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三朝宰相,京城却没房产,家人偏居郊区,自己寄身寺庙!历任三朝宰相,一生以不贪为宝,无钱置办房产,自己寄身寺庙!唐人称他“救时宰相”,主席赞他“大政治家”,究竟是个啥样人?
崔玄暐(崔玄暐怎么读)
有句老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谓的“清知府”,就是为官清廉的知府,意为百姓心目中的清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是,即使是自我标榜的清官,实际上也都在大肆榨取民脂民膏。
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一说起封建时代的官僚,内心跳出的第一个字,就是“贪”,是谓“无商不奸,无官不贪”也。其实,不论是什么时代、什么阶层,人都是有好坏之分的,对于封建时代的官吏,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历史上还有出了不少为人所认可的好官的,比如宋之包希仁与明之海刚峰。今天老黄要给大家介绍的,并非上述两位在民间声誉极隆的青天,而是他们的前辈、一位唐朝的宰相——姚元之。
姚元之本名姚元崇,后改名姚崇,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人。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时人几乎无人能比。然而,这位资历深厚的宰相;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由于清廉,只拿“死工资”,没有灰色收入,买不起长安市区的房子,将家人安置在偏远的郊区,为了上朝方便,自己则寄身罔极寺。姚崇之所以如此俭朴,是因为他的一生都“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封建时代能位居宰相的高官,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不然,皇帝老儿也不会放心地将国事交付。姚崇也同样如此,清廉俭朴之外,他还是政绩斐然的领导者。博览群书的毛主席,就曾对姚崇的政治智慧有过极高的评价,比如,他在《新唐书》“姚崇传”的天头就留下了“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的十字批注。
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宰相,姚崇究竟具有怎样的政治智慧与品格,能赢得主席如此高的赞誉呢?
姚崇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其父姚懿,隋未曾为陕州崤县(治今河南陕县)令。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决定取乱隋而代之。七月,起兵太原,南下攻取长安。九月,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渡过黄河,了解到姚懿的实力和才干后,就派人去争取姚懿。当时,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也派人来争取他。富有眼光的姚懿,认为李渊志向远大,很有作为,就决定投奔唐室。
为此,姚懿还劝说陕州守将:“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命天子,天命在唐,我们应该应天命顺人心才是!不然,陕州恐怕难逃战争祸殃了!”陕州守将就和姚懿一起绕小道去拜谒李渊。姚懿来投,李渊特别高兴,赏赐给他们文书和许多金银布帛。“以此阖州离患”,从而使陕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战乱。
史称其“弓马纯熟,喜读经史。胸怀壮志,做事果毅”,投唐后,被授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其后跟随秦王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后来,由于支持太子李建成,坐事免官。
唐高宗李治登基后,授忠武将军、折冲都尉、长沙县男,迁硖州(今湖北宜昌)都督,颇有政绩。龙朔初年,迁嶲州(今四川西昌)都督,率部平定了邛部蛮族酋长作乱。由于长途奔波和军务劳累,73岁的姚懿一病不起。龙朔二年(662年)12月病逝于嶲州都督府。
姚懿不仅治国有功,而且治家有方。他初娶张氏夫人、李氏夫人,二夫人亡故后,续娶刘氏夫人,共生十一个儿子。由于姚懿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后来都成为国家栋梁。最有成就当数第十子姚崇。
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皇帝(李弘)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
姚崇的夏官郎中是个军职。所谓的夏官,就是人们熟悉的兵部。上古朝中曾设六官,即《周礼》中的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又称为六卿)。隋唐以后,其对应的正式称呼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夏官即兵部尚书,夏官郎中,就是兵部郎中。隋唐迄清,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郎中相当现在各部的司长,比如,清朝六部以下设司,司的长官就称郎中。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攻陷河北数州。当时,军机事务繁忙,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副部长级)。
圣历元年(698年),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首次成为宰相,后改任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
期间,姚崇因母亲年迈,请求辞官回家奉养老母。武则天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只是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职,相王府长史一职仍然保留。姚崇去相不久,武则天又让其兼任夏官尚书(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崇推辞道:“夏官执掌兵权,臣是相王府属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武则天深以为然,便改任他为职责较轻的春官尚书(礼部尚书)。
武则天晚年,姚崇由于得罪了武皇的男宠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头衔。不久,姚崇出镇灵武(今(宁夏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姚崇离京时,举荐秋官侍郎(刑部侍郎)张柬之为宰相。张柬之之任,为其后的“神龙政变”埋下了伏笔。
晚年的武则天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武周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生病,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张柬之等五人机密谋划,除掉二张的计划也在悄悄地布置着。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大臣在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诬称张易之、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二张。二张被杀后,他们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
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姚崇恰于此时回到京城,得以参与政变密谋,因功赐爵梁县侯,实封二百户。不久,姚崇被外放为亳州刺史,后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逝世,终年55岁。
李显崩后,唐睿宗李旦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入主中枢,再登相位。姚崇与宋璟协力合作,革除中宗时期的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请托,使得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朝野都认为国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唐睿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诸王手握兵权,对皇太子李隆基构成威胁。景云二年(711年),姚崇与宋璟密奏睿宗,建议将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外放为刺史,将岐王李隆范、薛王李业由羽林将军改为东宫属官,并让太平公主迁居东都。
