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五台山##忻州头条##正觉寺#山西繁峙正觉寺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正觉寺亦名正觉禅院,属五台山北台外九寺之一,是明清两朝和民国年间全县十二大寺之首。原在山西繁峙的旧县城(今杏园村北),滹沱河南岸。明万历十四年(1586)知县涂云路因滹沱河水患不断,上奏朝廷,通过恩师于慎行(乃明神宗的老师、七大阁老之首)这层关系,申请下来8000余两白银的财政拨款。军民齐

#五台山##忻州头条##正觉寺#

山西繁峙正觉寺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书法)

正觉寺亦名正觉禅院,属五台山北台外九寺之一,是明清两朝和民国年间全县十二大寺之首。原在山西繁峙的旧县城(今杏园村北),滹沱河南岸。明万历十四年(1586)知县涂云路因滹沱河水患不断,上奏朝廷,通过恩师于慎行(乃明神宗的老师、七大阁老之首)这层关系,申请下来8000余两白银的财政拨款。军民齐心协力,将旧县城迁于今址,两年乃成。于阁老听闻十分欣慰,作了《迁城记》,大大称赞涂知县这位得意门生的爱民之心、不世之功。

人是环境之人。繁峙的发展离不开滹沱河的水环境与滹沱景观带的支持。清代道光年间(1833)繁峙知县周人甲游历杏园旧城遗存,作《望滹沱南岸旧址,怀迁城诸君》:“滹沱南绕古城隈,樵牧冲寒去复回。霜冷颓垣余瓦砾,沙埋断碣长莓苔。荒唐故老谈前事,区划何人识异才。雉堞无存乔木在,甘棠应是旧时栽”。描绘了当时的滹沱景观和繁峙旧城的荒芜景象。表达了对前辈涂知县等前辈的敬仰怀念之情。宋人张孝祥《青玉案》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后人多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繁峙正觉寺正殿

正觉寺迁建

一、宋徽宗赐额

据明《清凉山志》记载:“正觉禅院(亦称正觉寺),台北,临滹沱,宋称天王院。宣和初(1119),黄冠(指道士)所侵,改神霄宫。三年(1121)复佛寺,时有真容院僧慧识主之。邑人仰重,相与踊跃葺之,复请额于朝,赐名正觉禅院”。可见,彼时正觉禅院的主持是五台山菩萨顶的僧慧禅师。可能当时正觉禅院是菩萨顶真容院的下院。

宣和(1119年~1125年)是北宋时期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既是皇帝,又是书画家,他撰写的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为历代茶人所引用。他不仅为繁峙正觉禅院赐写了匾额,繁峙旧县城(今杏园村)还保存有珍贵的《大观圣作之碑》,刻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为宋徽宗赵佶所撰,由宋代名书法家李时雍奉敕摹写瘦金体。这一圣旨碑是研究北宋学校、科举取士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碑文书丹虽非御笔,但铁画银钩,瘦劲挺拔,刚健俊逸,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

宋徽宗听琴图

二、王元帅重建

元初,正觉禅院由坚州(即今繁峙)副元帅王兆督工重建。繁峙县于金朝兴定元年(1217年)已属蒙古军管辖,王兆就是这一年被授予左监军,不久升为昭武将军坚州左副元帅,在位二纪(二十四年)。由此可证,王兆重建正觉寺应在金朝兴定元年(1217年)至南宋嘉熙四年(1240)之间。

大元至元十四年(1277),正觉禅院主持惠智禅师铸钟重九千余斤一颗。铁钟铭文“宣授讲经律论传大乘戒沙门洪福大师惠湛”。“大清凉寺坚州西关正觉禅院铸钟沙门授驸马钧旨前山门十寺都提点坚州祝延”。元代山门十寺无考,都提点为提举、检点之意。时任坚州僧正官为惠演,办公地点就在正觉禅院,是五台山大清凉寺的下院。

