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有这么一件事,让罗艺对内侄不满,罗成跟表哥耍心眼,导致了秦琼对他们父子也有所失望,这件事就是秦琼要回家探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秦琼大孝,在外颠沛多年,想回家报个平安,也算人之常情,为什么罗艺和罗成却不同意秦琼的做法,并且使出手段阻挠呢?这事儿在《隋唐演义》中解释得很清楚:
首先说罗艺这方面,他对秦琼这个自家人非常器重,更是一心提拔这员大将帮助自己,毕竟以秦琼的才能,有这孩子当自己的得力助手,比多少外人都强,所以,罗艺是不想轻易放走秦琼的。更何况,秦琼能够了结人命官司,靠的正是自己这个特殊的地位,通俗点说,如果不是自己坐镇北平,秦琼正常发配过来的话,别说可以登堂入室了,能不挨打遭罪,每天吃上饱饭就算幸运了,还想提前获释回家探亲?这不是有点得陇望蜀了吗?可见,罗艺对秦琼的这种想法比较不满,而秦琼也能理解罗艺的态度,他虽然想家,却也从不敢在姑父面前提起这些。
于是,为了实现目的,秦琼只能通过表弟罗成帮忙,替自己向母亲,也就是秦琼的姑母求情,以便有机会回家。但问题是,罗成在《隋唐演义》刚刚遇到秦琼的时候,被设定的年龄只有11岁,即使力气大,本事强,可终归是个孩子。小孩儿心性的罗少保,一心只有让表哥陪着自己练武,根本不愿意让表哥离开自己,因此,无论秦琼跟罗成说多少回,求他跟老夫人说自己要回家的事儿。罗成都表面应付,实际不去管,因为这机灵的孩子明白,一旦自己跟母亲说了,表哥就要走了,甚至很可能都不回来了。
北平王罗艺(北平王和靠山王谁大)
就这样,秦琼在北平王府一呆就是大半年,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跟罗成传枪递锏,互相交流武艺,枪法是明显提高了不少。但思乡心切,挂念老母让他根本没心情享受这些。眼看得自己离开的机会渺茫,他也难免郁闷,便在一次酒醉之后,在墙上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诗文简单直白,不过是“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这种内容。等到罗艺看到这首诗以后,立刻觉得很不满意,秦琼“弄脏”了墙壁倒是其次,主要问题还是对秦琼想家表示不满。原因嘛,此前已经说过了,简单一句话,就是罗艺认为秦琼不识抬举,爷俩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尴尬起来。直到这时,秦琼的姑母,北平王妃才知道侄子的想法,虽然她也舍不得秦琼,但更见不得侄儿受委屈,立刻跟自己的丈夫罗艺,说清讲明了道理,好歹算是劝得罗艺同意,让秦琼回家。随后,北平王给当地守将来护儿写了举荐信,让秦琼继续有机会为国效力,走顺仕途,秦琼从此也有了更多的奇遇,开启了更加精彩的英雄故事。
这样的故事和细节设定,虽然看起来有些不起眼,但这种处理手法,正是《隋唐演义》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类似于秦琼吹牛射箭,靠罗成帮忙圆场等内容,都体现出了秦琼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不仅无损形象,反而更加合情合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秦琼和罗艺这次“小矛盾”,不正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人或事一样吗?一个公司得到了一名超级优秀的人才,却留不住人才的心,当领导的,舍不得放人,甚至不满也都是人之常情,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成全青年才俊的。同样,如果秦琼是那种一心只图安逸的凡夫俗子,在姑父的庇护下可以青云直上,衣食无忧,在北平府过着平凡而又富足的生活,从而不顾家乡妻儿老小,那又怎么可能活出精彩的自己呢?因此,秦琼和罗艺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可是跟现实中的我们相比,都显得那么真实自然——如果可以对号入座的话,您会是谁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