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千秋 ——忆吴作人先生
文/杨永琚(旅日画家)
现代画坛,有许多专攻油画又兼擅长中国画的杰出画家,吴作人是其中一位。
吴作人简介作品价格(吴作人简介作品)
吴作人先生
作为一名画家,遇到好老师很重要。吴作人师从徐悲鸿先生,与徐悲鸿先生有紧密的关系。在与萧淑芳结婚时,徐悲鸿先生为证婚人,并赠《双骥图》。画上题诗:"百年好合休嫌晚,茂实英声相接攀"。吴作人的艺术轨迹与徐悲鸿也十分相似。徐悲鸿曾留学法囯,吴作人也于30年代赴法国学习油画。留学5年后归国,解放后一直在徐悲鸿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从事教学与领导工作。吴作人的艺术思想与徐悲鸿一样,都主张中西融合,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徐悲鸿擅画马,吴作人擅画骆驼。
杨永琚在吴作人先生家
吴作人60年代以后专注投入中国画创作。吴作人延伸了“处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艺术思想,提出从“师造化”到“夺天工”的阐述。在表现技法上,利用双层玉版宣的浸水性能,用笔醮上饱满的墨,按笔于宣纸上,笔迹周边渗出一道水线,再接上第二笔,干后便成一条白线恰好是羽毛的轮廓线,用此法画老鹰羽毛表现鹰身的厚重,羽毛松茸的质感,很有特色。
吴作人作品
画什么,怎样画,取决于画家的个性,生活体验,学养和审美取向。吴作人选择了前人没有画过的骆驼,牦牛。以精妙的笔墨,突出主体的构图,表现坚韧耐旱,永不停步的驼群,还有奋发向前的牦牛,给人震奋的力量。吴作人欣赏骆驼和牦牛的性格,是因为他从牦牛和骆驼身上找到他内心的向往,吴作人师法自然而不照搬自然,有所取舍、经过夸张变形、加工提练。进行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艺术创造。他在到西北体验生活时,感受到骆驼与牦牛顽强地生存在严酷的苍茫天地间,具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他在艺术道路上需要借鉴的。只有具备这种奋发向上的气息和坚毅的性格,才能振作精神,支撑不断攀登艺术的高峰。看吴作人中国画作品往往会给予我从艺的力量和启示。
吴作人作品
有幸拜会吴作人先生,是缘于宗其香先生的引荐。宗其香先生长年居住桂林,有时亦到柳州写生作画。他是愿作桂林人的北京画家,本地人与他都很熟。宗其香与吴作人同出师门,20年代末吴作人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30年代末宗其香曾被徐悲鸿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两位先生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相交甚好。 1982年广西柳州都乐岩风景区修建,需要全国名家题字。我与柳州来京人员一起拿着宗其香先生的引荐信去拜访吴作人先生,我们按电话予约的时间来到当时的华侨新村吴作人先生的住宅。由于有宗其香先生的引荐信,我们得到吴作人先生与萧淑芳夫人的很好接待。萧淑芳是广东人,以水彩画法画中国花卉,作品独放异彩,盛名于画坛。夫妇同是画家的家庭,陈设雅致摆放各地的乡土民间工艺品,显得纯朴而充满艺术气息。
吴作人作品
吴作人先生当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在美术界最高权威面前,我敬而生畏,一时拘谨起来。吴先生却亲切和我们交谈,问许多有关广西的情况。自然的谈话,使我心情变得轻松。随后我向吴先生请教了许多当时探讨中国画的热门问题,吴先生在涉及中国画的一席谈话中,特别强调中国画的立意要高,笔墨要精妙。吴先生为广西柳州都乐岩的许多风景点题书,在挥毫弄墨兴致最浓时,书就“笔墨千秋”条幅赠我,我得吴先生书作如获至宝;“笔墨千秋”四字结体优美,行笔酣畅。虽然岁月已逝去,墨色却闪烁光芒。
吴作人书(筆墨千秋)
吴作人(1908—1997年),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安徽泾县。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师从于国画大师徐悲鸿门下。三十年代初先后留学法国和比利时,回国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后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并兼教长之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任院长。吴作人先生长于油画和中国画的创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法国政府曾于1985年授予他“艺术文学最高勋章”,1988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的艺术》等数十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