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张爱玲、吕碧城、萧红、石评梅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才女(民国才女有哪几位)
1.国民文坛红玫瑰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是中国文坛最耀眼的红玫瑰,她的一生是个传奇。
张爱玲
她是李鸿章的后人,出生名门世家,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很小的时候,她父母便离了婚。母亲随姑姑出国留学,父亲很快娶了新妻。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伴随了张爱玲一生。
1944年,24岁的张爱玲因小说《封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久后,便与其结婚。然而,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这段没有结果的婚恋是张爱玲人生中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也是让她饱受非议的一段经历。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
张爱玲
余秋雨曾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像张爱玲一样,从女性本体出发,怀着对经济和精神上缺乏独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孜孜于女性悲惨命运的写作,通过对一系列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既揭示了男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及习俗对女性的摧残,更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从女人原罪意识出发,对女性自身的人格弱点进行了思索与批判,开启女性批判立场。
张爱玲小说摒弃了“五四”作品中女性对男权社会单一的控诉,而是“让女性在自己的位置上自演自绎,呈现其矛盾、压抑、自我冲突以致丑怪畸形的深层面貌”。小说叙事的主要聚焦者都是女性,其小说中的女人居住在上海或香港,有知识的女性如白流苏、敦凤等,无知识的如曹七巧、霓喜等。她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几乎都把婚姻当作了自己的职业和获取金钱、物质的筹码,全然没有女性的自我尊严和独立人格,甚至不自觉地替代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施害于人的角色。人的悲剧性命运不仅存在于外界的威胁,更存在于人的本性中,人类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这就使张爱玲小说由对女性悲剧命运成因的剖析,而上升到了对更具普遍意义的人性、人生、命运、历史的感悟与思考。
2.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先驱
吕碧城生于1883年,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进士,曾任山西学政。吕碧城12岁时父亲突然逝世,从此家道中落。
吕碧城
时年20岁的吕碧城欲前往学习,但遭到舅父严凤笙女子应“恪守妇道”的严词斥责。一气之下,吕碧城愤然离家出走。一个偶然机会,吕碧城有幸结识了《大公报》经理英敛之。英敛之欣赏并器重吕碧城的文才,破格聘请她为助理编辑。吕碧城的名声很快传遍京津,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纷纷投诗迎合,推崇备至;就连当时的耆老严复、傅增湘、梁士诒、卢木斋等人对她也是青睐有加。
吕碧城一生风华绝代,身边不乏大批追求者,但她奉行“单身主义”,终生未嫁,晚年皈依三宝,在家修行。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病逝于香港九龙,享年61岁。此前,她曾写下绝命诗:“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去,我到人间只此回。”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4.现代的“梁祝”爱情——石评梅与高君宇
1902年,石评梅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石评梅
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很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在父亲支持下,她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1920年在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结识了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4]在同乡会交谈中,得知他们父辈即有交谊。他乡遇故友,格外亲切,于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谊,二人经常通信,谈思想,谈抱负。
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石像
1923年高君宇写给石评梅一封告白信:“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封突如其来的求爱信让石评梅陷入忧虑和矛盾中。她想了很久,在红叶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高君宇也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1914年,18岁的他在父亲的一手包办下,与本县一位姓李的女子成婚。从一开始,高君宇就试图反抗这桩婚事,但是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认识了石评梅后,高君宇更加坚定了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的信念。被石评梅拒绝后,高君宇对弟弟说:“我对她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了。”二人经历磨难,以象牙对戒,表达心意,象征了二人会永远保持“纯洁如冰雪的友谊”。
后高君宇因病去世,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于是,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上哭,说自己害死了高君宇,欠了他很多。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二人的雕塑
1928年9月,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北京。临终前,她的手上仍然戴着那枚白色的戒指。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二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