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这本《小城三月》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萧红全集系列中的一部,收录了萧红至今发现的所有中短篇小说,以其中知名度很高的中篇小说《小城三月》命名了该书。
如果对萧红的生平有所了解的话,未必会喜欢上她,因为她人生充满了冲突和讽刺。
生于动荡的时代,观念被不同文化的浸入扯成了两段,骨子里有为了反抗而反抗的叛逆,同时却又总是向现实屈从。
萧红的生平简介50字(女作家萧红的生平简介)
一个女子,在乱世中漂泊,没有独立的勇气,便抓住身边的稻草不放,对她再坏的男人也忍气吞声的受了。
但你无法否认她的才华,至死不到31岁的她,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出大量的无法指摘的优秀作品。鲁迅曾给出,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高度评价。
人类无法想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每个人自身的经历和见识都有限,所以我们喜欢看书,看电影,看电视,看看别人为我们展现的从来没有出现在我们认知里的更广阔的世界。
再有灵气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难以完全脱离自身。真正通过自己感受到的,才更加鲜活,更加深刻,更能打动人。
萧红和张爱玲是截然两样风格的女作家。
张爱玲的文字透着没落世家的无奈和讥讽,萧红的文字满是朴实的带着血泪的疾苦。
比如说悲伤,张爱玲的悲伤是,“立刻像是有条河隔在他们中间汤汤留着。他脸色也有点变了。他也听见了那河水声”。写人物,“茹璧头发剪得很短,面如满月,白里透红,戴着金丝眼镜,胖大身材”。
而萧红笔下的悲伤是,“她的悲哀像沉淀了的淀粉似的,浓重并且不可分解”,写人物,“脸色真像一张秋天晒成的干菜,纠皱,面带绿色”。
用最日常廉价的物品去做比喻,感受着最底层的人能措出的词句。
其实萧红的家境不能算差,至少家里都是读书人,父亲还一度做了局长校长。只是她和张爱玲一样,童年缺爱,敏感而固执,在流离失所的短暂人生中,不停的观察和感受。
这本书可以说是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合集,全书透着无止境的悲凉,像是被风沙不停拍打着面庞,让人睁不开眼。
萧红20岁离开家乡后,再没有回去过。从哈尔滨一路从北向南漂泊,最后病逝于香港的医院中。
她在战火中辗转,在人生经历逐渐丰富中创作,下笔越来越成熟。
《小城三月》是按照其创作的时间顺序将小说进行的排列,渐入佳境之感非常的强烈。比如起初的时候,她写悲伤,多是声嘶力竭的控诉。到了后面,她的悲伤,多是苍凉无奈的枯朽。
萧红笔下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人物,失去父亲的孩子,失去丈夫的女人,失去儿子的老人,青壮年男性经常是小说中缺失的部分,他们或是去参了军搞了革命,或是去外地淘金子做苦力,常常是跑了/死在了外面,留下家里无依无靠的亲眷。
看萧红的文字,让人不觉得这是艺术创作,而像是记录一种令人叹息的事实。
从1932年到1943年,随着战争的越演越烈,书中人物之间的矛盾也逐渐从阶级带来的矛盾转为了中日战争带来的矛盾。
她不写战争,只写战争背后那些彻骨的疼与痛。
萧红永远年轻,和鲁迅一样,有生之年没能有幸得见战争的胜利。
萧红离世前在最后一篇口述的短片小说《红玻璃的故事》里,写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王大妈的故事。丈夫和女婿都去黑河挖金子了,许多年也没回家,不知是死是活。她带着儿子过日子,每日细碎家长里短,也很有日常的滋味。
直到有一天,她去另外的村子看望女儿,拿起了外孙女的万花筒看进去,突然失了神,想起自己和女儿的小时,也是一样拿过这红色玻璃万花筒,也是一样的这般看。
她不禁问自己,外孙女“她还是逃不出这条可怕的命运道路吗?——出嫁,丈夫到黑河去挖金子,留下她来过这孤独的一生?”
书里的王大妈“窥破了命运的奥秘,感觉到穷苦、孤独,而且生活可怕”,从此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一蹶不振。死了。
而此时的萧红,也仿佛遭遇了命运的安排,因为误诊和手术失败,英年早逝。
临死前,萧红写下:“我将于蓝天碧水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可怜,人间无情。
字数:21万
标签:现代文学/中短篇小说
个人评分:8.4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