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冬天,从朝鲜传回来一个噩耗,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不幸在美军的一次轰炸中壮烈牺牲。
消息传回国内,得到消息的人都被震惊了,此时距离毛岸英远赴朝鲜参战才一个月的时间。
作为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被毛主席寄予厚望,他的牺牲对于一生历经生离死别的毛主席来说又将是严重地打击。因此,毛主席直到一个多月后才知道了这个噩耗。
杨茂之简介(杨茂学简历)
除了毛主席,还有一个人的情绪让人们不得不顾虑,那就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从他们结婚到毛岸英牺牲,才刚刚过去了一年的时间。
失去爱人的事实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来说,无疑是残忍的。也因此,刘思齐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一直没能走出阴影。
直到1962年,在毛主席的撮合下,刘思齐才改嫁空军教员杨茂之,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1950年的11月25日,远在朝鲜的志愿军总部向北京传回一份电报:“.....11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和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这份电报来自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当天下午16时,挣扎踌躇许久的他终于拿起笔写下了这份电报,而电报很快就被送到了周总理的手中。
周总理拿到电报,对内容也是大为震惊,他的脸色变得铁青,陷入很重的忧虑中。此时毛主席正在参与第二次战役的指挥工作,他的身体最近也不是很好。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如果让他得知这一噩耗,很难想象毛主席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悲伤与痛苦,毕竟这是他最看重的长子。
因此,周总理指示不要把电报拿给毛主席,先把事情放一放。但不管怎样,瞒是瞒不了多久的,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
于是,在一个多月后,看到毛主席从工作中获得了片刻的安宁,他的身体也好转多了的时候,叶子龙拿着电报走到毛主席的面前。
当时毛主席刚从午睡中醒来,正坐在沙发上喝茶,心情还算舒畅。
但很快毛主席的眼神就疑惑起来,因为他注意到叶子龙拿着文件的手一直在哆嗦,眼角似乎还有泪花。疑惑不已的毛主席接过了文件,郑重地看了起来。
此时的叶子龙注意到,毛主席的眼神一霎时就从温和变得黯淡,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整整三分钟,毛主席攥着电报的手都没有松开,头也一直没有动过,眼神近乎于呆滞。
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毛主席始终没有落下泪来,叶子龙知道,毛主席这是在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稍微回过一点神来后,毛主席放下了电报,又看向了周总理的亲笔信,并再次凝视信件达几分钟。
在放下信件后,毛主席伸手去拿烟,但旋即又放回了桌上,不一会儿又拿了起来,但又放了回去,如此反复三次才抽出一根香烟放到嘴里。
但此时的毛主席明显已经失神,明明火柴盒就在桌上,他却一直在兜里摸来摸去。
一旁的叶子龙赶紧上前拿起火柴盒,为毛主席点燃了香烟。随后,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死寂起来,只有毛主席抽烟时的吧嗒声在一直响着。
好大一会儿,毛主席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有那么多志愿军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不要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把他当成一件大事。”
此时的叶子龙在一旁,已经哽咽了起来,而毛主席则仍在沉思中。
不久,毛主席再次开口,说的却是:“这件事先不要告诉思齐,他们才结婚没多久,我怕她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在这个时刻,毛主席还是选择了坚强地面对苦难,并默默承受他,把温情留给了别人。
