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还有一个名场面,那就是李卫和李绂有过的一次会面。
张廷璐泄露考题的是谁(张廷璐被雍正杀了吗)
那是李绂为了调查科场舞弊的内幕,多方求助无果后,便主动登李卫的门,请求李卫帮忙带兵包围考场。
按理说李绂只是个内阁侍读大学士,相当于四品、五品的官职,负责校阅日常的奏章,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办公室秘书、助理之类的工作职位,随后临时被雍正安排担任本次恩科的副主考。而李卫则不同,此时已经出任清朝赋税重地江苏的巡抚,妥妥的封疆大吏、一品大员。
在官阶上来看,俩人压根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
那么李绂到了李卫府上是如何表现呢?
只见李绂先是在门口,把负责开门的保安给训了一通。
且不说李绂比李卫的官阶低了很多,就算是平级同僚,也不至于上前就责骂对方的下人。就算当时李绂是慌着处理科场舞弊案,内心焦虑。但是这种举动和行为,的确是和他的身份、涵养不相符。
在进到院里后,李绂被李卫的亲兵继续拦了下来。被告知李卫即将要去面见皇帝,正在写述职报告。李卫身为封疆大吏,即将被皇帝召见,准备自己的工作汇报,自然是头等大事,安排人替自己把门,也没什么不妥。
但是,李绂又说了些什么话呢?
“不识字,写什么折子?”
这是李绂同着李卫的亲兵直接飙出来的第一句话。
身为一个官阶较低的人员,就算你再看不起官阶比你高的人员的文凭,你也不能在人家的地盘、同着人家下属的面,这样去直眉瞪眼地揭对方的短。
你在人家地盘公然揭人家老大的短,任何下属也不答应啊。
看眼前这个亲兵对自己不理会,李绂更是咆哮了起来,先是直呼李卫的名字。
在古代,官员之间的称呼是非常讲究的。
在没有非常亲密交情的情况下,下级只能喊上级的官称,平级之间,至少也应该称其字号或者官称,只有上级喊下级,可以直呼其名。
李绂此举,只能说他根本没把李卫放在眼里。
随后,李绂更是大气地亮明自己的身份:
“赐进士出身、内阁侍读大学士、现任副主考李绂来了!”
这一通话,显然是冲着李卫的“不识字”的短处来的。
李绂的这一系列骚操作,可以说把为官、为人、混职场所有忌讳的雷区全部踩了一遍。
那么,李卫又是如何处理呢?
李绂的那一通咆哮,李卫在房间里必然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开门出来后,李卫却是这样表现的:
只见李卫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来,并且上来就是对李绂一通猛夸。
“这是大清官哪!”
“这是读书人的领袖啊!”
“这是给我李卫面子!”
李卫的这一通三连发的话语,可以说让李绂听了心里舒舒服服的。
因为这三句话,全部是李绂最爱听的话。
李绂作为一个自命清高的官员,自然是以清官自居,李卫的第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随后,李卫更是给出了李绂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读书人的领袖。
不要小看这句话的分量。
如果李卫是一个读书人的话,这样夸李绂反而有文人相轻、暗中讥讽的味道,但是众所周知李卫是一个不通文墨的人,连他这样“不识字”的人都这样评价李绂,那李绂自己也会感觉自己这个“读书人领袖”的身份含金量十足,五个9都打不住。
就好像《三国演义》里面的张辽威震东吴的逍遥津,如果是东吴的大人听说了张辽之名吓得浑身哆嗦,似乎显示不出来张辽的威猛。但是如果说是连小孩听闻张辽之名,都吓得夜里都不敢哭闹了,反而更能显现出张辽带给东吴人内心中的阴影。
最后,李卫用一句话,直接对李绂进行了“高度总结”:这是给我李卫面子。
试想,李卫的官阶比李绂高了那么多,依旧这样“恭维”李绂,这会让李绂心里多么得意啊。
随后,李卫把李绂让进自己府上,开始商讨对付科场舞弊案的方法。
那么,从李卫和李绂的这次简单的会面,我们看到了两人完全截然相反的处世之道,无论是在言行、举止,还是态度方面。
李绂是颐指气使、自命清高、趾高气扬,而李卫表现出的却是朴实、真诚、没有一点架子。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局势,首先有客观原因的——李绂是三阿哥胤祉最为看重的文人门客,这恐怕是官场皆知的信息。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由,李绂就公然敢踹开李卫府衙的大门,直接数落李卫不识字,直接亮明自己金光闪闪的“赐进士出身、内阁侍读大学士、现任副主考”的标签。
那么李卫真的怕李绂的这个标签吗?
当然不怕啊。
在接下来李卫和李绂到考场搜寻舞弊证据的时候,面对身份地位比李绂更高一筹的张廷璐,李卫压根就不把他当回事。
那么李卫之所以对李绂表现出恭敬的态度,无外乎几个原因:
1、李绂的背后是三阿哥胤祉,而雍正初登大位,三阿哥有拥立之功,和皇帝的关系正是蜜月期。李卫作为多年追随雍正的“精细鬼”、“伶俐虫”,对这层关系自然是深刻了然于胸。三阿哥门下的红人李绂来访,自然是要优待之。
2、李绂自身确有一定的才气、知名度,再加上清正廉洁,已经声名在外,值得令人尊重。
3、李卫原本就是从雍正潜邸基层做起,各种察言观色、各种小心谨慎,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李卫在官场、职场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自然明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低姿态做人才能走得更远的道理。眼下雍正刚刚提拔他担任江苏巡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李卫虽然有雍正作为自己的靠山,但是他更明白,对于李绂这样的人,能结最好,千万不能得罪。
不过,当面对公然敢掩盖科场舞弊、试图蒙混过关的张廷璐,李卫则是不留任何情面,直接呈报雍正,哪怕对方是上书房大佬张廷玉的弟弟。因为李卫内心深处永远记着一个最高准则:那就是对雍正要做到绝对忠诚。
既能够精准把握朝中局势、又能够低姿态待人接物,还时刻让大佬看到自己的忠心、责任心,李卫把这些处理得非常到位,雍正肯定会重用他、提拔他。
反观李绂,不管是仗着自己有三阿哥的背景也好,还是仗着自己一身才气、自命不凡也好,无论是说话、办事,处处给自己挖坑,不给自己留后路。
最后险些被雍正问斩。
两人最后的下场可谓是天壤之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