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以来,汉朝对匈奴一直实行的是和亲政策,但和亲并不能长久维持汉匈关系的持续稳定,匈奴经常性对汉朝边境进行袭扰、抢劫和杀戮,由此也双方经常发生局部战争。
背景
建元六年(建元为汉武帝年号),匈奴军臣单于派使者出使汉朝,要求和亲。汉武帝召集大臣进行朝会,朝会上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大(da)行令(负责外交官员)王恢为代表的主战派。理由是匈奴欲壑难填,毫无信誉而言,和亲不能带来永久和平。另一派是以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司法官员)韩安国为代表的主和派。理由是匈奴是游牧民族,找不到他,找到后筋疲力尽,打仗打不赢。大臣们大多同意韩安国的意见。汉武帝充分发扬民主,同意了和亲。
马邑之谋发生在什么时候(马邑之谋的意思)
一贯主张对匈奴作战的汉武帝为什么同意和亲呢?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汉武帝即位不久,这年他二十二岁,要一下改变建国七十多年的国策,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二是主和派韩安国提出的意见不无道理,一旦开战,没有胜算,如果不能取胜,可能会危及他在大臣心中的地位和威望。
有抱负的人,希望的种子要晚要发芽。
建元八年,汉武帝再次召集大臣朝会,他直接抛出观点,要和匈奴开战,大臣们讨论,大臣依然分为两派,主战派王恢和主和派韩安国。王恢是燕地人,曾长期在边郡为官,熟谙匈奴情况,在商议中他向汉武帝进言:“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韩安国主张不能开战的理由依然是找不到、打不赢、守不住。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马邑之谋之筹备
王恢之所以力荐汉武帝对匈奴开战,是他已经准备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公元前133年,马邑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我设计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汉武帝觉得计划可行,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马邑之谋之过程
部署。公元前133年农历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诱敌。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拜见匈奴军臣单于。聂壹欺骗军臣单于说,他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军。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杀马邑县令后进兵。聂壹随后返至马邑与县令密谋,杀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为县令头颅,欺骗匈奴使者。
聂壹诱敌
败露。军臣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后,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怀疑。匈奴在此时攻下一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史。在威胁下,尉史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军臣单于听后下令立即撤军。
雁门尉史
王恢、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奇。王恢自思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遂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已无匈奴踪影。
结果。“马邑之围”计划破产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匈奴在“马邑之围”后断绝与汉朝的和亲,频繁袭击汉朝边郡,但唯独因贪图汉朝财物,关市还在继续维持。
马邑之谋之意义
“马邑之围”的计划虽未成功,但却使汉朝结束了自西汉初年以来奉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朝开始主动出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统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