刘思齐又名刘松林,是毛主席的长儿媳,她是革命先烈刘谦初的女儿,母亲是张文秋。
早在大革命年代,那时候刘谦初刚刚结婚,毛主席就对刘谦初说:“别人都祝你早生贵子,我偏偏要祝你早生千金,我有两个儿子,你生两个女儿,我们以后可以结成亲家。”
谁也没想到,这句玩笑话在日后却成为了现实。
刘谦初后来死于国民党之手,而刘思齐是作为遗腹子出生的。后来张文秋在延安改嫁陈振亚,生下了刘思齐的异父妹妹邵华。
陈振亚在抗战前夕于新疆被盛世才所害,张文秋带着两个女儿在迪化也坐了四年大牢。
直到国共合作开始后,张文秋才返回了延安。也正是在延安,刘思齐与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相识,定下终身之情。
1949年开国大典后,毛主席遵从诺言,为毛岸英和刘思齐举办了婚礼。
当时的婚礼很简朴,作为公公的毛主席甚至只送给新婚夫妇一件大衣,他还说:“我只有这么一件大衣,白天岸英穿,晚上可以盖到被子上,也算你俩都有份。”
彼时的毛主席是那样的开心,他那十多年坎坷多磨的儿子终于成家立业,对他而言是一种极大地安慰,也足以告慰自己的亡妻杨开慧。
但谁能想到,毛岸英一年后就在朝鲜牺牲了,这对于毛主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不过,毛主席还是以一贯的坚强,默默承受着苦痛,而呵护着被他看做女儿的刘思齐。
毛岸英去朝鲜,刘思齐是不知情的,只当他是去外地出差。但毛岸英一去就是累年累月没有消息,刘思齐此时也坐不住了,多次来到毛主席住处,既是看望毛主席,也是打听毛岸英的消息。
每一次,毛主席都只推脱说毛岸英是去出差了,只是工作内容是保密的,工作结束就会回来。身为中央领导的亲属,刘思齐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因此对毛主席的话深信不疑。
直到1952年,刘思齐的朋友侯波递给了她一张照片,那是毛岸英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穿着一身军装,戴着一顶军帽,那分明是志愿军的军装和朝鲜人民军的军帽。
这一刻,刘思齐才惊醒过来,毛岸英去朝鲜了,他去战场了!但是,此时战争已经结束,志愿军部队大部分都已经回国,为什么毛岸英没有回来呢?
想到这,刘思齐赶紧跑到了毛主席住处,然后把照片递给了他,并问:“爸爸,岸英是不是去朝鲜了,他走后就来了一封信,到底怎么回事?”
事已至此,毛主席已经无可隐瞒,只能说道:“思齐,岸英已经不在了。”
时隔三年,围观者还是能从毛主席的语气中感受了悲凉的语气,让听者无不动容。
得知噩耗,刘思齐的大脑一片空白,她呆滞许久,突然间痛哭起来。一旁地毛主席始终瘫坐着,他的情绪也被刘思齐感染了,在那儿默默出神。
许久之后,被哭声惊动的周总理走了进来,在目睹眼前的一切后,赶紧劝说刘思齐:“思齐,别哭了,你爸爸的手都冰凉了。”
此时的刘思齐才回过神来,她哽咽着对毛主席说:“爸爸,我不哭了。岸英知道了也会难过的。”
毛主席在此时也只能安慰她说:“孩子,你以后就是我的女儿了。”刘思齐的哭声慢慢停止,她失神落魄地呆坐了一会,随即就要离开。
临走前,毛主席递给她三粒安眠药,说:“睡前吃一颗,可以睡个好觉。”刘思齐接过药后慢慢走出了房间,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毛主席的神情是那样地苦楚。
刘思齐回到了家,但她始终没有从阴影中走出,不愿接受这一事实,总认为岸英没有死,或者说在没有见到毛岸英的尸身或者坟茔前她不会接受这一事实。
在了解到刘思齐整日神思恍惚情绪不稳后,毛主席很是不安,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刘思齐和毛岸英一样,是个苦命的孩子,未生失父,成年失夫,人生中有太多的苦难,不由得让人心疼。
为了帮助刘思齐走出阴影,毛主席打算送她去国外读书,让她远离熟悉的环境,避免接触到和岸英有关的一切。
于是,由毛主席出钱,刘思齐被送到了莫斯科大学攻读数学力学系。
只不过,这个办法并未奏效,在莫斯科的两年中,毛主席时常写信了解刘思齐的动态,结果发现刘思齐不但没有走出阴影,反而因为水土不服,生理和心理上都遭受着极大地煎熬,以至于时常生病,学业也很不顺利。
事实上还没等到莫斯科,刘思齐就患上了重感冒,她写信问候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就回复说:“思齐儿: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父字。”
从这封信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关怀,就好像一位慈祥的父亲。
在刘思齐抵达莫斯科大学一学期后,毛主席又给她写信说:“亲爱的思齐儿: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在以往,毛主席只会给妻子儿女的信中说“亲爱的”,而如今毛主席对刘思齐这样说,显然是完全将刘思齐当成了家庭的一员。
