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路,几乎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心竭力地成长,认真对待每一段成长、每一份经历,但孩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控、自主包括责任意识都比较模糊,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人心会变得懒散。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家的孩子做事情总是敷衍塞责,却不知敷衍塞责的背后是父母没有分清楚“自律”和“他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是以下几种情况:
1)“都几点了?赶紧起床、马上就要迟到了”-催促
敷衍塞责(敷衍塞责的拼音)
2)“这个系鞋带的方法我都教你很多遍了,怎么还是学不会”-责备
3)“你记住了,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你不写作业就等着被老师惩罚吧”-威胁
4)“你做事这么敷衍,以后出了社会该怎么生活呀”-担忧
5)“你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一些,千万不要像x?x那样一事无成”-打比方
……
以上种种看似都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律,实际上只不过是在被动下完成的“他律”而已,所谓的自律是在自己认真且主动的自由情况下完成的,如果孩子本意是不想做这件事情,那么在家长迫使下完成的事情毫无质量可言,会让孩子厌恶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排斥正在做的某某事情。
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做事情尽心竭力的态度和积极性、家长一定要分清楚“自律”和“他律”,尤其是孩子学习总是被动完成或做事情也经常半途而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首先弄清楚我们是在培养孩子自律还是培养他律,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能够有方式地让孩子自律。
关于“他律”上文中已经简单地说过了,他律是在别人催促引导下进展的某些行为,而自律却是自主本能反应的行为举止,套用网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自律实际上就是在让孩子自由,也只有让孩子回归自由他们才能够认真去将某一件事情做好。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这样的说法就有些“鸡汤”了,因为大家都认为孩子的控制能力太差,让他们自由那岂不就会上天了?实际上让孩子自由的自律,并不是让家长彻底放手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帮助、提点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
那么,在教育孩子里如何在自由里自律?建议家长们做好以下几步:
1、允许并理解孩子的偷懒行为
偷懒这个词,仿佛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指摘他人的贬义词,实际上“懒”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份放松情感,一个人只有做好劳逸结合他才能将一件事情完成的更好,有些看似马不停蹄却总是碌碌无为,只要孩子能将一件事情做好、实际上过程如何家长又何必太在意呢?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将一件事情做好这才是自律的本质。
允许并理解孩子的偷懒行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学习很被动,或者做事情总半途而废的时候要理解他,当孩子做事情不积极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外力的影响去感染孩子的积极性,而不要轻易地下定论认为孩子是在逃避不想学习。
比如调皮地告诉孩子“我也跟你一样特别不想上班、不想起早,但没有办法呀,为了生活妈妈必须要起早每天按时上下班,宝贝为了你的理想可以更快实现也要努力哦,我们一起加油吧!”
2、引导孩子注重过程的胜利体验
自律就像是茫茫的大海一样看不到尽头,想要在自律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家长一定要从小让孩子习惯去感受过程的胜利体验,而不是把所有的重心观察都放在结果上,当孩子没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回过头去品味一下自己走过的足迹,并在某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时不要吝啬夸奖,让孩子及时得到过程体验的赞美,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及积极向上的动力感。
比如,孩子今天写完作业之后主动检查了一遍作业题,我们在帮孩子查阅错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夸奖孩子主动检查错题的优点,并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次作业题的正确率比之前高,是因为你这次非常认真懂得了检查错题,如果你能够保持这种习惯相信的学习效率包括成绩都会越来越高”。
3、培养孩子有目标的做事态度
生活中,有一类孩子他们不是做事情不积极也不是太贪玩太懒惰,而是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个目标,没有目标的做事态度就像是蒲公英一样随风而飘没有自主意识,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自律习惯,那么家长除了要允许并理解孩子的偷懒行为、引导孩子注重过程的胜利体验之外,家长还不要忘了培养孩子有目标的做事态度。
比如,孩子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关心地对孩子说“宝贝,你今天回家要写的作业有哪些?你先给自己定一个写作业的计划目标,在有计划的行动里写作业会更轻松哦!”,让孩子跟着自己的目标计划去行动,他们的思维、积极包括做事情的技巧都会随之提升!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