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他的儿子曹芳此时只有8岁。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不反抗(高平陵之变1976)
曹叡原本计划建立一个由皇族成员构成的辅政班子,成员是曹宇、曹爽、曹肇、夏侯献和秦朗。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夏侯献应该是夏侯渊和夏侯惇的子孙,秦朗是曹操的养子。
这个辅政名单一公布,就受到豪门士族各种形式的反对。六个辅政大臣全是皇族成员,如果这个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帝国权力中枢就没有豪门士族的位置了。曹叡最后也妥协了,因为从力量对比看,曹魏的皇族力量不足以在权力中枢抢占这么多重要席位;从理论上讲,魏文帝时代明令禁止诸王辅政。
于是曹叡拟定了第二套辅政方案,就是皇族和豪门士族各派一个代表辅政,相互制约共同捍卫皇权。曹叡的本意是由燕王曹宇出面,代表皇族出任辅政大臣的职务。但曹宇认为皇族衰弱,自己没有能力率领衰弱的皇族与豪门士族抗衡。而曹宇的理由是:我是燕王,既然陛下说过禁止诸王辅政的话,那就不要破例。于是孙资和刘放建议曹叡让曹爽出任辅政大臣。皇族方面的人选确定了,豪门士族那边根本不用选,必须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地位太高,如果不用司马懿,别人也不敢出任辅政大臣。
确定司马懿辅政之后,曹叡对司马懿作一套虚伪的表演。他指着司马懿,对自己8岁的儿子说:我把你托付给这个爷爷了,我死以后,你要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爷爷来看待。而司马懿则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大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架势。
不得不说,曹叡和司马懿都是实力派影帝。曹叡一开始本不打算让司马懿辅政,即使安排司马懿辅政,也要在司马懿的头上安排一个曹爽。司马懿明知道曹叡不信任自己,却依然表现得赤胆忠心,好一副君臣和谐的模样。
从理论上,这个辅政方案并没有太明显的错误。但在实际操作中,它是难以实现平衡的。这个方案想要成功执行,就要求首席执政官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而曹爽显然欠缺相关的素质。
首席执政官如果没有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就难以克服恐惧和贪婪的困扰。只要看一下刘禅与曹爽的差别,就可以知道曹爽所欠缺的是什么了。
处于刘禅的位置上,无为而治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太难了。因为成年皇帝与辅政权臣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刘禅如果无法克服恐惧,肯定会想办法削弱诸葛亮的权力,因为诸葛亮的权力太大。面对刘禅的步步紧逼,如果诸葛亮被动接受,那诸葛亮一定早已从实权派变成了一个荣誉高官;如果诸葛亮主动抗争,那诸葛亮和刘禅之间一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但不管诸葛亮如何选择,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肯定都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了。
几乎所有的政变,都是因为君臣陷入了囚徒困境。说得具体点就是:谁也不敢相信对方是否决定对自己动手,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虽然大家都明白,互相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但依然会选择抢先动手。这并不是单纯的利益驱动,而是当事人双方无法克服恐惧。
如果提着全家人的脑袋赌博,就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和财富更上一层楼,很多事业有成的大人物并不会做这种事情,因为代价太大。可如果不提着全家人的脑袋赌博,就有可能让全家人都提前掉脑袋,很多事业有成的大人物也会选择行险一搏。不是因为利欲熏心,而是为了保命。
曹爽和司马懿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一直明争暗斗,表面上看,曹爽一直处于上风;而实际上,曹爽逐步把自己的权力基础掏空了。
高平陵之变的整个过程,就好像两党在竞选拉票。最初,司马懿以太后的名义控制了洛阳城;曹爽以皇帝的名义,随时可以到许昌另立中央。两人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拉开了贵族政治的序幕,但并没有建立起议会和元老院那种权力机构,所以整个投票的过程非常微妙。
对于豪门士族而言,无论谁获胜,都必须尊重自己的利益。否则,无论候选人有什么身份背景,都休想获得一张选票。曹爽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获得的选票太少了。
曹爽获得了几票?真正有效的只有一票,还有三张人情票。
真正有效的一票是九卿之一,大司农桓范投的,可是当恒范投出这一票之后就傻眼了。因为桓范发现除了自己以外,竟然没有人跟投,于是桓范当时就急红眼了,撺掇曹爽一定要抗争到底。
桓范为什么如此强硬?因为这一票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的,桓范怎么可能不强硬呢?但是曹爽并不敢强硬,很多人说是因为曹爽愚蠢窝囊,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曹爽当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绝望。混了这么多年,在紧要关头竟然只获得了一票,凭借这种人缘,曹爽怎么敢和司马懿对赌呢?如果投降司马懿就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投降司马懿就是十死无生,你让曹爽怎么选择?
