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

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

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作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的《水浒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书中的梁山好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汉,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好事者能将一百单八将每个人的排名和诨号倒背如流。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然而,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施耐庵笔下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又有多少人,能够慧眼识珠,在一众好汉

作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的《水浒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书中的梁山好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汉,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好事者能将一百单八将每个人的排名和诨号倒背如流。

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

武松的评价(武松的评价20字)

然而,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施耐庵笔下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又有多少人,能够慧眼识珠,在一众好汉当中识得真英雄?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武松和林冲两人谁才是真英雄?且看毛主席是怎么点评他们的?

林冲和武松在《水浒传》当中可以说是两个个性鲜明的角色。

一个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一身好武艺,知书达理,本身居官场,前景光明,却最终一步步被逼上绝境,与腐朽的统治阶层反目成仇。

一个是景阳冈除虎的大英雄,一身是胆魄,行侠仗义,本光明磊落,与世无争,却因奸人的勾结惨遭暗算,绝地求生看破浮云走上反路。

两人都是智勇双全,逼上梁山,意志坚定,那么相比之下,谁才是真英雄呢?

知天下,论英雄,挥斥方遒!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风云交递,生生不息,浩然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能够在知人论世中感悟时代的脉搏。

然而如何知人?又何以论世?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审时度势,准确地理解书中的人与世,更要准确地感知当下的人与世。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十分善于知人论世。

丰富的人生阅历与阅读积累,赋予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旁征博引的宏大世界观、历史观。

往往借助一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人或事,就能将自己的观点清晰表达,令人心悦诚服。

而《水浒传》中的故事就是他经常用来引经据典的材料。

《水浒传》可以说是毛主席一生当中最喜爱的一部名著。

英国人迪克·威尔逊在其著作《毛泽东传》当中就曾记录过这样一个场景:在长征时期,毛主席的背包里除了简单的日常用品之外,还会放一本《水浒传》。

在毛主席看来,白色恐怖压迫下的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开始,就开启了一场“逼上梁山”的革命历程,在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力量犹如梁山好汉一般逐渐汇聚在一起,不断成长。

以至于晚年与外宾交流革命经验时,也经常用“逼上梁山”来比喻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因此,相似的军事斗争历程,使得毛主席对《水浒传》当中各路好汉的引用和点评,十分精辟独到,而其中对林冲和武松两位英雄的点评尤为精彩。

1936年,毛主席在其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中,就曾引用“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案例来阐述战略退却的重要性,同时批驳了军事冒险主义者: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在这里,主席引用了《水浒传》第九回中的故事,林冲在被发配沧州的路上,受到柴进的款待,引起了庄里另一个武术师傅洪教头的嫉妒。

洪教头故意挑衅,要与林冲比试,一番虚张声势,猛冲猛打,结果自乱了脚法,被沉着应对,故意后退的林冲抓住破绽,一棒打在小腿上,跌翻在地。

在毛主席的眼中,林冲是位有谋略且功力深厚的豪杰好汉,面对对手的强硬声势,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又能够随机应变,敏锐地抓取对方的破绽,从而一击制敌。

这无疑需要成熟沉稳的心性,忍而不发的耐性,非常人所能企及。

正是这种兼具智慧与勇武的特性,使得主席经常以林冲为例来阐发战略思想,讲解工作方法,可见主席对林冲还是有相当好感的。

而对于武松,毛主席更是对其景阳冈打虎的气魄大加褒扬。

1949年,毛主席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毛主席借用武松打虎的故事,来比喻革命力量对反动势力的激烈斗争:

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

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景阳冈打虎可以说是整部小说中武松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之一,但是这段广为人知的佳话背后,却是凶险万分。

武松一人面对凶残无比的老虎,赤手空拳,几无胜算,只有不惜一切,斗争到底,打死老虎,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而毛主席恰恰看到了这种斗争的残酷性,也是中国革命必然要面对的。

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在生死之间没有任何的余地,只有豁出一切,奋力一搏,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地消灭敌人,才能保护新生政权的安全。

从这一角度而言,毛主席无疑更欣赏武松在面对凶险时的英勇果敢与顽强意志,这正是中国革命所需要的大无畏精神。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主席的眼中,林冲和武松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人物。

观时世,论人品,孰为英雄?

但是林冲和武松,谁才是真英雄呢?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主席的心中还是有一杆秤的。

1954年3月的一天,毛主席在杭州散步时,随口和警卫聊起了《水浒传》,恰巧谈到了林冲。

主席便问道:“林冲是个什么人?他算是英雄么?”

警卫员王振海不假思索地回答:“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总督,武功非常高强,是个英雄。”

然而主席却语重心长地对王振海说:“林冲没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一味委曲求全,不是英雄。”

在主席看来,纵使林冲武艺高强,智勇双全,也无法弥盖其懦弱和妥协的弊病——没有反抗的精神,任人欺压。

面对高衙内的步步紧逼,强辱爱妻,林冲只能忍气吞声;面对高俅的恶计伤人,林冲也只是老老实实接受,甚至在押解路上面临死亡威胁时,也只是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命运。

林冲虽武功高强,但空有本领却不会为自己伸张正义,甚至临死都要听天由命,没有独立的反抗精神以及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又何谈真英雄呢?

有意思的是,毛主席在评论林冲时刻意提到了武松。

两相比较,武松虽然在武艺上与林冲不分伯仲,但是面对景阳冈凶虎逼前的危急关头,武松并未放弃抵抗,听天由命,任凭宰割,而是奋起反抗,最终拼尽全力反杀老虎,可谓是逆境求生。

正是凭着这股大无畏的精神,让后世数百年的读者无不记得打虎武松的赫赫威名。

而在主席眼中,武松打虎乃至整个《水浒传》逼上梁山的故事,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

纵观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乃至建党至今的百年岁月。

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小船上的十三位代表开始,从南昌起义到红色瑞金,从万里长征到艰苦抗日,最终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带领人民翻身做主,打出国威。

而在这轰轰烈烈的几十年当中,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在十分极端的恶劣环境中奋发前行,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扭转乾坤,实现逆袭,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让世界为之一振。

彼时的中国革命,正像那打虎的武松,面对着凶险万分的处境,临危不惧,奋起反抗,最终战胜一切如狼似虎的反动派。

而武松打虎彰显的大无畏精神和反抗精神,正是中国革命能够走向最终成功的不竭动力,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如此,方为真英雄!

时至今日,《水浒传》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百单八将的勇武智谋,依旧能引得人们一番品头论足。

对每位好汉的解读,也在时代的兴替中不断产生新的声音。

在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引导下,每个英雄好汉的形象愈发多元,愈发丰满。

当年毛主席对林冲、武松的评价,似乎也有可以再讨论的空间。

然而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再品毛主席对林冲、武松二人的品评,便可发现主席其言不多,却饱含深意,不仅有对两位好汉一针见血式的尖锐品评,更有对革命斗争的深刻理解,最终回归到对晚辈的真切教导。

正值国际时局动荡,回顾主席之言,其情感之真切,其见识之深刻,如今依旧令人深深叹服。

上一篇: 李丽贞(李丽贞个人资料简介)
下一篇: 图拉真(图拉真纪念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