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火烧乌巢(火烧乌巢是谁献计)

火烧乌巢(火烧乌巢是谁献计)

火烧乌巢(火烧乌巢是谁献计)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诱因是乌巢粮草被烧,连锁反应是大将张郃高览降曹,河北四庭柱两个被杀两个叛逃,柱子倒了,袁绍的大厦也就塌了。在乌巢粮草被烧之后,谋士郭图和大将张郃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用兵方略,结果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诱因是乌巢粮草被烧,连锁反应是大将张郃高览降曹,河北四庭柱两个被杀两个叛逃,柱子倒了,袁绍的大厦也就塌了。在乌巢粮草被烧之后,谋士郭图和大将张郃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用兵方略,结果两个方略都被做成了夹生饭。

火烧乌巢(火烧乌巢是谁献计)

火烧乌巢(火烧乌巢是谁献计)

但是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郭图和张郃谁的计划更可行,还真不好分辨,甚至我们既不能说郭图错,也不能说张郃错,因为真正犯错误的是袁绍袁本初——他连犯三错,结果闹得战局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咱们聊的话题,采信的史料分别来自《三国志卷一、六、十七》《后汉书卷七十四》和《资治通鉴卷六十三》,与《三国演义》无关,咱们就根据这些正史资料,来评判一下郭图、张郃、袁绍三个人的计谋和做法,看看到底谁错了。

为了读者诸君阅读方便,本文全部使用现代汉语,不得不引用的地方会加上括号。

话说那是在汉献帝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河南中牟东北的官渡摆开战场。袁绍方面的军力是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曹操的兵力据说只有一万。当然为了显示曹操“以少胜多”,曹军的数量可能被缩小了,但是袁强曹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仗一打就是三个月,双方互有胜负,并不是袁绍每战必败(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坚壁)。袁绍拥有四州之地,数十万人马,所以粮草和兵源都很充足,准备跟曹操来一场持久战。但是后院不稳的曹操耗不起了——孙策要不是意外遇刺身亡,早就抄了曹操后路,而曹操当时在朝堂上也不是没有掣肘者。于是曹操厌倦了,就准备撤兵会许昌。

曹操当时还是比较爱惜士卒的,就承诺半个月后看结果(胜或者撤),并且给留守许昌的荀彧写信征求意见。荀彧不同意撤兵,在军中的荀攸和贾诩也不同意,正在曹操进退两难的时候,许攸因为在袁绍那里贪不够(许攸贪财,绍不能足)而叛逃,给正在瞌睡中的曹操送来了枕头。

许攸作为袁绍主要谋士,掌握了大量军事机密,正是这厮建议曹操奇袭乌巢。这时候我们要解释一下,乌巢并不是袁绍的粮仓,而是淳于琼临时驻扎的地方。此前袁绍的数千辆运粮车已经被荀攸出主意、徐晃史涣动手,给烧过一次了。所以这次袁绍就派出了他跟曹操共同的老战友(并为西园八校尉)淳于琼等五位大将,带着一万精兵前去接应,走到距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故市、乌巢,就临时驻扎了下来——要是常设粮仓,是不那么容易被奇袭的。

因为是临时驻扎,所以许攸才泄露了军事机密(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而曹操也信之不疑,带着最精锐的五千人马去奇袭乌巢,只留下曹洪看家——按照兵法上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曹操敢以五千人去攻打至少一万人(不算运粮队及原有护卫队)的淳于琼,纯属一种军事冒险。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也是被荀彧批评之后,肚子里憋了一股火。

事情跟演义小说里写的一样,曹操五千精兵大破毫无防备淳于琼一万护粮队。这时候发生了一个战场插曲:当时曹军斩首太多携带不便,就只好割鼻子计数,甚至连牛马的鼻子也都割掉了。淳于琼带着的四大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叡)都被斩首,而淳于琼被活捉之后也割了鼻子送到曹操面前。曹操一看老战友这个惨样,也有些于心不忍,就拍着大腿表示惋惜(何为如是?)。淳于琼根本就没有醉酒,而是梗着脖子不服:“胜负由天定,你就别废话了("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曹操还是不忍心下令杀掉淳于琼,这时候叛徒许攸站出来说话了:“曹公今天饶了他,他明天一照镜子,还不得恨死你?”于是淳于琼军前被杀。

简述完火烧乌巢,咱们该回过头来再说乱成一团的袁绍大营。

本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考验的就是主帅和参谋班子的反应灵敏度,但是袁绍居然还有时间开会,会上的意见也不统一。这就是袁绍犯的第一个错误:已经真正是火烧眉毛了,不管是救乌巢还是抄曹操老窝,动手早一刻,胜算就大一分。但是袁绍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军事反应,而是坐在那里听谋士和将军们吵架——军队里最怕的就是不能令行禁止而相互扯皮。

张郃的意见是赶紧救援乌巢:“曹操一定是带领精兵去偷袭咱们的运粮队了,如果粮草被烧,袁将军您就完蛋了!”谋士郭图表示反对:“曹操精兵突袭乌巢,肯定后方空虚,咱们端了他的老窝,这场战役就结束了!”然后张郃再提出“曹营坚固难攻”来反驳郭图,宝贵的时间就在争论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最后袁绍对自己的儿子袁谭说:“即使曹操打败了淳于琼,咱们抄了他的后路,也是咱们赢了(就操破琼,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于是袁绍犯了第二个错误:分兵!

袁绍派一部分人马去阻击曹操,一部分人马攻打曹操营寨。即使是军事白痴,也会知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杀鸡用牛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道理。但是袁绍没有曹操那种孤注一掷的胆略,两头兼顾,结果是顾头不顾腚,两头失利。

袁绍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用人不当:张郃反对攻打曹营,可是袁绍偏偏派他领军攻营。这时候张郃就犯了难:打不下曹营,说明自己无能,把曹营打下来,又说明自己是傻缺。其实这时候袁绍应该当场拍板:郭图认为应该攻曹营,那么就让郭图去攻(郭图也是可以领兵的,他除了有本部人马,还接收了沮授的权利,白马之围,以郭图为主,刘备颜良为辅);张郃认为应该救乌巢,那么就让张郃去救。

袁绍分兵并用人不当的恶果马上就出现了:张郃出工不出力,以压倒性优势也拿不下曹洪留守的大营(高览、张郃等攻操营,不下)。而按照张郃本传的记载,张郃根本就没用心就没去打(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而是向曹洪投降了——张郃投降的时候,乌巢的火还没灭,张郃也没有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在攻打曹营之前,张郃其实已经有了反心并坚持自己的“不胜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

整个过程讲完了,这时候就要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以君之见,袁绍当时应该先救乌巢还是先攻曹操老巢?笔者抛砖引玉认为:郭图没错,张郃也没错,错的是袁绍,正是因为他优柔寡断连犯三个错误,这才在官渡之战中一败涂地。如果他当机立断,不管是重兵邀击鏖战之后的疲惫曹操,还是倾巢而出主攻相对空虚的曹营,至少都有五分胜算……

上一篇: 贾宝玉是男是女(贾宝玉是男是女扮演)
下一篇: 金瓜钺斧旗(金瓜钺斧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