太平公主闻讯大怒,指责李隆基。李隆基无奈,只得上奏皇帝,称姚崇离间宗室。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后历任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处江湖之远的姚崇,并没怠误政事,由于勤政爱民,得到百姓立碑颂扬。
李隆基打击姚崇,其实是舍车保帅之举,他这是在为诛灭太平一党赢得时间。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李隆基上位,是为玄宗,改元先天。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野心不死的太平公主图谋政变,李隆基则先发制人,假传召见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人,引五百羽林军诛之。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唐玄宗李隆基,出京到新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检阅军队。当时,姚崇正在同州担任刺史,距离新丰不到三百里,唐玄宗便密召姚崇前来,问政于姚。姚崇到达新丰后,与唐玄宗纵论天下大事,侃侃畅谈,不知疲倦,句句都说到玄宗心坎中了。
为此,唐玄宗有意任命他为宰相。姚崇却没急于答应,而是趁机提出十条主张,如果玄宗能够答应照办,他才肯再度出山,否则只有抗命不尊了。姚崇提出的治国十策是:
(1)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能否施行仁政;
(2)青海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否不再贪图边功;
(3)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4)能否不让宦官参政;
(5)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
(6)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
(7)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
(8)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
(9)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
(10)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姚崇的治国十策,虽然只有区区二百余言,却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唐玄宗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次日,姚崇便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第三次为相。姚崇被委以重任大权,由此也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
姚崇拜相后,佐理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他从整饬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唐中宗时期,贵戚竞相营建佛寺,滥度僧尼。很多富户强丁也乘机削发为僧,以逃避徭役。姚崇执政后,进言道:“佛图澄、鸠摩罗什号称高僧,也不能挽救后赵、后秦的灭亡。齐世宗、梁武帝崇信佛教,却未能免除灾殃。陛下只要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佛身,无需剃度奸诈之徒,让他们败坏佛法!”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官员筛选淘汰全国僧尼,因弄虚作假被勒令还俗的多达一万二千余人。
姚崇曾问紫微舍人齐浣:“我为宰相,可以和什么人相比?能比得上管仲、晏婴吗?”齐浣道:“管仲晏婴所行政策虽不能传诸后世,但在他们执政时期却能一直保持。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从这一点来看,您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那我是个怎么样的宰相?”齐浣道:“您是个救时之相。”意思是说姚崇只是拯救时弊的宰相。姚崇大喜,拍腿而言道:“救时之相,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毛主席称赞姚崇是“唯物论者”,是实有其指的,那就是姚崇与蝗虫的战争。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发生大面积蝗灾。姚崇主张杀灭蝗虫并焚烧虫尸。地方官员和百姓不敢捕杀蝗虫,反而祭天祈福消灾,连唐玄宗都担心灭蝗会违背天命。
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古人不敢捕杀,反而还要祭拜,是何道理?
原来,在汉朝时期以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影响,人们认为上天有蝗神存在。发生蝗灾,是因为人类做错了事情,蝗神对人类实施惩罚。如果这时候捕杀蝗虫,会激怒蝗神,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所以,每当蝗灾发生后,皇帝会主动下“罪己诏”,承认施政错误,请求蝗神原谅;民间会架起祭坛,焚香祷告,希望蝗神保佑人民,祈求蝗虫远离庄稼。
姚崇可不信这个邪,他要逆天而行,将坑民害国的蝗虫扑杀灭尸。为了说服玄宗,姚崇列举魏时发生蝗灾不敢灭而导致草木皆尽、饥荒遍野甚至发生人吃人现象,任由蝗虫为祸,后果不堪设想。他劝谏玄宗说,修德免灾并非对灾祸听之任之,而是要主动救灾,如果为了保护蝗虫而牺牲人命并招致国家危殆,才是真正违抗天命。
黄门监卢怀慎认为天灾非人力所能制服,姚崇大声驳斥道:“扑杀蝗虫解救百姓是善举,如果上天降灾祸,全由我姚崇一人承担,决不推诿给别人。”
姚崇为民请命的坚强决心,终于打动了唐玄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派出御史为捕蝗使,到各地去督促捕杀蝗虫。在姚崇的坚持下,山东等地开始大规模捕杀蝗虫,将蝗灾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姚崇在京城没有住宅,家人住在郊外,自己寓居在罔极寺中。后来,姚崇因疟疾卧床不起,不能上朝理事,唐玄宗每日派遣使者数十人,前去探病,每遇军国重事,都命人去征求他的意见。再后来,唐玄宗命姚崇搬入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侍疾。
姚崇认为四方馆存有官署文书,不是病人居住之地,极力推辞。唐玄宗道:“设置四方馆本就是为官员服务,朕安排您住进来,是为国家考虑。如果可能,朕恨不得让您住进宫里,您不要推辞!”
姚崇虽是一代贤相,但却教子无方。其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遭到舆论的非议。中书主书赵诲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情败露,被唐玄宗定为死罪,姚崇也极力营救。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悦,在赦免京城罪囚时,特意在敕文中注明,将赵诲流放岭南。姚崇为此忧惧不安,数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姚、宋都是对“开元之治”起过重大作用的人。
姚崇被罢去宰相之职后,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唐玄宗虽将姚崇罢相,但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封姚崇为太子少保,但他却因病没有接受。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纵观姚崇的一生,先后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对“开元盛世”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他为唐朝四大贤相(其余三人为房玄龄、杜如晦与宋璟)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