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三星堆遗址发现绝美黄金面具#等消息多次冲上热搜,令国人大为振奋!
三星堆遗址自1986年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人像、金杖等国宝级文物后,时隔35年再次震撼世人——2021年3月20日,新发现的3-8号6座坑再次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面具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被网友疯狂刷屏“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5号坑金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古埃及图坦卡蒙金面具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新发现的5号坑中出土了大量黄金制品,其中一件为黄金面具,虽然只有半张,却足以令世人惊喜。
黄金制面具不仅在国内,在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掘中都并不多见,每一件都可以说是世界级国宝的存在,因为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关联。
就最新出土的这件黄金面具而言,一方面丰富了古蜀文明的内含,另一方面,世界文明之间的联系也可能被重新构建。
独特的古蜀文明
从面具的造型来看,其不仅与三星堆1、2号坑出土的青铜面具有所关联,更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极为相似,这为三星堆与金沙之间的承袭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金沙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文明遗址,距今约3000年。此前已有学者从二者的规模、文物堆放方式以及器物种类、形制推断出,三星堆和金沙两地的古代居民极有可能共享着一套神权符号和信仰体系。
金沙遗址大金面具
金沙遗址小金面具
此次新出土的金面具,仅半张残片就比金沙的大金面具还要大,加上三星堆其他器物的器型与金沙相比也较大,以及金沙遗址宏大青铜器的消逝等因素,或许可以说明,三星堆和金沙是同一支人群所创造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心遗址,并且相较于三星堆,金沙的世俗政治权利在不断增强,而宗教影响很可能在降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三星堆文明的发展去向。而随着古蜀文明内含的不断丰富,中国古代文明的脉络也进一步清晰。
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前,我国的考古发现主要聚焦在中原文明,其后,由于长江流域和东北流域同时期古代文明遗址的发现,才让人们认识到中原以外的文明也同样高度发达,中华文明在尚未融合为一体之前,呈现着多元的状态。三星堆及古蜀文化刚好就是中华文明在多元阶段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世界文明之间的神奇“互动”
如果从我们所在的地域跳出来,放眼世界则会发现,以三星堆金面具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似乎与大约同时期的其他世界古老文明之间有着一些神奇的“互动”。
比如古希腊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现藏于希腊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它在1876年于迈锡尼城塞一处豪华的王室墓穴中被发现,当时覆盖在逝者的脸上。
以及古埃及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现藏于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它在1922年被发现,由于没有被盗墓者光顾,也被完美地附着于木乃伊的头和肩膀上。
这两张举世闻名的金面具所依托的古希腊、古埃及文明和三星堆文明,虽然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起源和脉络以及高度发展的区域性文明,但放在更大的文化范围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
首先,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古埃及和西亚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黄金饰品,并向地中海沿岸、中亚、南亚等地传播。而在接下来的时代,迈锡尼古墓(约公元前1500年-前1400年)和图坦卡蒙王陵(约公元前1350年),以及以1、2两个祭祀坑为代表的繁盛时期的三星堆不仅几乎同时出现,而且都出土有黄金面具。
其次,三星堆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都有着大量的青铜人物造像。还有一些流行的说法认为,这三个古代文明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大陆板块,但却非常巧合地同处于北纬30°左右的地理位置,这似乎也暗示着文明之间的某种联系。
那么这种不同大陆上文明之间的关联是否有根据可循呢?考古学家给出了进一步的答案。
三星堆祭祀坑通常可分为三层,一层为象牙,二层为青铜器、金器,三层为玉器、贝壳等。而在最新发掘的3号祭祀坑内,有100多根象牙纵横交错于其中,在不远的4号坑内,也同样发现了30多根象牙。
类似的象牙并非第一次被发现,此前1、2号坑内也有过大量出土。在不少学者看来,这些象牙的来源正是解锁文明之间“互动”的关键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象牙源于蜀国本土,一种是源自异域。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象牙
关于本土之说,主要根据是古代文献中提到过古蜀国拥有丰富的象资源,比如《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古蜀有“犀、象”;《山海经·中山经》里说,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关于异域之说,有学者推断,在当时存在一条路线,主要往来于四川、昆明、缅甸、越南、印度之间,可以通过间接的、传递式的交流方式将货物传播到更远的地区,比如古埃及,这条路线就是传说中的“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甚至金器,都有可能通过这条路线出入蜀地。
此外,三星堆1、2两个祭祀坑中曾出土近5000枚海贝,在这些海贝中有一种环纹海贝,是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的一种海贝。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负责人吴维羲认为,这些本土之外的海贝令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极具可能性。
如此看来,古代世界之间的连接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金面具的神性世界
除了在时空上有着不可思议地神奇互动,金面具在古人的精神世界更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面具——人类的自我伪装与救赎》一书中,作者认为古埃及人佩戴面具完全是为了宗教服务,对他们来说,面具是一种媒介之物,可以让佩戴者拥有神性,不管是生者佩戴的祭祀面具,还是亡者木乃伊的丧葬面具,都起到这种作用。
他们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要面临疾病和意外危险的威胁,死后通往幽冥的路依然步步荆棘。当面对人力不足以应对的情形时,让人拥有神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那种消灾避难的能力。
如果说证明生者佩戴面具进行祭祀是非常困难的事,那么面具被用在丧葬物品中就容易证明得多。
图坦卡蒙陵墓发掘现场
放置在埃及木乃伊头上的面具无一例外的模仿了人类的面部特征,他们表现的是处于神明状态的死者,这也是他死后渴望到达的状态——与各路神明成为一体。
从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大部分面具是批量制作的,只有特别为王室成员制作的面具是精细地模仿了真人,比如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包括辽代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现藏于科尔沁博物馆)。
辽代陈国公主黄金面具
为什么是黄金面具呢?这一方面与黄金不腐不朽且颜色悦目的物理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它的稀有性相关,这就很容易成为象征权利的器物材质。另外在迈锡尼城塞出土的7张黄金面具也说明了黄金代表的特权性,其中6张覆于成年男性面部,1张覆于男孩面部,并没有女性与黄金面具的合葬。
当然,除了神性的沟通,黄金面具也和其他材质的面具一样有着重要的实用性。人死了之后都希望自己死后如生,如睡熟了一般平静,但由于疾病或外力影响,保持美观很难,因此要用面具遮盖,这在全世界丧葬文化中都有很重要的体现。
三星堆2号坑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而在古蜀文明领域,学者推断目前所出土的黄金面具并非丧葬所用,主要为古代巫师祭祀时所戴,或者由于黄金面具内部非常粗糙,而覆盖在青铜人像上。
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里,它不仅是一种通神的工具,更是一种娱神的法器,戴上黄金面具的人或青铜人像,有着不一般的身份,他们能够与神进行沟通,让神灵欢娱,以此得到神灵的庇护。
三星堆出土丝绸残留物
对于三星堆遗址目前发现的8个祭祀坑,考古学家们正在期待文字的出现。而就在最新的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中,公布了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并且在样土检测中多次发现蚕丝蛋白,以事实证明了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王国已开始使用丝绸。
丝绸上是否能够出现文字?接下来的走向也许正在朝着考古学家们所预想的进行。
从1934年首次考古发掘以来,三星堆遗址共展开了37次发掘,发掘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而三星堆遗址的总面积有12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目前发掘面积仅占总面积的千分之二。
虽然历史课本好像又要因此变厚了,但通过考古不断刷新对人类世界的认识,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更具前行的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