但是,因为在莫斯科学习生活并不顺利,刘思齐在1957年向组织申请转回了国内继续学业,在北京大学攻读俄罗斯文学专业。
在刘思齐回国后,面对几乎就是自己亲女儿的刘思齐,毛主席出于对她未来的考虑,认为不应该让这样年轻的孩子一直守寡,她应该重组一个家庭。
但奈何刘思齐从来不考虑这一点,毛主席多次明说和暗示都被刘思齐婉拒了。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因为刘思齐经常头痛,毛主席就给她写信说:“女儿: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是不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宁,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过了一年,毛主席又对她说:“思齐,你还很年轻,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刘思齐虽然自己没当面回复,但她托妹妹邵华告诉毛主席:“虽然岸英已经不在了,但我还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没能给他扫墓。不祭奠岸英,我是不会改嫁的。”
这时候,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八年了,而刘思齐始终没有打开心结,毛主席自然也是明白了,不让她去看望毛岸英,她是不会走出来的。
当年毛岸英牺牲后,有人提议要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来,但彭德怀提议说就留在朝鲜,与其他牺牲的战友埋在一起,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周总理对此很是赞同,毛主席也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
所以,毛岸英的遗体并没有运回来,而是安置在了成川郡桧仓里的烈士陵园,和众多志愿军战士一起长眠在朝鲜。
事已至此,似乎必须让刘思齐去一趟朝鲜了。于是,在1959年的2月份,毛主席同意刘思齐去朝鲜祭拜毛岸英,同时这也是替他这个父亲去看望儿子。
毛主席对此次出行做了指示:一、不得见报;二、不得花国家的钱;三、不得惊动朝鲜方面。
毛主席并不希望这件事被大肆宣扬,于是自己掏钱,支持了儿媳妇的这趟远行。
当时,刘思齐在妹妹邵华和毛主席秘书沈同的陪同下去了朝鲜,然后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的人员陪同下来到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在看到毛岸英墓碑的那一刻,刘思齐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了起来,她哽咽着说道:“岸英,我来看你了,代表爸爸来看你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临走的时候,刘思齐从墓碑下抓起一把黄土用手帕包好,当做了最后的纪念。
在刘思齐要离开的时候,被陵园管理人员根据花圈上的名字认出,工作人员向朝鲜中央委员会进行了上报,而朝鲜方面紧急联系大使馆希望隆重接待,但被大使馆婉拒了。
回到国内,刘思齐向毛主席详细地说明了墓园的一切,在毛主席的脑海里,他似乎也看到了那片爱子的安眠之地。
而让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刘思齐在回国之后不但心情没有好转,反而因为情绪过于低落大病一场,以至于住进了医院。
这件事的发生让毛主席十分懊悔,懊悔自己不该让刘思齐去朝鲜,他只能尽力安慰刘思齐,帮助她尽快恢复过来。
想来也是心结该打开的时候了,刘思齐在痊愈之后,终于从十余年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因为多年不改嫁,使刘思齐惹来不少闲言闲语。而在这时,刘思齐终于同意了改嫁,毛主席在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赶紧让人张罗这件事。
不久后,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给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杨茂之。杨茂之是河北唐山人,父母都是当地的渔民,家庭出身很好。
毛主席为儿女选择对象,都是尽量找工农阶层,只看人是否值得依靠,而不管是否出身名门,而杨茂之显然很符合毛主席的期望。
杨茂之在参加革命后,表现一直都挺好,如今已经是团级干部,在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担任副师级教员。
