称作慈云院,即为院额,所以花费是100贯钱,折合当时粟米为72石,也就是8000多斤!综上所述,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有一座敕赐寺院也就不足为奇了。说一句题外话,元氏县赵同村,有一座祥福寺,碑首敕赐符与我村碑首一样,名称称作“祥福寺”,当时应该是缴纳300贯钱购买的这个寺额。
慈云院山门就插放在这个石门墩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