如果当时有许多人像桓范一样支持曹爽抗争到底,曹爽肯定也敢跟司马懿对赌的。但现在这种状况,如果曹爽敢壮着胆子高呼一声:我要和司马懿玩命到底,底下肯定也是一片“冲动是魔鬼”的劝说。如果曹爽再不听劝,底下肯定是通过各种渠道向司马懿卖好,甚至直接逃回洛阳城,曹爽更是看不到一点希望。
人心的向背,决定了事件的成败。
除了恒范的一张有效票,曹爽还获得了三张人情票,分别是辛敞、鲁芝和杨综投给他的。
可这三票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辛敞是曹爽的参军,鲁芝是曹爽的司马,杨综是曹爽的主簿。他们作为曹爽的属员,如果当时什么表示也没有,恐怕以后就没法在江湖上混了。所以他们只能把票投给曹爽,但是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听说司马懿和曹爽开始拉票时,辛敞不知道该把票投给谁,他的姐姐告诉他,你是曹爽的属员,曹爽有难的时候,你一定要支持曹爽,否则你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所以,你应该把票投给曹爽。但你千万记住,绝不可以出风头,只要随大流就可以了。
鲁芝与杨综的心态如何,史书上没有详细记录。但是从情理上分析,他们投票给曹爽的的动机应该和辛敞差不多。因为在高平陵之变结束后,司马懿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还认为他们忠于职属,并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表彰。如果他们也像恒范一样,把全家人头压在曹爽身上,估计不会这么轻巧地过关。
而在辛敞把票投给曹爽时,辛氏家族的大姐大(辛宪英)显然是心向司马懿的。鲁芝与杨综把票投给曹爽时,他们家族的重要成员恐怕也和辛宪英一样。从这层意义上讲,曹爽得到的这三票就只是人情票。这三个人站在他身后,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是讲义气的人。却并不代表他们会拿着全家人头来支持曹爽。
分析完曹爽,我们再来看看司马懿得了多少票。
司马孚是度支尚书、司马师是中护军,这两位省军级的高官都把票投给了司马懿。因为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儿子。在司马懿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站了出来。而曹爽的弟弟曹羲和曹训,却在曹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装聋作哑。
除了司马氏的自己人以外,司徒高柔和太尉蒋济也把票投给了司马懿。高柔接受太后的懿旨(其实也就是司马懿的命令),以代理大将军之职进入曹爽军营,接管了曹爽的直属军队;蒋济紧跟司马懿,共同指挥军队驻扎在洛阳城外。
大家要明白,所谓的高平陵之变,就是司马懿把皇帝堵在了洛阳城外,并拿着太后的懿旨罢免大将军。这种事情如果失败了,那肯定是抄家灭族的下场。而司徒高柔和太尉蒋济敢在这个时候听从司马懿的安排,就等于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投票给司马懿。
除此之外,身为九卿之一的太仆王观以代理中领军之职进入曹羲的军营,接管了曹羲的直属军队。也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投票给司马懿。
曹爽一方拥有一位九卿级官员的一张选票;司马懿一方拥有两位三公级官员和三位九卿级官员的五张选票,实力悬殊一望可知。
高平陵之变持续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司马懿并没有率军进攻曹爽,只是拉开架式,强迫大家开始站队。
曹爽一直拖到第二天早晨才率众投降,因为曹爽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期盼中的选票,所以曹爽越等压力越大,越等越绝望。而尚书陈泰以中立的态度对曹爽说,我回洛阳城替你打探消息。等陈泰回来以后就劝解曹爽,现在投降还能当个富家翁;顽抗到底一定凶多吉少。
陈泰是陈群的儿子,也是九卿级官员。陈泰说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陈氏家族不会支持曹爽抗争到底。而陈泰从洛阳城里兜了一圈出来,就证明洛阳城里的豪门士族并不支持曹爽。否则,陈泰绝不会这么痛快地来做说客。
曹爽也许在反思,为什么我获得的选票这么少?
使用权力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而积累权力的过程则是一种苦修。如果肆意滥用手中的权力,就如同肆意滥用钱财一样,早晚会透支一切。一个人的人缘有多好,不在于有多少酒肉朋友,而在于有多少生死之交。一个人的权力有多大,不在于平时能够如何耀武扬威,而在于关键时刻是否有人愿意继续听从你的号令。
如果你把自己的权力,编织成一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网,那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人员为你出头,甚至为你拼命。如果你的权力仅仅局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那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没人落井下石你就该感恩了。因为大多数时候,落井下石才是常态,至于雪中送炭?想也别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选举和站队是一样的。
整个高平陵一片沉默,大家都在等着曹爽做出决定。司马懿守候在洛水边,他在等曹爽,他相信曹爽一定会回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