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太子墓的墓葬规格极高,几捋帝王,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唐代陵墓。墓中有壁画四百五十多平方米,其中完整保存下来的有四十余幅,绘制在墓道、过洞、天井、甬道以及墓室墙壁上,画工精美,场面蔚为壮观。还有声势浩大的仪仗队、阙楼、伎乐、侍从以及畋(tian)猎、驯兽、饲禽等场景。其中最为精美的壁画当属《阙楼仪仗图》。
“阙”?是古代宫殿、陵墓、祠庙等肃穆之地前的一种礼制性、标志性建筑,按等级可分为单阙、双阙和三出阙。三出阙为一个母阙,两个子阙,一般为帝王专用,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地位。隋唐时,将阙楼与官廷主体建筑以飞廊或城墙相连接,构成一组宏大的建筑群,高低错落,跌宕起伏,彰显皇家气派。虽然唐代的三出阙建筑在历史沧桑中已湮灭无存,但懿德太子墓中的《阙楼仪仗图》却为我们描绘了它的宏伟壮观,为后人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太子一般用双阙,而阙德太子墓以天子之礼建构,使用的是三出阙。阙楼的主体为红色,在木结构的连接处可见有金铜饰件,颜色搭配热烈奔放,尽显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阙楼(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
阙楼前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约由二百名文武官员组成。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仪仗队布局井然有序,包括步兵队、骑兵队和车队,威仪赫赫,肃然而立。侍臣头戴黑幞帽,足蹬黑靴,身着圆领长袍,按等级分为红、黄、绿、赭等色彩。前排侍卫腰间还配有箭囊。所有的仪仗队侍卫均目视前方,等待迎接太子大朝。
壁画中所绘的金辂车,车前插有矮尾障扇,扇子由羽毛和贴金装饰,一般为天子仪仗所用,这些都显示出懿德太子帝王级别的待遇。唐代一般在帝王宫殿、陵庙或高级官员的府街前列戟,彰显地位,按列戟数量分为10、12、14、16、18、24六个等级,左右对称而列,太子规格一般是列18戟,而懿德太子墓的《阙楼仪仗图》中则是天子规格的24戟。懿德太子身份之特殊于此可见一斑。
尘封的历史或已远去,彼时政治斗年中的升沉荣辱、命运无常,令人唏嘘。而透过懿德太子基中的壁画,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那个曾经富丽堂皇、流光溢彩的盛世唐都,还有那个气魄宏伟、散发着自信与豪近的强盛时代里,一个充满遗感和愧疚的父亲为儿子编织出的帝王幻梦。
本文摘自《名画里的中国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