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说到发达的经济区域,那必然少不了长江三角洲的身影。说到文化,大家首先会想到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和燕赵文化,其实,以艰难文化为代表的长三角文化也是独具魅力的。长三角文化的构筑包括以下三大亚文化圈:灵动激越的吴越文化、特异深邃的徽州文化和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他们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虽有不同,但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融合,已经形成了别具魅力的中国长三角文化。
(1)灵动激越的吴越文化
巴蜀燕赵(巴蜀燕赵类比推理)
吴越文化是由吴文华和越文化构成的。吴文华主要以江苏无锡为核心,越文化主要以浙江绍兴为核心。战国时代吴、越两国的关系使后人常常用吴越文化来指称这个共同区域的文化,但主要的是吴越之地具有太湖流域这个共同的自然禀赋,所以人们以“包孕吴越”的赞誉将太湖作为吴越文化的源头。吴越文化有水稻栽培的农业起源和太湖之畔的渔业文化、有“干栏”式建筑的江南文化特色、有造船、琢玉、铸青铜的技术特色。吴越文化又衍生出以扬州镇江为核心的江淮文化、以南京为核心的金陵文化和以杭州为核心的苏杭文化。
(2)特异深邃的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以安徽的。。。和江西婺源县等为核心组成。徽州文化主要以人为特色,古徽州人在经商、游学和做官方面都是非常出名的。惠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创造了很多流派,主要包括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学派和医学等。以徽商产品和经营为代表的徽商文化;以祠堂和牌坊为典型的徽派古建筑;以徽剧、篆刻民俗为代表的徽州民间艺术是这些流派的载体。综合徽州文化,是儒家、释迦、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3)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其他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以上海为核心区域的典型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和曹禺等位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是上海传统文化的代表,再加上“八面来风”似的移民港口和租界文化构成了这种新文化。“海岸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地域文化,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它迎合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思想,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是中国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众所周知,北方文化呈现一种恢弘大气的阳刚之美,而江南呈现的是一种禁精致灵动的阴柔之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烟波浩渺的太湖、波涛汹涌的长江、风景旖旎的江南运河和星罗棋布的沼泽,正是一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水乡景观,才滋养出如此秀梅是以的江南文化。江南士人性情多清秀俊逸,与山东人士的儒雅、敦厚,关陇、燕赵士人的刚直、豪爽构成鲜明对比。江南悠长的小巷,错落有致的园林,灵思巧构的昆曲、越剧、吴歌、徽剧、评弹、差异、陶瓷、刺绣等等都传递着一种聪慧灵动的风韵,这样的风韵只属于江南,属于长三角。甚至,兴起于江南的禅宗,也给江南的山水披上了清幽的光辉,对于文人来说,这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当年,从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后,就为长三角的人民电来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生活观念。正是长三角地区人民的经世致用、奋发进取,才有了富庶的鱼米之乡,才有了名满天下的“人间天堂”,才有了长三角大地上率先出现的工商经济和率先崛起的工商业城市,才造就了长三角历史天空中群星璀璨的文人志士、工商巨子和实业救国的英雄。“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成就了长三角地区的富庶和繁华,也缔造了长三角地区的人文特性。儒雅秀气而又忠烈激越,文质彬彬而又热烈如火,虚怀若谷而又博大精深,精致细腻而又大气凛然,刚柔相济这是长三角文化的精神,使长三角地区的人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伸展自如、去克服、去创造发展,成就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广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