另据铸于金代大定十年(1170)的繁峙古楼铁钟铸文,“正觉院主惠识、惠太、惠全、惠照、惠果、普历”。

繁峙国宝

三、元代地宫

正觉禅院,原在繁峙旧城西关,即今杏园村东北角的新建正觉禅院。据《漫话正觉寺》记载:原址留下2座僧人墓塔,塔高8米左右。其中一座应为祖师塔。“文革”时将两塔拆毁。

2008年,繁峙弘瑞法师想在此建塔,挖地基时挖出一个地宫,始知此处原来是普通塔的遗址。

正觉寺地宫口小腹大,为砖砌穹庐形,高2.7米,底部直径2米,内壁周砌放置僧人骨灰陶罐的龛,龛高、宽、深各约50厘米。这些龛以北作主。地宫出土时寺内僧人根据地宫灵龛和骨灰陶罐绘制了《正觉寺地宫僧人灰图》。

这个地宫的出现,使我们知道了正觉寺从北宋宣和年间至元末二百多年中,有信、惠、普、文、从、定六代僧人,共70个名字。信明、信福应是正觉禅院的两位祖师大德。

地宫除出土了大量经文外,还有一个瓦片上书写:“坚州故都元帅曾孙男刘奴李,五台山大清凉寺下正觉院。显戒师弟子文宣年二十有五至元廿五年(1288)三月十五日未时化”。由此可知:一,当时正觉禅院仍是五台山大清凉寺下院。二,已故坚州都元帅刘会的曾孙刘奴李是在家佛教徒。三,刘奴李的师父普显圆寂于1288年,同年火化。四,大元至正十四年任坚州僧正官惠演禅师圆寂后火葬于此。

据《北史·契丹传》上说他们的丧葬习俗:“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受少数民族火葬习俗的影响,宋初,火葬不仅在北方汉族地区流行,繁峙地处辽宋边彊,火葬也有相当的声势。

据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中说,金太宗天会七年,郑义娘被掠,誓不受厚,自刎而死,韩国夫人崔氏悯其贞节,将其火化,收骨盛匣。后与夫人同葬。郑义娘的火葬反映了当时北京火葬的流行。

元代的火葬主要是在一些佛教寺院中进行,也曾经由官府指定一处离城较远的地方作为火化之地。而且火葬的仪式也很简单。考古发视宋辽金元时代北方乃至全国的火葬,是历史上最为流行的时期。2008年发现的山西繁峙正觉寺地宫是这一火葬风俗的有力证明。

繁峙正觉寺地宫图

四、迁建时间

明万历十四年(1586)繁峙县城因滹沱河水患严重,旧城为土城,根基不稳,于是迁到滹沱河北岸龙须地。关于正觉寺是什么时候迁到新城,说法不一。好在寺内《修正觉禅院功德碑记》提供了部分关键信息。

据刻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修正觉禅院功德碑记》记载:“.....治于滹沱河之阳,遗留此寺空野,风雨飘摇,檐廊雕谢,游僧守之.....莲幕李公督造以及各善人竞趋其事,移立新城”等语。说明正觉禅院在县城迁走后,风雨飘摇,游方僧人居住。繁峙县训导李臻等决定将其移立新城。

繁峙正觉寺现存梁记“时大明万历岁次癸丑(1613)季冬穀旦,知繁峙县事雍韩张明献,县丞姜尊问、典史李逢春、儒学教谕焦三畏、训导李臻、生员王日善……”。梁记上牌共102字,记载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参与迁建正觉寺的人员,包括张知县及其他官员、住持僧人、管理工程人员、帮助化缘的人、木匠和油匠。本地学者李宏如认为:“特别是把县街门所有官员的名字都列入其中,在我县的梁记中是绝无仅有的。说明这项工程是当时县政府批准或在知县等官员直接领导下搞得”。

综上,繁峙正觉寺迁寺重建应在旧县城迁城之后。但是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前已迁于新城,而且在迁城时已给正觉寺空下地方,因为正觉寺在县城南北中轴线上,南临鼓楼,西邻街门,这样的布置是不多见的。可以证明正觉禅院在宋金元明时期一直是档次较高的寺院。

