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评书中,家将评书是一个重要方面的题材。家将评书总体上都属于袍带书,带有历史演义成分,但是更主要的是英雄传奇。属于短打书的也有一部,叫作《粉妆楼》,是罗家将的一部。
在传统家将评书中,《薛家将》的故事脉络最为清晰和绵长,传奇性和精彩度都具有一定的水准。关于老薛家的故事,大抵上源自古典英雄传奇小说《说唐》系列,主要集中在《说唐后传》和《说唐三传》。
经过历代评书艺人的传承和丰富,《薛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得到了深入普及,几乎所有评书艺人对这个系列都有所掌握,在当代评书四大家中,袁阔成、单田芳和刘兰芳都推出过独具个人艺术气质的评书版本。
陈清远(陈清远老先生评书大隋唐全集)
关于薛家将的评书,几乎都是大部头,而且由于侧重点不同,书胆不同,名称各异。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传承:
第一个方面的传承,以书胆命名。在这一方面,评书版本分为:《薛仁贵(薛礼)征东》,《三请薛仁贵》,《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薛雷扫北》。
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特殊的命名方式,那就是单独将樊梨花突出出来,形成了《樊梨花》,《三请樊梨花》这样的版本。
第二个方面的传承,以老薛家的辈分为标志,强调了故事发生的朝代。在这方面,评书版本分为:《大西唐演义》(讲述薛仁贵征西故事),《少西唐演义》(讲述薛丁山和樊梨花征西故事),《续少西唐演义》(讲述薛刚反唐故事)。
在分为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很多评书大家直接以《薛家将》为名,播讲老薛家的传奇故事,有的侧重薛仁贵征东,有的侧重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
伴随着《薛家将》的故事逐渐完善和丰富,也衍生出来一些配套书,比如从《薛丁山征西》中衍生出《秦英征西》,在这部书中罗成的后人罗章的故事其实更丰富。比如说,顺接着《薛刚反唐》,衍生出了以郭子仪为书胆的《月唐演义》,在这部评书中对老薛家的薛蛟和薛葵着墨不少,而且属于顺延关系。
第一种情形,直接用名《薛家将》。
现代评书四大家袁阔成、单田芳和刘兰芳都播讲过这部直接用名《薛家将》的评书,但是,由于他们播讲这部评书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到了评书热潮消退的时节,影响力远远达不到他们曾经播讲的各自代表作时候的高度了。
袁阔成在自己评书生涯的黄昏时期,已经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倜傥自如,气度雍容,不再拘泥于各种规矩,也不再纠缠于各种表现风格,信手拈来,趣味横生。
单田芳的评书始终很火爆,节奏非常快,在故事情节上既尊重传统,又有所创新,在播讲这部评书的阶段,他发挥了自己擅长故事架构的优势,所以相对而言,他的《薛家将》流传度很高。
刘兰芳以播讲《岳飞传》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播讲同为家将评书的《杨家将》时,全面巩固了自己在评书界的地位,播讲《薛家将》,自然游刃有余。刘兰芳近些年来,注重挖掘和传播传统评书,在传统家将评书上,她还播讲了《呼家将》。
《薛仁贵征东》是薛家将系列的第一部,也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存在的唐太宗跨海征东事件创编的评书,相对而言,这一部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水准都是薛家将系列评书的佼佼者。