对此,毛主席十分满意,他给亲家母张文秋写信说:“我托人给思齐找了一个朋友,我看此人不错,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如你认为满意,可介绍与思齐见面,让他们自己发展感情。如两人感情成熟,委托你为他们举行婚礼。”
但毛主席并不清楚,刘思齐其实与杨茂之并不完全陌生,当年刘思齐去莫斯科读书的时候,杨茂之正好和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一起在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他们在联欢会上见过一面,只是没什么交流。
如今,经过毛主席的牵线,刘思齐与杨茂之开始交往,双方的往来还算顺利。
于是,1961年的12月31日,刘思齐在元旦前夕把自己要结婚的事情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闻讯十分高兴,他当即给刘思齐手写了自己的两首新作《卜算子·咏梅》和《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作为纪念。
等到次年的二月份刘思齐结婚的时候,毛主席又送了三百块钱作为嫁妆。
婚后不久,刘思齐和杨茂之回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和新婿之间言谈十分投机,可见他对杨茂之十分认同,这也让毛主席更为安心。
又过了一年,刘思齐顺利分娩,生下了一个儿子,夫妻俩经过商量,将这个儿子命名为“杨小英”,以示对毛岸英的怀念。后来,刘思齐又生下了两女一儿,有了一个美满的大家庭。
而因为刘思齐一直是秉承着毛主席那样的勤恳节约精神生活,而不管是作为翻译的她还是作为空军教员的杨茂之,当时工资都不高,养活四个孩子长大没有什么压力,但要把他们培养成材就不容易了。
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杨小英已经顺利毕业并进入一家商贸公司工作,而刘思齐的两个女儿正要考大学,小儿子也要上高中。
刘思齐还对别人诉苦:“如果两个女儿都上自费大学,那我要吃不消了。”
这时别人不禁问她:“毛主席没给你钱吗?”
刘思齐回答:“没有,都是我和老杨一点一点攒的。”
事实上,毛主席虽然在当年工资达到三百多元,但这笔钱还不够他们一家生活。毛主席的另外一笔收入是稿费,这笔钱足有百万之多,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刘思齐当年去莫斯科读大学和去朝鲜祭拜毛岸英,费用都是从这笔钱中出的。但在毛主席逝世后,他老人家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了国家,并没有计划留给儿女。
后来,还是中央考虑到毛主席的三个儿女生活都比较艰辛,从这笔钱拿出一部分,给他们每人发了几千块的补助,但这显然不会再包括刘思齐。
而就在刘思齐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一家出版机构找到她,希望她写一本回忆录,内容包括从毛主席夫妇与刘谦初夫妇的相识到她现在的人家庭,这本预计二十万字的回忆录所得的报酬将足以支付她的孩子上大学的费用。
逐渐地,儿女也都成家立业,刘思齐也成为了白发丛生的老人。时光的流逝带走了青春的容颜,但却从来没有磨灭过往的印记。
直至2022年刘思齐在北京以92岁高龄去世,她始终没有忘记毛岸英。
2006年的时候,她曾最后一次踏上朝鲜的土地,去探望黄泉之下的爱人,并说:“岸英,如果我一旦因为年迈或者疾病无法给你扫墓,他们就会代表我来,你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人。”
对于刘思齐来说,她的前半生确实历经坎坷,父亲遇害,自己两次坐牢,童年乃至少年都处在颠沛流离之中。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养父,但也很快离她而去。
但刘思齐又是如此幸运,她与毛岸英相识相恋,走入婚姻殿堂,由此有了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个始终爱护着她的父亲。
在刘思齐人生最艰难的十年,正是有着毛主席的支持,让她顽强地支撑了下来,并开启了一段新生活。
在刘思齐的故事中,毛主席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存在,自始至终,他都承担着一个慈父的角色,在默默地付出。
毛主席是一个伟人,他的身躯是高大的,胸膛也同样宽广,总是庇护着所有人,唯有他自己承受着无法言说的悲伤与苦楚。不管是作为领导人还是作为一个父亲,他都是让人肃然的存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