繁峙正觉寺明代梁记

五、夹墙壁画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知县张明献,将正觉寺从故城杏园村迁建于新城鼓楼北。四十六年(1618年)才完成了塑像、彩绘水陆壁画等工程。“募化四方英贤,共成圣寺,以绘水陆全图,金妆圣容,焕然一新”。此次修建石匠、泥匠、画匠项合计共花银45.4两,而画匠的工资就用去40两。用时5年,花费最多,可见所绘壁画之精美。据本地文化学者李宏如先生考证。后来信士在正殿砌砖以保护壁画。由此推断,正觉寺正殿夹层应该是有明代精美壁画。

正觉禅院金代敕赐碑记

旧城迁建

一、续写新志

繁峙县城于万历十四年(1586)涂云路知县创建新城于沱水之北,地名龙须,“雉堞巍然,甲于全晋。庙寺衙署,焕然一新。今日之繁峙,大异于昔日之繁峙”。可见,繁峙新城在山西省也是数屈一指的县城。

涂云路,号升庵,延庆州(今隶属北京市)人,举人,万历中任繁峙知县。

繁峙新城建成后,涂知县认为县之志,即国之史,为的是观风问俗。于是尽其心、毕其份,召集县中博学之人,在前任县令王公纂写县志的基础上,稽古考证,旁求博采,由礼学博郝君、太学任君及诸弟子朝夕从事,逾月而成,主修新的《繁峙县志》比旧志更加完备,泽被当时,功垂后世。同年《代州志》亦刊印成书。

二、王坦考证

时任繁峙县儒学训导陕西绥德人王坦为明万历《繁峙县志》撰写了序文。他考证说:“繁峙古属唐叔地,春秋时晋荀吴尝败敌于大卤。今有卤城,在县东路北,即其遗址。实大夏参星实沈之墟。秦以后为州为县,迁聚宝寨”。繁峙县城是在唐圣历二年(699)从圣水头村东堡戍迁入聚宝寨(今杏园村)。

唐叔虞是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始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在封地唐国,史称唐叔虞。繁峙属唐叔虞的封地。

荀吴(?—前519年)乃春秋后期晋国名将。荀偃之子。率军多次与戎狄部落作战,曾败敌于卤城(今繁峙县东北50公里处),扫平晋国周边的游牧部落,立下赫赫战功。为后人留下“量力而行”的成语故事。

实沈是华夏始祖五帝之一帝喾的次子。相传,帝喾这两个儿子经常大动干戈,互动征讨,因此帝喾把他们两个分开,老大封到太行山以东河南商丘,老二封到山西繁峙。据《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晉人是居,所以兴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晋居参之分,实沈之土。郑处大辰之野,阏伯之地”。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明代珍贵志史资料至少说明繁峙卤城是帝喾之次子的封地。繁峙在公元前2200年就有人类文明在延续。

丙戍四月动工,次年十月六日城成。关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繁峙知县涂云路因滹沱河水患迁城,有两个人物值得重视。张维诚,永青人,辛未进士。于慎行(1545~1607),山东东阿人,隆庆进士。

涂知县的恩师于阁老

三、关键人物

根据明帝师于慎行,于阁老所作《迁城记》,帮助涂知县完成迁城大业,有三个关键人物。

其一、按察史张惟诚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设雁门道,为分巡道,驻代州,辖理三关(雁门、宁武、偏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设为雁平道,为兵备道,置兵备副使。辖广武、平型、北楼三备御。据万历《代州志》,张惟诚是万历九年(1581)到万历十九年(1591)任雁平道。万历九年(1581)兼任按察司佥事,万历十一年(1584)加升本省右参议,不久加升按察司副使。万历十七年(1589)加升布政司参政。由此可见,张惟诚就任雁平道之后,皇帝敕命他的所辖地域范围和事权是逐步扩大的。

根据敕命,他除了管辖三关的守备、参将等军事以外,还把原来属于冀宁道所辖的代州、繁峙、五台、崞县等纳入其管辖范围。也就是说,时任雁平道张惟诚职衔的行政属性,已经横跨布政司与按察司,他不仅主管军队,也包含了更多民事的内容。

