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土作为一种宗教角色,是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道教,便没有道士的存在;离开道教发展的历史景观,便不会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道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概况,以及道土是如何随着这一过程而诞生和他们的宗教信仰的特点。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道家学说的核心)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大约出现于公元纪前后的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
“道教”这个词在中国古箱中出现得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们都将自己所讲的思想学说称之为“道”,如关于治理天下的叫“治国之道”,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叫“修身之道”。如果用这些学说主张去教育别人,便叫做“道教”,如《墨子》一书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为道教”的说法。但是,这里的“道教”与后来的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完全是两码事。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首见于《老子想尔注》,而这已经是东汉年的事情了。
许地山在考察道教产生过程后指出:“巫觋(xi席)道与方术预备了道教底实行方面,老庄哲学预备了道教底思想根鹏。到三张三葛出世,.道教便建立成为具体的宗教。”明确地指出了道教产生与原始巫之风、神仙方术、道家哲学的密切关系。事实上,道教的创立与谶(ch6n衬)纬神学、黄老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总之,道教和道士的诞生是多种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及相应的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上古时期,人们对曰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为神灵,对它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形成了原始宗教和巫术。巫就是在这种鬼神崇拜的氛围中产生的专门从事交通鬼神、传达神意而为民祈福禳灾的宗教职业者,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巫在政治生活、民众生活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原始宗教和巫术中的鬼神崇拜思想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巫术仪式,比如上古祭祀中的“斋”、“醮”(ji&o叫)仪式,以及天神、地祗、人鬼崇拜观念等,后来基本上都为道教、道土所吸收、继承。道教神灵系统的建构和道教法事活动中对斋醮、符篆和”其它祈禳术的重视,以及道士的修炼方术等,都从原始宗教和巫术中接受了许多现成的东西,以致人们可以从道土身上看到一些古代巫觋的遗风流韵。因此,道教的创立丰口道士的产生与古代巫术有着十分密切的文化亲缘关系。
神仙观念的起源亦甚为久远;到战国时期,已广为、流布,深入人心,‘不死”、“升天”成为人们仰慕和追求的目标。所谓神仙方土,就是在这种风气下出现的鼓吹和传授长生成仙之术的术士。这些方土千万百计地搜求和行使奇方异术,以满足一些人长生不死的愿望,以致得宠于”诸侯;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就十分宠信神仙方术,网罗了不少方士在身边;来帮助他们实现长生成仙的梦想;方士们所行使的方术很多,诸如炼丹采药、服食养生、祭祀鬼神、祈禳禁咒以及祠灶、谷道、侯神、望气、导引、烧炼、却老方、按摩方等,无不在其使用之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炼丹采药。
由于这些神仙方术还非常零散,不成系统,为了更加扩大其影响,一些·方士便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他们-的方术,形成了所谓方仙道,而这些方土便被称为神仙家。方仙道对道教的创立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方士们的神仙信仰和求仙之术全部被道士们所承袭。所以,道土们所奉行的修炼方术实际上就是由神仙方术衍化而来,而道士则是方土的演变。在汉代,方士之称与道士之称通用,这固然表明一种混淆,但也更表明道教、道土与神仙方术、神仙家之间的非常密切的承袭关系。
原始宗教和巫术;神仙方术到道教,从巫术、方士到道土,还必须经过一座重要的思想之桥,这就是先秦道家学说。在道教的创立过程中,道士们从老子、庄子的思想学说中,尤其是从他们的宇宙本体思想和人生哲学中吸收了许多东西,宋建构或充实道教的教义教理。同时,道士们还将道家的著作奉为教内经典;给道家人物披上道袍,或奉为教主或许为真人。所谓“道教”,正是由于对“道”的宗‘软化而得名。老子学说中的“道”,具有极难把握的神秘性质,其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是开天辟地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最高法则。
在道教创立不口发展过程中,道’土们以“道”为基本信仰不口教义,他们视“道”为具有神格的圣灵,认为其不仅是万物之源泉,而且还是人世的救主;其无处不在,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身形名号,降临人世,辅助明君,救危扶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在神化“道”、神化“老子”的同时,道士们还把道家的清静无为、重视养生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意念和方法与神仙方术糅合在一起,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修炼方术。正因为这样,那位据说耳长七寸名叫李耳又叫老聃(dan单)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便成了道士心目中的倍受尊崇的偶嵌被奉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公认的教主。
在道教的形成过程中,汉代的黄老道也起了极大的作用。黄老学说本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稷下道家学者的一种思想学说,其特点是主张清静无为,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汉初文、景时期以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天下;一时黄老思想盛行,学者蜂起,其中亦包括许多神仙方土。由于黄老思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的色彩,而这些治黄老之学的神仙方士们又以神仙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黄老学说,便使得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方仙道合流,逐渐形成了以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并成为早期道教的前身。
除此而外,儒家、墨家以及佛家的思想对道教、道土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道教在创始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亦作了一些吸收,尤其是吸收了经汉代新儒家以图谶观点和阴阳五行学说改造过了的儒家经学思想,如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中便有强调忠孝仁义、讲求阴阳灾异的内容。在早期道教及经典中,也留下了墨家影口向的痕迹,如讲求五行变化,役使鬼神F口修炼丹道等。另外,墨家天志明鬼和民众之道的主张也为道教的创立开辟了以神道设教的蹊径,而墨家的尚侠精神也融入了那些创设道教的先驱及一些高道的心理结构之中。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现成的宗教参照,道教在教理教义、戒律礼仪及教团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曾对佛教有所借鉴。
道土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因信仰道教而皈依之,履行入教的礼仪,自觉自愿地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过那种被俗世视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视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同时,道土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
皇冠专指男道士时,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女冠。道士之间互称道长、道友、道兄等,对女道士也可同样称呼,教外人士(包括居士、信士及一般世俗之人)亦可以如此称呼他们。在道门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称,譬如张道陵、寇谦之以及后世龙虎山天师派的历代掌门人,都享有“天师”之称。道士中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者,又常常被教内教外尊称为真人、先生、高道、高土等等。这些尊称,有时又是由朝廷封赠的,在古代这也算是难得的殊荣。
在道门中,有时又按道土实际的修行水准而给予相应的尊号,如(唐六典·祠部)所记:“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日法师,其二日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三洞修道仪)中将道士分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土等9种,将女道土分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8种,也是对道土的等级划分。在道教宫观中,道土又因其所担任的职务而有相应的称谓,如方丈、住持、高功、监院、执事以及所谓“三都五主十八头”等。
又全真道兴起之后,规定道士不蓄妻,出家住宫观,所以那些有妻室而不出家的道土便被称为火居道士,或径曰火居。而为了寻真问道而云游在外的道土,则被称为游方道土。《太霄琅书经)云:“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土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曰道士。”这就是说,道土之所以被称名为“道土”,是因为他们的行住坐卧,举念运心,即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惟行道业,亦即将信“道”、修“道”、行“道”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这一点至为重要,道土们的生活内容及其特点即是由此而决定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