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2日下午1点20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从飞机上走下的正是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
当时的撒切尔夫人意气风发,仪态万方地走下了飞机舷梯,充满了自信,被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如此自信是有原因的。
铁娘子撒切尔中英百度云(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书)
我们经常听说英国有女王,从撒切尔夫人开始,英国又有了女首相,撒切尔夫人自从上台后就以铁腕的手段对英国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的政策主张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因为其做事果断,作风刚强,一直被称为政坛的“铁娘子”。
此次,作为英国首相访华,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自然意义深远,标志着中英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
其实,撒切尔夫人访华是带着重要使命的,那就是解决香港问题,中英两国领导人都明白,香港问题是中英关系发展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因此,围绕香港问题的谈判成为此次撒切尔夫人访华的焦点。
在此之前,英国政府不断派代表试探中国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1979年,香港总督麦理浩访华的时候,曾询问过香港问题将如何解决。
邓小平在会见麦理浩的时候,就谈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那就是“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
1981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访华,邓小平又公开表示了中国的立场。
正因为讨论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撒切尔夫人才顶着压力访华。
9月24日,是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的日子,在会谈之前,撒切尔按照安排,事先来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会晤了邓颖超。
早在1977年撒切尔夫人就曾作为反对党领袖访问了中国,当时就曾得到邓颖超的热情款待,这次相见,双方亲切问候,邓颖超还热情地给她送上了鲜花。
有了一个愉快的交谈后,撒切尔再转往福建厅,走到门口,邓小平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与她亲切握手问好。
撒切尔夫人一见到邓小平很高兴地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面对撒切尔夫人一语双关地问好,邓小平也幽默地回复道:“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宾主双方很快进入福建厅就坐,尽管当时双方都知道要谈关于香港的话题,但是谁也没有主动提及。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从中英两国的历史开始聊,还聊到了马克思在英国写出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作品。
这时撒切尔夫人开始首先发难:“是啊,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但他本人恰恰最缺资本。”
其实,明眼人都能听出来,撒切尔夫人的这句话又是双关,暗示中国政府没有资本去收复香港或者经营香港。
不一会儿,在场的记者被请离场,一场唇枪舌战的会议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撒切尔夫人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底气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斯群岛的主权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英国取得了的胜利,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
打败阿根廷,夺回马岛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呢?主要原因,还是英国可以骄傲的资本并不多了。
二战以来,面对美苏迅速崛起的局面,曾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正在走向衰落,甚至不得不看人眼色行事。
马岛战争被视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英国取得马岛战争的胜利,似乎又找到那种往昔的荣耀,似乎在告诉全世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在马岛战争结束后,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横扫整个英国,这无疑加强了撒切尔夫人的政府权威,让世界都对英国刮目相看。
马岛战争胜利刚刚结束三个月,她选择这个时机访华,意图是相当明显的,此时撒切尔夫人自然显得锋芒毕露,因此很快切入主题,主动谈起香港问题。
撒切尔夫人谈到:“英国是根据历史上的3个条约管治香港的,这3个条约至今仍然有效,不能单方面废除。虽然条约是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并表示前两个不用谈,只谈第三个就好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来华之前,是做了很多的功课的,关于历史上香港的3个条约,主要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以及1898年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在《南京条约》中割让的是香港岛,《北京条约》中割让的是九龙半岛,而在1898年是“租借”九龙半岛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两百多个岛屿。
按照条约的字面意思,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是永久割让的,只有最后“租借”的地方期限是到1997年6月30日。
撒切尔试图按照这种西方强权式的国际法来解决问题,在承认条约有效的前提下,坚持谈1898年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撒切尔夫人的算盘是,只要中英双方按照3个条约来谈,那么英国就将取得主动权。
香港问题由来已久,本身就很复杂,撒切尔拿清朝签订的卖国条约来约束100年后的新中国,实则是不讲理。
她口中所谓的“国际惯例”全是他们这些殖民者制定的强盗逻辑,抢来的东西,就是说出花样来,它也不具备正当性。
事实上,英国对香港也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曾在1941年进犯香港,然而此时的英军却坐视香港沦陷。
使得中国在香港的百姓深受日本人的压迫,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于1942年1月在香港地区成立了港九独立大队,这是香港地区唯一的抗日武装。
港九大队成立后,积极打击日本侵略者,破坏他们在香港的军事据点,曾经有20名英国人滞留在香港岛,迫切想要离开,是港九大队冒着危险将这些外籍人士带离香港,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工作。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法西斯被打败,在抗日战场上付出了重大贡献的中国其实是可以收回香港的,但是终因蒋介石政府的软弱错失了良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军在节节败退时,不得不请求中国派兵支援英军,蒋介石于1942年向英国提出了收回香港的要求。
当时英国已经无力在亚洲与日本较量,出于需要中国出兵保卫其殖民地缅甸和印度的目的,主动提出与中国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及签订新约的谈判。
在谈判之前,蒋介石要求收回香港,英国为了让蒋介石继续与日本作战,于是同意进行谈判。
然而由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英国立即在香港问题上开始反悔,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丘吉尔直接回绝了蒋介石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并且蛮横地表示:“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
蒋介石被迫妥协,放弃了将收复香港这一内容写入新条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此时对于中国收回香港的形势十分有利,许多人都建议蒋介石直接派兵进驻香港,然后再与英国交涉。
蒋介石为此让张发奎集结两个军的兵力于香港外围,只待一声令下就进驻香港。
