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曾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人人皆知艺术美,但走近艺术却仿佛有重重屏障。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该如何让艺术之光照耀在孩子脸上?让沉重华美的叹息,不再拒人千里,而可轻伏手边,在纸页婆娑间,照亮孩子的眼,流进孩子的心?
市面上的相关书籍多而昂贵,令人眼花缭乱外加囊中扁平。
如果有一本书可以全面覆盖、搭设桥梁,系出名门,专业从容,该有多好。
这样的希冀太贪心了?
也不至于,今天,青榄君给大家推荐这样的一本书,英国DK公司儿童百科全书系列的又一力作《DK儿童艺术百科全书》。
青榄君看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太超值了!
一般艺术书,我们觉得就是介绍绘画,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舞蹈、音乐五大艺术门类,内容全面、丰富又有深度,孩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认知,值!
整本书的文字简炼精短,孩子十分容易理解。
比如:介绍达芬奇的这个页面。
对达芬奇的介绍,简单但让人印象深刻。
对他的生平,用一个横向的图表展示,每一个表格内只有1-2句话,就把核心介绍了。
对他的作品《蒙娜丽莎》的介绍也很精炼,但足够专业。
有家长担心,文字如此简短,孩子是喜欢这样的阅读,但是会不会理解不了内涵?
比如讲绘画这个主题,先从绘画的题材和构图、透视法、色彩与色调等最基础的画画技巧入手。
接着就以绘画历史这个脉络展开,从史前艺术到古埃及、古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浪漫主义、欧洲以外的现代艺术、抽象表现主义、当代艺术等。
在每一个时代的展示中,既有历史的简要描述,也有重大意义作品的展示,以及对重要的画家,还有专题介绍。
又比如雕塑这个主题下,它用7个小的主题来阐述。
每一个小的主题下又用了大量的史料客观地呈现。
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这个部分,先是总括性的介绍,让读者有大概的了解。
这样以后孩子再碰到雕塑、古希腊等等关键词的时候,脑子里呈现的是不仅仅是这个词汇,会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方法是是可以移植的,也是可以持久应用在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
作为一家以图片书著称的出版社,DK在图片制作上最下工夫,有时做一两本书,他们的图片准备,足以再做二十本书。
所以,DK图书的主流风格是“插图美”,这一点绝对不能撼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里各种视角呈现的珍贵图片吧!
乌尔古城遗址发现的精美的饰面木箱。箱子是木质的,用贝壳、石灰石、天青石拼贴装饰,一面是和平场景,一面是战争场景。
1950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通过在整个画布上泼洒、滴溅颜料,创作了这幅名为《28号》的作品。
他先画了人物,最后又在上面涂抹遮盖,直到人物无法辨认。
这些去背图像,配上全白的衬底,已经是DK鲜明的风格了,无论是大图还是小到一个豆腐块大的插图,都堪称顶级摄影作品。
因为有了这些图片,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就轻松了很多。
比如要理解后印象主义,光是看定义肯定理解不深刻啊,有了书中举例的图片,还怕孩子不明白吗?
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了,这不仅仅是一本,更是一本画册。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就是要这样,从日常生活中影响他,比如欣赏作品,自然而然,润物细无声。
虽然大大小小的插图占据了这本书很大的篇幅,又有大量的文字说明,但因为排版结构科学、灵活,所以DK的书阅读起来很舒服,也不会感觉内容很复杂。
比如日本版画。
插画排列左右错开,这样文字和画面都有可以喘息的空间,不会显得那么局促;
插画按照重要性的不同,大小也不同,读者马上就了解重点了;
字体按照标题的主副进行了大小的区分,方便定位;
这样清晰的排版,让内部逻辑很清晰,一目了然。
作者还对书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做了整理,放在书的最后部分,方便搜索,可以说很贴心了。
这么大的一本书,怎么给孩子讲才能更有吸引力呢?或许这会让爸爸妈妈有些困扰。
出版社也考虑到这个问题,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美女编辑姐姐准备了一套配套的音频课程,共有120个艺术的故事。
音频完全按照书中章节设置,扫描封底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
而且这本书装帧精美,封面超厚实,摸上去还有油画颜料在画布上的触感。
内页纸张、油墨符合环保标准,可以做艺术启蒙,也能做历史故事书、画册、工具书等。
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送人、自用都很合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