正是这位被州民尊称“为国为民”的“天下奇才”按察司副使张维诚,在1585年视察辖内繁峙县城时,看到土城地基不堪重负,时时受到滹沱河山洪侵袭。于是为国为民计,向涂知县提出迁城建议,并自始至终,给予了涂知县大力支持。

其二、太守吴同春

吴同春,明万历二年甲戌(1574年)进士。知桐川(今安徽广德),有惠政,升刑部主事。出守晋阳。于慎行《迁城记》指出:“今堡塞边吏士,蒙甲最矢,一如内郡.主上惟桑土至计,诏塞下那色,以时完缮城堡,三岁上其绩,爵赏随之”。于阁老称赞吴同春,“太守及此胥能奉公,指以想树丰续亦成,有休同矣哉?”吴同春后来升迁为山东学道,转雁平兵备。

其三、帝师于慎行

繁峙新城完工后,涂知县及时告知他在朝中吏部掌权的恩师于慎行,于慎行高兴之余作《迁诚记》:“涂令,名云路,延庆人,予门人也,来告厥成,请识岁月,予嘉其勋而纪之云”。可见,涂知县是于阁老的得意门生。

于慎行,礼部尚书,帝王师。他是在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的编修之一。他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23岁中进士,24岁便成为万历皇帝的老师,这在古代极为罕见。他不管对皇上、对首辅还是对同僚皆心胸坦荡、真诚相待。被后朝推为七位阁老之首。繁峙迁城经过大司马郑公、大中丞许公、按察司洪公暨藩臬之长的层层审批同意,最后得到万历皇帝明神宗的批准,争取下来白银八千多两的财政拨款,这位于阁老一定是给出力不少。

山东东阿于阁老

四、《迁城记》

于阁老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据《明史》记载:他“学有厚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有“名利百年身易老,文章千古事难成”的著名诗句。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传于后世。于阁老虽然没有到过山西繁峙城,《迁城记》开篇中说:“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这段话却被世人多次引用。

于阁老所作《迁城记》洋洋洒洒八百余字,对繁峙新城的规模建制详细描述,大加赞赏。“为楼者八,为台十有三,屹屹如也。官长有宇,师徒有庐,神有坛祠,客有馆舍,翼翼如也。市廛术隧,坦坦如也,埒规模于故城,何啻过之”。

据《代州志》、《繁峙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俺答入雁门、犯太原。

1546年大同总督翁万达,督修雁门内长城,西起偏头关老营丫角山与外长城相连,东至平型关,凿堑为壕,筑墩为台,长800余里。

1552年秋、1558年俺答兵从浑源分兵,从马兰口入侵繁峙。乡民死伤过半。

1561年,俺答攻破代州西关,纵火焚烧。

在此边患严峻的情况下,于阁老在《迁城记》中高度评价了知县涂云路、按察史张惟诚、太守吴同春等朝廷命官重建繁峙城、防患于未然的丰功伟绩。“繁峙斗僻其间,非当路塞,斥堠不及,独以民俗士风阨于朴陋,改而迁之,乃至金汤之险,与长城、勾注若重健焉,斯不亦永利哉”!

军事上雁门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繁峙新城以砖包墙,固若金汤,与雁门关,平型关构成坚固防线。正符合万历皇帝塞下郡县,完缮城堡,守土至上的诏命。于阁老鼓励他们说“三年以后,必有爵赏”。

繁峙迁城之后,不仅士风民俗大为改观,而且云中五原一有战事,烽火羽檄,迅速南递,守军防御,可获全胜。于阁老为国为民,“嘉其勋而纪之”。

明代繁峙作为边塞之地,全民皆兵,协助明军阻遏外来的侵袭。明军屯田,协助百姓搞农业水利生产,军民团结如一人。正如兵部侍郎谢蘭所作:“塞上天骄还,三军喜罢兵。孤忠悬北阙,万里壮长城。雁阵惊寒早,笳声入夜清。雨催禾黍熟,击壤颂升平。”

繁峙正觉寺正殿国宝

五、独缺北门

于阁老应该是通过门生涂知县写给他的书信,来了解繁峙新城的修建情况:“云城四周四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基厚亦如之。辟门三面,扆其坎方,重城亦如之”。扆,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孔颖达疏:“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绣为斧文也。由此可见,繁峙新城规划独缺北门,扆其坎方是大有讲究的。

