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自己冲锋陷阵的君王。《资治通鉴》里写,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不是文学比喻。
李世民的文才讲究辞藻、形式,可谓是非常努力的婉约派诗人。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没有再立后。官方史书中立传的除了长孙皇后还有一位徐贤妃,应该实际上就是她在代行皇后之职。徐贤妃永徽元年卒,陪葬昭陵,当时才24岁,很可能是殉葬了。
但其实李世民是非常风流的。她娶了隋炀帝的女儿,生了吴王李恪;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也是李世民的情妇。
虽然李世民文治武功,不过似乎不善于管理后宫。在史料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唐太宗后宫乱哄哄的气氛。比如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的重要时刻,“妃嫔列于纱窗内,倾耳者数百人”。武才人能勾搭上李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三省六部制
唐初沿用隋制,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因为李世民每当皇帝时担任过尚书令,基本有唐一朝只有郭子仪还担任过这个职位,其他时期长期空缺,尚书省实际长官是左右仆射。唐是群相制,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都是宰相。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平章军国重事”等头衔,也是宰相。中宗神龙初年,豆卢钦望为仆射,不带“中书门下三品”,由于他跟中宗的弟弟相王关系密切,就不敢参议政事。此后,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即使是门下省名义长官,也不是宰相。这也算是政治事件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
贞观年间,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高宗永淳年间,权力较大的裴炎担任中书令,政事堂就挪到了中书省。政事堂最终朝着成为一个政府机构的方向演变。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分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习惯上仍称“政事堂”。
地方体制
地方制度上,分为州、县两级,长官分别为刺史和县令。刺史政治地位很高。很多中央大臣乃至宰相外放,也不过担任重要州的刺史。安史之乱后进入三级结构。
太宗继位后,曾展开了一次到底实行封建制还是郡县制的大范围讨论。封建制代表人物是萧瑀,魏征等人是强烈反对的。太宗631年曾出台了一个“世系刺史”的规划,将皇室子弟和功勋派到关键州去屏障中央。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以辞职威胁。太宗到去世前都很向往封建制,只不过无法实际推行。
兵制改革
贞观十年,太宗重组全国的军府,称“折冲府”。士兵被称为“府兵”,自己准备基本装备和口粮。府兵制是一种寓兵于民的制度,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全国一共大约633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800~1200人,主要集中在京畿地区。唐朝前期,要夺取政权,只要在首都取胜就可以了。随着唐朝对战争的需要,府兵不够用了,需要职业兵驻守边疆,形成了由节度使统帅的国防军,而内陆的府兵制越来越流于形式。
长安城
长安城受到阴阳术数思想的影响,其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朱雀街南北六条高坡与乾卦的对应。这六条高坡今天仍清晰可辨。九二“见龙在田”设为帝王之居,九三“君子终日乾乾”设为百官官署,九五“飞龙在天”以兴善寺玄°观等寺院道观镇之。
九五之地,今天的草场坡,也是因为唐时长安官马草场而得名,因为地势高叫“坡”。
玄宗时期宰相张说、宪宗时期宰相裴度,都看中风水定居在此。这件陕历博的大名品金龙,就是出土在草场坡,可能就是宰相府的遗物。
中宗时期,李隆基五兄弟居住在兴庆坊,当然就说此地有龙气。玄宗开元二年下诏祭祀龙池,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肃宗时期,玄宗还住在早已升为宫的兴庆宫,肃宗废除龙池祀,强调大明宫才是权力和礼仪的中心,可见当时父子紧张的关系。
唐与突厥
按官方史料说法,唐太宗于渭水桥上以突厥语对话颉利可汗,英明神武震慑了突厥退兵。真实情况恐怕没有如此浪漫。突厥趁玄武门之变的政治动荡,取道泾州进逼长安,泾州守将罗艺是李建成的亲信,可以说是放水让突厥进去的。太宗是靠清空国库送财宝贿赂突厥(还是大唐战神李靖建议的)才躲过了一劫。
没过多久,唐朝一雪前耻,灭亡东突厥。突厥灭亡后,如何处理移民,朝廷出现了一场经久而热烈的讨论,有名的儒家学者都反对引入突厥人,最终太宗采取温彦博的建议,就把突厥人安置在内陆,仍以其酋长统治。在唐朝政治军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突厥人很多,比如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赐姓李之前原名阿史那思摩,阿史那就是突厥的统治家族的姓氏。突厥的生活方式对唐朝产生了影响,李承乾就非常喜欢穿突厥的衣服,而且会讲流利的突厥语。
贞观朝的党派分野
从北朝到唐朝,是一个贵族制社会。最初有四个地域集团,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到了唐代,江左士族和代北士族已经没落了,比如褚遂良(江左)基本上是唯关陇集团代表人物长孙无忌马首是瞻的。
太宗上台后,高祖旧臣边缘化,比如宰相裴寂被赶出决策层,高祖大臣留任的代表就是代表萧梁传统的萧瑀,他就是江左士族。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人物。房玄龄出身山东,给太宗推荐了不少山东的官僚。山东精英人物,一部分是门阀士族,所谓崔、卢、郑、李、王五姓;一部分是山东豪杰。
北魏孝文帝钦定四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此外,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也是当时一等一的望族。至隋唐时,五姓七家成为最顶级的门阀家族,自认是中华正统文化的继承人,无论改朝换代。
政治集团核心人物与地方自认的文化代表,最终会引发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的重组。
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山头,有地区性的山头,但更多的是跟皇族私人关系凝结起来的政治联盟,比如秦王府旧班底,继承人之战中,魏征支持李承乾,李積支持李治,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家臣关系。杜如晦的哥哥支持魏王李泰,儿子支持李承乾,家族内部是分裂的,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承乾
《旧唐书》里说,李承乾名字是因为他出生在承乾殿,这是不对的。乾就是天,当皇帝被称为“出震承乾”,唐朝人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李世民作秦王的时候就给儿子起名叫李承乾,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我怀疑这是之后改的名)。李世民的其他儿子都是单名。
李承乾的负面形象,从新旧唐书开始就定型了。《旧唐书》里说他身体有残疾、道德有瑕疵,就是同性恋,我看这纯属胡说八道,太子怎么肯能是同性恋,养男宠也就是玩,和性取向没关系。这种从身体和道德残缺来说事,是政治抹黑的常见手法。《新唐书》大写特写李承乾亲近突厥文化,其实是宋朝人的在辽宋金对峙情况下的心理投射。
像魏征、孔颖达、颜师古这些饱学之士,都是李承乾的支持者。我们都听过后来李世民咋了魏征的墓碑,就是受李承乾谋反的牵连。李承乾就是一个翻版的李世民,他笼络了一批文臣武将,包括宗教方面,长安的普光寺就是在李承乾的干预下,成为长安佛教中心,也是巨大的政治、信仰网络。后来李承乾“纵兵入西宫”,俨然是宣武门政变的翻版,而且核心人物包括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也在翻版自己的父亲。
PS:唐朝建立之初由于粮食不够而禁止酿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