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大卫。
雕塑大卫(雕塑大卫的作者是谁)
《大卫》,高1.7米,是意大利艺术家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于1623年制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描绘的是战士大卫奋勇杀敌的瞬间,其身体扭曲,双手紧握投石带,似乎要给对方致命一击。身体趋势被雕塑成螺旋结构,观看者的视线会被这种结构引导,不由自主地跟随螺旋结构线去围绕雕像走动观看。每一个不同的观看角度,都可以感觉到极强的运动张力。在面部表情的刻画中,《大卫》被处理成几乎是凶残的,嘴唇紧闭,额前的垂线形成愤怒的表情,而米开朗基罗对大卫表情的刻画是对战斗结局的信心和内心的沉着力量,这已然满足不了十七世纪雕刻大师的创作诉求了。贝尼尼对《大卫》形象的处理标志着向新方法的转变,是对传统雕塑方法的大胆改革。
《大卫》是贝尼尼的早期作品,存放在罗马的博尔盖塞博物馆。那一时期他的雕刻作品情节生动,人物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力求把雕塑同绘画结合在一起。这尊《大卫》雕像有着激烈的运动和戏剧性情节,他强调激情,强调运动,重视明暗对比。这说明了贝尼尼在用新的艺术语言,开拓雕塑表现的新途径,这就是巴洛克的艺术道路。他的《大卫》,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巴洛克风格,它还有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青年贝尼尼在雕塑艺术上的独具匠心。
大卫代表英雄形象,是梦中的永恒与世俗之美。在这同一题材中,米开朗基罗曾把《大卫》处理成是英雄的化身,代表了人类的崇高理想,情节是战斗的开始。多那泰罗的《大卫》表现为战斗后的胜利者形象,情节是战斗的结束。这个《大卫》明显区别于多那泰罗和米开朗基罗等前辈的作品,对比之下会发现,那些经典造型体现静止的英雄形象,封闭在大理石的隐逸幻景中,而贝尼尼的雕刻却颤动着生命和感觉,这也是巴洛克雕塑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来说确实是一种进化。
坚持,是一种力量。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