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永乐皇帝登基后干了许多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迁都。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为什么要迁都】终明一朝,北方始终是个大问题,朱元璋看得很清楚,朱棣也一样。藩王问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永乐皇帝登基后干了许多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迁都。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间(明朝迁都是谁决定的)

【为什么要迁都】

终明一朝,北方始终是个大问题,朱元璋看得很清楚,朱棣也一样。

藩王问题通过限藩解决了,设奴儿干都司和哈密卫开拓了疆土,可派谁镇守边关还没解决。

和老爸一度考虑的一样,朱棣选择的是迁都。

应天繁华富庶,可距北方实在遥远,鉴于主要敌人都在北方,唯有迁都才能让朱棣安心。

但这并不是父子二人心心念念想要迁都的全部原因,站在更宏大的叙事格局上,他们还需要考虑帝国的统一性问题。

如果你是明朝一个世代居住在江淮流域的汉人,理解起来要容易得多。你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你的小目标无非是让自己和儿孙怎样活下去和活得更好。你每年要给中央上交各种各样的税收,希望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现在皇帝说,国家的北方比较落后,政府决定进行财政支付转移支援北方建设。另外鉴于北境不怎么太平,有必要维持一支强大的边防军,需要的军费和物资也要从南方转运,大家的觉悟要高一点,不要有什么情绪。

南方的官员和百姓一定会很有意见:凭什么?凭什么北方要占用南方的资源。北方人要薅我们的羊毛,我们南方人不乐意!

生在现代的你觉得,可以用家国天下这些大道理说服他们,这是忽略了时代背景。15世纪是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走不出出生的小村子,人们也没有现代国家的概念,要跟农民讲这些大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在万历皇帝朱翊钧执政时,朝中有两个名臣,高拱和张居正,两人都是内阁大学士。

一天两人在等候上朝,闲着没事对对子玩,高拱出了个上联:晓日斜熏学士头。张居正微微一笑,对出的下联是:秋风正贯先生耳。

两个大学士玩的都是地域梗,张居正是湖北人,时人称湖北人为干鱼头;高拱是河南人,俗称西风贯驴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到了晚明,国之栋梁的大学士之间也会用地域来调侃对方。您再想想,明初人们的地域观念该有多强。

古代中国长期的自然经济产生的小农意识和乡土情结近乎无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影响并不是明朝才有的。

早在周朝,秦国和楚国都是中原人口中的蛮夷,然而随着经济重心向南方倾斜,曾经的蛮夷也像当初的周人一样看不起北方人。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还是让国家变得富强,抹平地域发展差异,所以当代有位伟人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回到明朝,还有更要命的南北割裂问题。老朱通过搞平衡的办法压下了南北榜案,当时是1397年。1402年朱棣即位,问题岂是短短五年能够解决的,官场上来自江浙的官员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随便举两个例子,建文元年科举三甲全都是江西人,永乐二年科举前七名也都是江西人。出于地域保护,他们不光排斥北方官员,连四川、湖广的官员也在被排斥之列。

大明看似是大一统的,可南北方的汉人文化上的割裂还需要时间融合。朱元璋毕生不断把江浙的富户迁徙到北方落户并不光是为了斗地主,还有靠这个办法融合南北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问题,要在朱棣手里解决,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迁都。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将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移,强迫南北汉人进行文化交流融合。

朱元璋有这个条件,朱棣也有这个条件,他们都是创业皇帝,有足够的威信。如果朱棣再不干,到他儿子孙子那代,就失去了动力和条件。

京师在北方,皇帝在北方,这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所以,迁都必须在朱棣手里完成。

【迁到哪里】

下一个问题是迁到哪里,朱元璋在四五个地方举棋不定了十年,最后也没能确定下来,还搭进去一个太子朱标。朱棣不需要考虑,从一开始他就只有一个选择:北平。

为什么是北平,我们来假设一下,朱棣没有迁都北平的话,明朝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先要明确,朱棣的敌人在哪里?

