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轸(947年—995年),字汝谦,讳翼,号静庵,乳名鳌添,宁德寿宁人,北宋官员。
姓宋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姓宋的历史名人简介)
陈洪轸少悬梁刺股,勤奋攻读,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中进士,是寿宁境内第一位进士。初授洪州知州,累升至兵部侍郎,率师平复鄱阳熊万叛乱,以除寇有功,授通议大夫,旋升为宗伯礼部尚书。陈洪轸为官期间每以朝政、江山、百姓为重,尽忠职守,忠烈于国政,广惠于庶民,被倚为栋梁,民间尚有“陈洪轸做官为全福建人”的传说。
宋淳化元年(990年)辞官归梓,舍宅扩建三峰寺,并于寺后建一“宗伯家庙”,留作子孙纪念。在其父陈汉唐于960年初建雏形的基础上,扩建了三峰寺,使三峰寺具有了占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13座建筑的宏大规模。
陈普(1244年—1315年),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人,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
陈普幼年励志发奋苦读,览四书五经,长大后的陈普潜心探研朱熹理学。咸淳年间,会稽韩冀甫倡道浙东,其学以朱熹理学为宗,陈普遂往投奔苏州大儒韩翼甫在浙东崇德书院就学,经数年刻苦磨砺,终精通经史,学识超群,名闻闽浙,韩翼甫也将爱女玉蝉许配他。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军南下,陈普遂隐居于石堂山,终日以穷经著述自娱。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朝亡,陈普以宋遗民自居,誓不仕元。元廷曾三次诏聘他为福建教授,均坚辞不就。
陈普在石堂山仁丰寺里设馆倡学,招徒课艺。在教学上,陈普力倡理论联系实际,治经“不贵文词,崇雅黜浮”,而“必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在其教导影响下韩信同、黄裳、杨碗、余载等人,皆为当时学以致用的理学名士,在精心教学,辅导学生成才的同时,陈普还精研数理,其间他反复钻研聚铜铸刻漏壶,经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第三年制成,此壶“应时升降,纤毫无爽”,当时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铸造,放在福建谯楼(即鼓楼)报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陈普应刘烁之请,为重修建阳考亭撰写《修考亭记》,并编修黄榦、杨复二家《丧礼》及朱熹有关撰著,分十卷刊行于世,陈普博览群书,精研诸子百家,博闻广见,多才多艺,自六经外,他还熟谙律吕、天文、地理、历数之学,精于阴阳玑衡之说。
延佑二年(1315年),陈普病逝于莆中,由其亲属扶枢归里,葬于石堂山。邑人缅怀其兴学育才之功绩,祀之乡贤祠。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宁德市)人,明朝官员。
林聪于正统四年(1439年)登进士,初授吏科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林聪为官始终坚守初心,不畏权势、敢于谏言,秉公执法、清白为官。于成化十八年(1482)卒于任上,年六十八岁。明宪宗遣中官视丧事,赐钞万缗,赠荣禄大夫、少保,谥庄敏,又命礼部尚书周洪谟赐祭。
甘国宝(1709年-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福州府古田县二十六都(今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小梨洋村)人,清朝武将。
甘国宝自幼习武,精于骑射,长大后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是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武进士,初任右翼镇标中营游击,官至福建陆路提督。任内所到之处,皆尽心尽力、为国为民;缉捕盗首,绳之以法,沿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严守海疆,加强巡逻,巩固海防;深入民间,熟悉风土民情,倡导礼义,鼓励耕种,促进迁台居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的团结和睦;劝导富户开仓赈济饥民,参与公益事业,先后倡修古田汤寿桥、朝天桥、厦门天后宫、泉州元妙观等。百姓念其政绩,都建祠设祀。
甘国宝虽为军人,但亦雅好文墨,擅山水画,尤工于画虎,其所画"指虎"形态万千,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栩栩如生,其画幅常署"指头生活",有儒将之风。今屏南棠口、漈下村各珍藏其指虎画一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甘国宝出巡八府,途经泉州时染病逝世,福州府一带将其事迹编成戏剧、小说,因此家喻户晓。
范式人(1909年-1986年),又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曾名范拯民,化名洪泽,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南门兜虎山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范式人于1930年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武装组织红带会,是创建寿宁县党组织、闽东工农红军、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杰出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副部长、邮电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等职。1986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
蔡威(1907年—1936年),福建宁德人,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讯与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
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读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后被调入党中央无线电训练班学习通讯技术。1931年10月被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与宋侃夫一起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第一部无线电台,先后与湘鄂西红三军、江西的中革军委与红一方面军、湘鄂赣军区、上海党中央沟通联络。1933年初开始对敌人电台进行技术侦察工作。1935年初,他率电台跟踪在黔北堵截追击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破释其密码,将获得的机密情报及时转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有效地帮助中央红军取得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得到毛主席的表彰。1936年9月22日因病逝世。
他是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讯与技术侦察工作创始人之一,为加强红军通讯和情报工作建设,为培养情报技术人才做出了贡献。
曾阿缪(1914年-1999年),福建省福鼎县店下乡人。
曾阿缪于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开辟闽东苏区的斗争和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参加了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苏中战役、进军福建等战役战斗。新中国建立后,任福建军区福安军分区独立团团长,组织和领导闽东地区的剿匪斗争。此后,任福建省军区南平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10月22日因病在福建省南平市逝世,享年85岁。
丨以上内容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