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

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

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1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历史上有哪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神操作吗?有的。“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听说过么?没听说过我也不打算仔细讲。这则故事之所以出名,得感谢写历史的人的刚正不阿:齐国大夫崔杼因为狗血事件(被戴绿帽)杀了齐庄公,太史拿人俸

1

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

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的典故)

历史上有哪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神操作吗?

有的。

“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听说过么?没听说过我也不打算仔细讲。这则故事之所以出名,得感谢写历史的人的刚正不阿:

齐国大夫崔杼因为狗血事件(被戴绿帽)杀了齐庄公,太史拿人俸禄尽职工作,把实情记述了下来。崔杼当了那什么又怕被人说,威逼太史修改一下试卷,改成强盗杀国君。太史当然不肯,崔杼便一连杀了太史家两兄弟,老三拿过接力棒仍然不改,崔杼又杀。好在太史家人丁兴旺,老四接任,继续如实记载,最后崔杼只有感叹写历史的不好惹,放过了太史老四。

《东周列国·春秋》,崔杼查史

而太史老四还在里面生死未卜的时候,打南边又来了个南史氏,如果太史家因为这件事被灭绝了,他准备接任续写“崔杼弑其君”的历史事实。

所以,这则故事中心思想很简单:写历史的人(像我这样的)不好惹!

说完结论,再看过程。

在崔杼还没杀齐庄公的时候,齐国内部各阶层人员接到线报开始行动,有的急着跑出国避难,有的关上大门留条门缝看戏,有的想抵抗但能力不足……有个叫陈不占的人,就属于最后这一类。

你没看错,就是沙师弟

陈不占听说崔杼围困了国君,叫上司机就要奔赴国难。

但在出发之前,他要先吃点饭,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对抗黑恶势力。

煮好饭,情况紧急,陈不占催着司机赶紧发车,生死时速的事刻不容缓。

司机见主人如此忠君爱国的操作也很感动,但接下来就让人有点大跌眼镜了。陈不占端着碗的手不停哆嗦,连勺子都拿不起,打算爬上车吧,又紧张得握不住苏轼,哦不对,握不住车轼。

司机把扬起的鞭子慢慢落下,对陈不占说:“您都怕成这个样子了,还去救啥啊?”

陈不占大义凛然:“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意思是,为国君死,是义士,不勇敢,是我自己私人的事,哪能因私废公?

好吧,司机被这仁者之勇感动,加速驾马车。结果刚走到崔杼家门口,听见里面兵器械斗的声音,还没下车,陈不占就吓得心脏骤停,肝胆破裂——恐骇而死。

虽然这种忠君热情值得点赞,但这结局……真是翻车现场。

这则故事出自一向爱自己造史的刘向编的《新序》,真实性为0,只在体现了当时的价值观。

刘向画像

2

那么,接下来就说一个确有其事的不按套路出牌。

孔子有一次坐在家里,门外忽传朋友死讯,有一个叫伯高的人在卫国去世了。

孔子,周润发

伯高家属报完丧,剩孔子在门口犯难。按春秋的礼,哭丧是件很有讲究的事——比如,兄弟死了,在祖庙里哭他,表示咱们同一个祖宗;父亲的朋友死了,在祖庙外哭,虽然是伯/叔父,但不能进祖庙;老师死了,在正寝哭他;朋友死了,在寝室门外哭他;只是知道个名字的点赞之交,就在野外哭他。

孔子是最讲礼的人,当然不敢破坏规则,但对于伯高,孔子真纠结了。

在正寝哭他,显得太隆重,在野外哭他,又显得交情太浅,怎么办?

孔子思前想后,终于灵机一动:“他是通过子贡跟我见面认识的,我还是到子贡家里去哭吧……”

孔子哭颜回

孔子,王绘春

试想一下当时的场面,孔子大老远边走边哭,走到子贡家就开始捶胸顿足号哭,嘴里还要碎碎念:“哎哟可怜的伯高,你咋这么早就跑下了我们……”子贡一定一脸黑人问号脸。

1991年电视剧《孔子》中,吊丧捶胸顿足

按吾乡忌讳习俗,有丧事在身的人都不能去别人家,估摸子贡媳妇儿都忍不住竖个扫把在门口……

这还没完,孔子到子贡家,又以老师之尊要求子贡为伯高成立治丧委员会,代替充任会长,跟前来哭吊的人互动答拜。

子贡: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子贡也是稀里糊涂就当了一回死者“家属”。

3

东汉时期有位赵憙,堪称不按套路出牌奖最佳得主。

赵憙是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人。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堂兄就被人杀了,而且堂兄年纪也小,还没留下一儿半女,等于绝嗣。赵憙一直愤愤不平,想为堂兄报仇。

关于当时报仇的社会理念,《春秋三传》解说过,《礼记》里也有明确记载。按当时的习俗,血海深仇,是一定要报的,不然枉为人亲戚。

西汉时期,就曾以《春秋》作为“决断诉讼”的基础根据,称为“春秋决狱”。也就是按孔子的思想指导作为行为和牢狱规范。

所以,来看看孔子怎么看待杀亲戚之仇的。

还是我,呵呵

《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孔子给出了答案,赵憙作为儒家传统弟子,自然要严守规则。他堂兄家没人,这个重担就落到他身上了。

准备工作做了很久,赵憙终于决定放手去干,纠集了一帮好兄弟一起赶赴仇人家。结果,仇人家可能集体食物中毒,全瘫在床上起不来,没一个人能举起家伙跟赵憙搏斗一下。

怎么办?

君子不能乘人之危,纠结了好一会儿,赵憙还是放弃了。走之前跟仇人说:“等你们身体恢复好了,以后走路避着我!”

仇人一个个躺在床上,小鸡啄米似的叩头拜谢,心里也是感激不尽。

等过了一阵子,仇人们身体恢复了,集体把自己五花大绑去见赵憙。

你饶了我,我感激你,并给你机会报仇。按这个路数,差不多就要演绎成冤家宜解不宜结,最后双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结为异姓兄弟了。

但,赵憙并不想和解,坚决不肯见仇人。

仇人也是轴,越不见越求见,于是双方形成拉锯战——

仇人:我们错了,感谢你那天大恩大德,现在请你处置。

赵憙:走走走,离我远点。

仇人:来都来了,如果你不处置,也只有你宽恕我们才能安心啊。

赵憙:烦人,不见。

仇人:你要不肯见一面,我们就在这儿长跪不起。

真是大型电视剧现场。再跪下去,赵憙眼看着就要被胁迫得和仇人手拉手把酒言欢了。

但结局是,赵憙被逼无奈,走出来,抽出40cm大刀,把仇人团灭了……灭了……

别说你们没反应过来,估计仇人自己都没反应过来,真是装X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的真实写照。赵憙,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上一篇: 五更是几点(五更是几点到几点)
下一篇: 多景楼(多景楼诗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