毫无疑问,北方的蒙古。

蒙古部落的特点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于他们部落众多,运动范围实在太大,明朝根本不可能来一次犁庭扫穴的进攻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在朱元璋时代,好歹蒙古还有个叫都城的地方作为明确打击目标。到了朱棣时代,他们干脆都城也不要了,大汗的蒙古包在哪,哪里就是王庭。这样做的好处是大汗时刻可以进攻,也时刻可以跑路,这让明军出塞这种传统活动变成了毫无意义的野外探险。

但不要以为北元崩了蒙古人就臣服了,他们只是暂时退回大漠,时刻准备着卷土重来。

蒙古部落依然众多,人数依然强大,就算没有了统一的指挥,蒙古的威胁也没有丝毫减弱。更多时候,他们分散成小股队伍,不断骚扰侵袭边疆。而当他们大规模集结起来的时候,仍然能与明军进行兵团级别的正面对决。

如果一个帝国不能保卫边疆,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它将被人民所唾弃。

都城远在南京,又没有了藩王,朱棣只能放权给武将。武将得到兵权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军阀化,形成武将世家。

根据以往王朝的经验,边境是战事最多的地方。中央禁军由于长期承平,战斗力在第二代开始就直线下降,边军接受战争锤炼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中央军队,这个比例与立国时间成正比。

几代人下来,北方就可能出现尾大不掉的军阀,中央军的堕落让朝廷无力讨伐,长此以往,北方控制力将持续下降。随之带来的可能是两个结果:重蹈南宋覆辙或再次出现藩镇割据。

以当时的信息传递速度,为了能及时应对北方的威胁,必须要在北方设立一个重镇,有兵、有粮、有指挥机构。当无法依靠藩王,又对武将放心不下,天子亲自守边才最放心。

天子守国门并不是真的要天子去打仗,都城在北京,边关镇将不敢不全力以赴。后来几次蒙古大规模入侵,边关总兵们没人敢丢失防地,更没人敢弃城逃跑。因为一旦蒙古人突破自己防区,骑兵两天就能跑到京郊抢劫,到时候皇帝追究自己也是个死。

在南京就不一样了,天高皇帝远,蒙古人来抢了又走,报不报朝廷自己把握,跟蒙古做个交易放个水也没太大问题。

二战时期德军为啥打到莫斯科郊外就打不动了,因为背后就是莫斯科,苏联已退无可退。蒙古最远打到北京郊外也打不动了,因为背后就是天子,北京必须守住。

要是皇帝不在,北京就可能被放弃,北方也就不设防了。

后来正统年间,土木堡之败后,君臣一度打算放弃北京,于谦据理力争,他的理由就是“独不见宋南渡事乎?”正德年间,王守仁说“大明虽大,最紧要处却只有四处(宣大蓟辽)而已”,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一样意识到北京的重要性。

有明一朝,蒙古的威胁要到隆庆年间才真正开始减弱,在此之前,所有大明皇帝的头号敌人都是蒙古。

【为什么是北平】

那么,为什么是北平。

最直接的原因是朱棣曾经的燕王身份,他20岁起就藩北平20年,早就习惯了那里的风土人情,饮食口味。他更熟悉北平,北平也更熟悉他,四年靖难北平军民始终支持着他,让他无比感动。

相比南京那群对他表面恭敬,背地里不知在想些什么的文官,迁都北平既安全,又是对子民的回报。

次要原因,古人非常迷信。

我们上学时候都学过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当时的我觉得这只是个寓言故事,后来才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女巫真的就是用活人给河伯献祭的,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封建迷信的破除要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乾隆三十三年这样号称盛世的年代,还发生过江浙某地民众无端流传一种名为“叫魂”的谣言,结果引起一场全国性妖术大恐慌的政治事件。

到了帝王这个级别,低级的妖术未必管用了,帝王最信的是祥瑞、灾异、长生不老之术,满脑子都是如何让自己多活几年,让后世江山永固。北平是朱棣的龙兴之地,从风水角度来讲,朱棣也更青睐于北平而不是应天。

更现实的原因是,不同于西安、洛阳、开封这些主要靠驮马运输的地方,南京到北平有漕运这种运输方式。当时的漕运地位相当于高铁,是最经济省力的运输方式,仅运输一项,就能省却无数人力物力。

另外,这还与朱棣的喜好有关。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采访一下他本人:“请问永乐大帝,你平生有哪些爱好?”