繁峙新城规划中不建北城门,把铁脚岭当作屏风。明代河南开封府训导王钥(代州西关人)游历滹沱河,描述他所见到的铁脚山:“铁脚名山古,盘根独据群。峻嶒为邑镇,突兀倚苍穹。壑大无佳木,岩高只短蓬,城中三百户,樵爨往来通。”

六、北门传说

据传,繁峙新建新城时,在北门方位挖出一怪物,状如巨蝎,涂县令焚香祭文,奏诵佛乐后,怪许以日挂旗,夜点灯,神兽伏地不动,将其重新埋入土中。近年,乡民动土时挖出一巨大石龟,应是明代建城时埋入地下的吉祥物。后来无劫法师在此修建正德寺,以护祐繁峙县城免受水患之灾。

七、侯蛮传奇

刻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修正觉禅院功德碑记》功德主有侯伯仁,据本县文化学者李宏如先生考证认为,应该是下茹越村侯氏第十三世的侯伯仁,即传说中的“侯蛮子”,因他小时侯曾到南方拜师学艺,所以人称“侯蛮子”,是在我县乡间流传很广的一位神奇人物。

在《下茹越侯氏家谱》中,只有侯伯仁的名字,没有生卒年代和事迹,此碑证明他生在明末清初。26年之后,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反清复明的思潮,并且编造了代县蔡家真龙出世,繁峙出了几个文武大臣保蔡家主子反清复明的故事,其中“侯蛮子”是文臣之一。于是愈传愈玄,繁峙民间把侯蛮子塑造成能“降龙治水”、能让“纸人干活”、能看风水、能配镇物的神奇人物。他给下茹越侯氏家族看了坟地,并亲自植上8颗松树,其松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树干龙鳞,枝柯虬曲,苍老雄壮,现为繁峙县松树之冠。

现存下茹越侯家坟松树(李宏如摄影)

结语

繁峙城内的正觉寺,过去亦称正觉禅院。原在故城西关(今杏园乡杏园村),始建年代不详,据明《清凉山志》载,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五台山真容院僧惠识重修,并请额于朝,朝廷赐额“正觉禅院”。金代,为繁峙县内著名寺庙。元代,坚州(今繁峙)副元帅王兆督工重建。明代嘉庆年间繁峙知县王三益作《九月正觉寺登高》描述了当时的美景:“如带滹沱抱郭流,夕阳红树万山秋。黄花笑插乌纱侧,白草遥看紫塞愁”。

繁峙近邻雁门,夙为负险用武之国。“东瞻泰戏,西眺夏屋,北望瓶形、茹越、大石诸隘”(清代《重修鼓楼碑记》)。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县涂云路因滹沱河水患将县城从滹沱河南岸迁于今址并主修了现存第一部《繁峙县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知县张明献将正觉寺迁于新城中央,即现在正觉寺的所在地。王兆所建的大雄殿,按原样拆迁重建,其它建筑均为明建。后经历代重修,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正觉寺大雄宝殿(旧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旧城西关(今杏园村)的正觉禅院已恢复,盖建砖木结构的华严、地藏双塔,仍称正觉禅院,所以县城新建的正觉寺就只称正觉寺而不再称正觉禅院了。

繁峙正觉寺位居县城中央,对县城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又如金代翰林学士赵秉文所作《胥鼎》中的诗句,“无扰我邦,我乡我里。无伐我桑,我桑我梓。远夷愍矣,我矣”。胥鼎是繁峙砂河人,金大定廿八年进士,素有德政。官至平章政事(宰相),封温国公,英国人。邻畏其威,民怀其德。正如繁峙历代乡民感念为国为民、昭如日星、泮水甘棠、流风千古的涂云路知县一样。

憨山文化研究会田野考察

本文责编:贺先森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上一篇: 代斯刘芮麟(代斯刘芮麟为什么分手)
下一篇: 春夜喜雨作者(春夜喜雨作者在哪里写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