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书本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 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书本绪论

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 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功能,既反应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反应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 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具体来说,人类是从“茹毛饮血,茫然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了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3、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的意蕴,但是经过人工的打磨之后,便注入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的范畴。题中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还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中各种自然属性。所以,人打磨石器的过程,知识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这样包含人类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

4、所以,文化石自然的人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的非常清楚。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1、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 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广义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面。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领域。

2、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 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3、 从逻辑上讲,狭义文化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广义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体来说物质创造活动具有基础意义和决定作用,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对心态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人类精神创造,讨论心态文化诸问题时,不能忽略这种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将“大文化”和“小文化”割裂开来。

三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 国度性和民族性事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国式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中华民族史中国文化创造的主体。其文化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和遗传性。它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它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

3、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

现实意义: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1、 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更好的把握我们的民族精神。

2、 更加准确的认识我国当前国情即历史文化和现状——有助于我们认清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内容。

3、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文化石影响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传统,传统式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文化传统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之中。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并且有土质疏松的冲击平原,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 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中国农业区面积产量的领先,使其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2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

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的西北、西南高原戈壁众多,却又多出通道,在公元前就已经开辟了丝绸之路。

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影响的程度不同。很多人类早期无法逾越的障碍,以后都成为坦途,文化也从封闭走向开放。

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 放的唯一途径。唐朝以前与西方的联系主要靠陆路。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导致了人们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二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1、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 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 ,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 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

第一, 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 程、方式和时间;

第二, 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第三, 人类只 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2、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是不相同的。人类早期,智能被动的适应现实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但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的利用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决定作用逐渐减弱。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越大。

3、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 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这种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农民内部的活动空间,保持了简单的再生能力,适应了时代变化。

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远古时代村舍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乡村经济,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贵族与分封制度,虽然秦汉后有所变化,但是历代不绝。明藩王勋戚经济成分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组成部分。

3、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 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 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多元结构使农耕经济具有包容性,海洋贸易,商品交换均是补充。

4、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 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 式而已。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以及政府对私人海商集团的控制,早就了这种内敛型经济。

5、循环往复、长期延续的显著特点使农业自然经济得以延续,即使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天灾人祸,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未曾陷入困境。

6、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点。

①商品经济在汉唐元明清就已存在,土地买卖出现在战国秦汉之际,农民较早拥有离开土地的自由。地租形态,劳役、货币并存。

②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及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的不足。凝重了传统经济的保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及时化解和吸收。早期经济和社会政治条件不相配合,造成了经济发展失调。同时,人们夜郎自大,迷恋现有成就,拒绝新接受新思想,也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二 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社会经济具有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点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加强了传统经济的坚韧性。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① 中央集权没有民主,是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 。

② 新王朝建立之初,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但是后期依然会带来政治腐败、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等问题

2 上层建筑队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①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 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② 经济剥削严重,政治特权阶层奢华的消费,加重了人们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加重,重农抑商、工商业经济所受剥削尤为严重。清朝“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就是当时现实的写照。

③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中国虽有灿烂的科技文化,其运用却不受重视,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未能在中国发扬光大。

④ 中国古代政治布局导致商业队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官盐,山西商人经营九边军需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⑤ 为了一视同仁,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严重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成为政府经济剥削的重心, 赋役负担十分沉重,经济发展不够迅速。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

一是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一部中国史,就是一 部家族统治史。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族就会一直统治下去。

二是封国制度不断;郡县制度一直以不同方式 不同程度被历朝保留。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汉郡县制,西汉以后又恢复分封制。

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有四权,即政权、神权、父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既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所不能起到的特殊的社会作用。这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十分稳固。

四是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的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中国传统社会家与国都是严格的家长制。受中国长期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中国的国家结构一直有着很深的家族结构的印记,家和国的组织和系统权力的分配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二 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

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祖先黄帝权利是用武力取得的,并加以扩大。后代统治者均沿袭了这种方式。中华民族刚进步到文明的边沿,就形成了一个祖先,一个权力,一个核心的专制制度,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为止。长达两千多年基本没有质的变化。例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宋辽金元将军权、政权、财权都归朝廷、明设立内阁、清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二是经济基础稳固, 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

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 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

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实行人口统治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历史上的什伍组织,均田制度,两税法,摊丁入亩等一脉相承,将农民控制在土地上。

三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 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成 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经世致用的思想等等;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 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和文人的影射传统等,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抑制和摧残。例如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始终未得到贯彻和实施。

3 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法律秩序。突出地表 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这一特点,在先秦时就已形成,经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形式上虽然多变,但这一传统一直被延续下来。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得到补充和升华。由此,中华文化大致走向确定。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

1、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 ,其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

2、 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 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是我国国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的文化发展基础,决定以后文化发展的方向。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 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3、 百家争鸣的一项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代开始,如家正统,伺候历代都以儒家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 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 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 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 各种治国思想, 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 可以说, 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

5、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 多年中国古 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 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 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 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 起的。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 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 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 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 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 力的条件。

4、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5、 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儒学具有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 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 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 峰起。

6、西汉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要求有统一的思想。董仲舒以六经为指针,高举崇儒更化的的旗帜,寻找到了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吻合的文化形态,儒学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 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 学思潮。 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思考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三 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思考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1、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 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 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2、 原因: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 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而且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这样这个思想较为没有束缚, 所以多种思想可以百家争鸣,国家的环境较为好。所以当时社会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 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 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 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 民正常的生活,对于变革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唐朝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

3、 以杨炎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制,中国封 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 直到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 明清文化与以往比较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1 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文字狱的盛行,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2 早期启蒙思潮,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具有市民反叛意识。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及致良知之说,挑战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

3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开始对中国传统科技进行总结。

1 图书典籍方面:《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最早的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页数最多的丛书《四库全书》

2 古典科技方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方以智《物理小知》

3 文化学术方面:乾嘉学派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文献展开了空前的整理和考据。

4 西学东渐: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教会人士来华,将近代世界观念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

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一 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

1、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 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 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 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 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 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 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 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 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 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 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 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外国传教士。吸引了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管饭传播到世界各地。例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进程的伟大技术成果、他们改变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强大推动力。另外,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都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世界的历程和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密切联系的。中国文化在鸦片战争后受到的冲击和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值得深思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随之带来的带有鲜明西方色彩的文化和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碰撞时,既显示了我们固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传统,同时又显露出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和弱点。中国人从以往的隔绝状态走向世界,也要用新的眼光与心态迎接世界,向其他文化学习。

5、 以往所谓的“本位文化”或是“全盘西化”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主张,以辩证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今融合,中外会通,。学习和创新相结合。

6、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和过程中,都经常出现一种矛盾运动。一方面要维持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另一方面需要吸收外来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今天中国正处在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应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有益的东西,使中国文化更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 著述书目提要
下一篇: 绝版精品珍贵史料:《文史资料选辑》PDF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