朱棣会告诉你,我喜欢砍人,喜欢外国美女,喜欢让别人来朝贡,喜欢运动,还喜欢修书。

下一个问题,请问你最喜欢哪个爱好?

朱棣的回答一定会是:打仗!

朱棣身上有许多标签,好战一定是最醒目那个。明朝这么多皇帝里,要论好战,明成祖说自己第二,没人敢排第一。民间一直有传说朱棣的生母是蒙古人,他对此极力否认,但从他的行动来看确实有几分蒙古汉子的遗传基因。他喜爱千军万马中往来冲杀的感觉,当战鼓响起,战马奔腾的那一刻,才是朱棣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治国理政只是工作,跨马冲杀才是朱棣一生所好。他是个为战争而活的男人,生于战争,也死于战争。

敌人在北边,朱棣在南边,哪天他手痒了要长途跋涉1500多里才能和敌人照上面,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在北京就不同了,他能自己直接掌握重兵,随时御驾亲征,横扫蒙古。

这份快意,怎一个爽字了得。

话说回来,迁都北京就真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那肯定不是。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迁都也是如此,除了加重南方的负担,折腾国力,它还把皇帝放得离边境过近。

对朱棣这不是问题,但不是人人都是朱棣,历代开国皇帝不是在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就是通过过人的权谋和手段登上宝座的,他们的段位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这就是古代王朝衰落的另一个实质性原因:不是依靠完善的制度治国,而是过于依靠皇帝个人能力。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个唐玄宗李隆基的例子——李隆基是个伟大的君主,也是个昏庸的君主。

“开元盛世”大家都听说过,在玄宗手里,唐朝达到了巅峰时刻,时长安人口就已超过百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放眼欧亚,能找出个十万级别的城市就算是特大城市,那时候唐朝成了全世界向往的地方。

但是李隆基并没能做到有始有终,他在位后期开始享受生活,忠奸不分,由此引发的安史之乱直接打断了唐朝的脊梁骨,从此再也没能挺起来。

李隆基的开明和昏聩都如此明显,从他一个人身上就能看到皇帝对王朝的影响力有多大。每一个王朝,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它的皇帝。

一个王朝的兴衰与皇帝息息相关,皇帝明,则王朝兴;皇帝暗,则王朝衰。

这和迁都北京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

在永乐时代,迁都北京毫无疑问利大于弊,可对后来那些明朝皇帝就未必是这么回事。

可是再把眼光跳出明朝,又会觉得他这个决定英明无比——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不管如何,迁都的负作用在后面慢慢会体现出来,对明朝而言这不全是个好消息。

有理由相信,朱棣迁都的想法绝不是即位后才有的,在他还没坐上龙椅时就已下了这个决心。

永乐元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称为行在,意思是天子所在的地方。他自己长期住在北京,很少在南京居住。同时,又命令重开海运,以舟师向北平运粮。

永乐二年,下诏从山西等地迁徙万户以实北京,并下令疏通大运河,保证漕运的通畅。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五年,朱棣的原配徐皇后(徐达之女)去世,朱棣选择为她在北京营造陵墓,朱棣后来自己也葬在那里,这就是明十三陵中的长陵。

这些措施表明,朱棣从来没有考虑过以南京为都城,迁都势在必行。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南北漕运已经打通,北平的人口也充实得差不多了朱棣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正式下诏迁都。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大明的都城正式迁往北京,此后中国600多年的政治格局,由朱棣奠定。

#头号周刊##明朝果然很有料##山河月明#

上一篇: 谢圆圆(谢圆圆是哪部剧)
下一篇: 古贺南(古贺南图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