单田芳从自己播讲的薛家将中单独抽出了《薛仁贵征东》的本子,保持着一贯的水平。
上个世纪,播讲《薛仁贵征东》的版本推出过很多,相关的录音整理文本也在多个出版社发行,深受基层群众喜欢。
刘林仙出过全套的薛家将,《薛仁贵征东》在这套评书中具有领衔意义。刘林仙的知名度似乎不是很响亮,但是她会的书很多,讲的书也极有特色,内容丰富,节奏感很强。在这里科普一下刘林仙的艺术生平:
刘林仙,生于1932年,一说1933年出生。著名评书、鼓书表演艺术家。河北滦县人。原名刘有生。出身曲艺世家。六岁随父亲学唱西河大鼓,十三岁即登台演出。后来拜孙来文为师。解放前在北京、天津、唐山、滦县等地流动演出,解放后在河北省一带演出。1951年(一说1953年)来到抚顺市。1956年参加抚顺市曲艺团,曾任书曲队副队长。以西河大鼓和长篇评书而著名。评书代表作有《杨家将》、《三下南唐》、《呼家将》、《薛家将》、《小八义》和《努尔哈赤大战萨尔浒》等。她积极深入厂矿、农村为工农兵说唱新书。由于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先后说唱了《战斗的青春》、《铁道游击队》、《火种》、《桥龙飙》、《红岩》等新书和《歌唱安业民》、《雷锋颂》等短段。1979年以来改说评书。先后在抚顺人民广播电台播讲了《杨家将》、《薛刚反唐》、《呼家将》等。其中,《呼家将》曾在全国四十七家电台播放,《薛刚反唐》和《续薛刚反唐》则分别达到六十三和一百二十七家。
张少佐也播讲过这部评书,张少佐的风格很鲜明,嗓音辨识度很强,说书节奏快,现代气息浓。这种特色在这部书中也有所体现。
评书界的宗师级人物陈清远的女儿陈丽君播讲过评书《两辽王》,其中也有征东的故事,得自家传,传统意味很重,表述俏皮高亢。
第三种情形,播讲《薛丁山征西》以及以樊梨花命名的评书。
刘兰芳对女性角色很钟爱,而且播讲过程中对女性角色刻画也相对成功,她推出过《樊梨花》,与她曾经推出过的《刘金定大战南唐》遥相呼应,再铸丰碑。
陈清远播讲过《三请樊梨花》,是一代人的回忆,传统评书的节奏感和故事性极其强烈,在铁马金戈中演绎英雄儿女情肠,满足了曾经时代的听众的情感和心理寄托。
刘林仙也播讲过《薛丁山征西》,构建了自己《薛家将》的一统江湖,并且结集出版。应该说,她的本子对《说唐》系列承继得最为充分和严实。
单田芳依旧追求开疆拓土,依旧完善着自己的评书数量,根据播讲过的《薛家将》,编辑了又一部《薛丁山征西》。不管怎么说,听众喜欢,就是硬道理。
第四种情形,播讲《薛刚反唐》。
袁阔成先生播讲过《薛刚反唐》,越发人情练达,越发幽默洒脱,当然不能不提出的是,结构也越发松散,口误的情况有所增多。
刘林仙说过正、续两部《薛刚反唐》,根据这部评书的正篇,出过连环画,如今已成收藏珍品。
北方评书名家石连君是评书老艺人石长岭的传人,家学渊源,擅长六部春秋,也播讲过《薛刚反唐》,气势雄阔,故事曲折,也是一时之选。
石长岭和石连君,熟悉评书传承的人都知道,但是知名度不是很高,他们家传的《六部春秋》,绝对是传统评书的绝品。科普一下所谓的六部春秋:
辽阳市评书老艺人石长岭有家传六部《春秋》,此书又名《列国演义》。
第五种情形,播讲《大西唐演义》、《少西唐演义》和《续少西唐演义》。
陈清远老先生的两个女儿陈丽君、陈丽洁,得自家传,擅长《大西唐演义》,其中留有神话色彩。
黄佩珠播讲过《少西唐演义》,也播讲过《续少西唐演义》,并且出版过评书文本。
第六种情形,播讲薛雷扫北。
《薛雷扫北》是《薛刚反唐》的续篇,与刘林仙的《薛刚反唐续》应该是传承中的异本,在这部评书中薛刚的孙子是薛雷,而在刘林仙的本子中是薛赞。
播讲过这部书的有黄佩艳和白佩玉,都是北方评书演员。
上个世纪,著名鼓书艺人郝艳霞和作家王润生整理出版过《三请薛仁贵》《薛丁山征西》《秦英征西》等评书文本,发行量很大,影响也不小。
总而言之,薛家将绝对是评书艺术的一个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煌煌赫赫薛家将,隐隐金戈遇夕阳,自古英雄爱美人,评书一卷听沧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