然而当时蒋介石一意孤行想要发动内战,害怕贸然出兵收复香港会失去英国的支持,因此连续两次声明中国无意以武力收复香港。
1945年8月20日,香港同胞眼睁睁地看着英国海军大摇大摆地接过香港的管辖权。
9月1日,驻港英军成立了军政府,蒋介石还派遣军事代表团到香港宣布:国民政府同意英军占领香港。
从沈阳战俘营被营救出来的港督杨慕琦于1946年4月30日重返香港,正式成立香港政府。
撒切尔此次访华,其实是想重演1945年丘吉尔对付蒋介石的那一套,然而邓小平不是蒋介石,新中国更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儿维纳斯群岛。
对于撒切尔夫人提出的3个条约的问题,邓小平表示没有任何意义,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定下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新中国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外交。
根据这个原则,新中国根本就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实际上,在1949年的时候,解放军就有机会收复香港。
有人曾说解放军没有收复香港是怕了英国,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来就没有惧怕过任何西方国家,当时经过多年战火铸造出的钢铁解放军拥有超一流的作战水准。
在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以英美为首的16个国家的部队,所谓“联合国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完全印证了新中国根本没把英国放在眼里。
之所以没有着急收复香港,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必然将会遭遇整个西方国家的再次围堵,而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香港因此作为新中国联系世界的一个窗口。
可以说,香港能够在1949年到回归之前有如此快速的发展,都是以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支撑的。
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积极融入世界,香港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更深入地与大陆合作,此时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则是一个束缚。
为此,面对撒切尔夫人咄咄逼人的态势,邓小平毫不含糊,霸气地回复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3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针对撒切尔夫人想谈的香港归属问题,在邓小平看来根本不用谈,而是直接要谈香港回归后的一些问题。
撒切尔夫人完全没有想到邓小平在谈判问题上如此强硬,实现准备了一堆的谈判材料一下子都用不上了。
撒切尔夫人还没有来得及说话,邓小平又加重语气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也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就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两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时间了。”
撒切尔夫人当时来谈判是最低的底限是使得中国以主权换治权,承认主权归中国,而英国享有管辖权,然而邓小平的一句“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直接让这位“铁娘子”的谈判直接落入下风。
这种情况虽然是撒切尔夫人不曾想到的,但是她很快转变谈判态度,开始逐渐变得强硬起来,为此她说道“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革,对香港的信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将导致大批资金外流,金融中心崩溃,多年来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将毁于一旦。”
很明显,撒切尔夫人是在威胁中国,对于他们得不到的东西,很有可能亲手毁掉。
对此,邓小平十分坦率地告诉撒切尔夫人:“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考虑的问题……那时,中国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谈到这里,撒切尔夫人也感觉到为难,毕竟有些主意是她也决定不了的,为此,她恳请邓小平不要把今天想的和打算说出去,以免引起巨大的反应和波动。
在谈判桌上,邓小平霸气侧漏的谈判方式,彻底让撒切尔夫人败下阵来,因为毛主席曾称呼邓小平为“钢铁公司”,因此有人称呼这次会谈是“铁娘子”遇到了“钢铁公司”。
在这次会谈中,由于激烈的交锋,比预定的1个半小时多出了50分钟,完全超乎各界的意料,而在人民大会堂外的各界记者早已等不及了。
等到撒切尔夫人出来后,记者蜂拥而至,而撒切尔夫人却并没有接受采访的意思,转身想走,这时一位荷兰记者进行追问,心慌意乱的撒切尔夫人一脚踩空,手袋跌落,整个人突然跪倒在地。
下午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在向读者宣读声明时,她的声音一度变得嘶哑,很艰难地将一份简短的声明读完。
在回去之后,撒切尔夫人私下对驻华大使柯利达说:“哎呦,邓小平真残酷啊!”
在初次谈判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不敢贸然向英国议会提出邓小平的要求,中英谈判陷入僵局。
3月7日,撒切尔夫人写了一封信给中国总理,表示只要在香港管理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她就愿意就主权问题“考虑”向英国议会“提出建议”。
邓小平很清楚地读出了对方的焦急,因此也选择给英方一个台阶,以便迅速能够打破谈判的僵局,但是关于主权问题寸步不让却是原则性问题,中国始终强调: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是前提,且主权与治权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英国只好耍起了“拖”字诀,一再拖延谈判进程。
为此,邓小平在1983年6月会见赴京参加会议的港澳政协委员时表示,中英谈判若于1984年9月尚无协议,中国届时将公布自己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这就好比给英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英国还这样消极谈判,那么中国将单方面解决香港问题,自然也不包括使用武力方式。
这个通牒,直接引起英国政府的恐慌,很快开启了中英第二阶段会谈,又经过多轮谈判,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10月表示原则上同意中方提出的方针。
1984年9月26日,中英在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时间点正好在邓小平的最后通牒时间之前。
在声明草签几天后,北京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在庆典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出的实力,也让各方忌惮。
12月18日晚8时20分,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呼啸着降落在北京机场,撒切尔夫人再次飞抵北京,这一次的北京因为冬天来临有点寒冷,撒切尔夫人也没有了两年前来北京时的意气风发了。
在1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内,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等中英双方有关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在签字时,大厅里爆发了潮水般的掌声。
10亿中国人和550万香港市民,以及全世界的人民通过卫星转播,观看了这中英关系发展史上的闪光一刻。
至此,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得到圆满地解决。
当时有一位叫雷慧燕的香港女记者激动地说:“就在此刻,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的确站起来了。”
20日下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表示,香港问题不解决,中英两国的交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现在这个阴影消失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友好一片光明。
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高悬在中国香港土地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颓然降下,随时冉冉升起的是中国五星红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