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十三章 社会现代化;本章教学目的:本章旨在使大家了解社会现代化的涵义,把握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着重了解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分析社会现代化的不同类型。对中国当今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有一个全面把握和认识。;本章重点: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特征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社会现代化的不同类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本章基本概念:社会现代化趋同论趋异论 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早生内生型现代化晚生外生型现代化依附论;第一节社会现代化概述;社会现代化不同于工业化: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指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和国防的各个部门,对整个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技术改造,使社会经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这种观点比较接近的另一种看法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很显然,它们是把现代化单单理解为经济方面的现代化。经济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起支配作用的部分,经济的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经济的现代化毕竟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并不是现代化的全部,把现代化仅仅看作经济的发展是片面的。
; 社会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西方化”一词的含义是,西方或欧洲的制度本身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其他社会可以忘掉自己的历史传统而采纳西方或欧洲式的现代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不可否认,西方或欧洲是现代化的发源地,直到目前,它们的现代化程度仍然高于许多国家,是当代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地区。但是,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和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带有自己国家或本民族的特点,即使极力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经验和制度,也不可能完全“西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社会现代化作为在一种理论提出并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是在本世界50-6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原有的帝国主义???民体系被彻底打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批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缩短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物质生活上的差距、巩固已经取得独立国家的地位的人物。因而,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将其视为改变落后状况的必然步骤,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从广泛意义上说,社会现代化这样一切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于300多年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英国国会开始了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斗争,从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欧美大陆接连发生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从而结束了几百年中世纪的统治,开始了全面改造社会的开端。可以说,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又是目前这场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开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是把它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同本国过去情况相比较,而是同现代社会的标志相比较。 ; 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这场独特的社会变迁,从内容上讲,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从速度上讲,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从广度上说,是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世界性的,并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一地区;从深度上讲,它已经引起整个世界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程度之激烈,影响之深刻,都是历史上少见的。;1、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和各种现象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变化相关的。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社会物质生产面貌,而且还要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变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整体社会的变迁。
;2、社会现代化是一场进步性的社会变迁;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称它为加速度发展。可以说,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从1640年以来的300多年时间里,科学代替了蒙味,机器工业代替了自然农业,民主战胜了专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4、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事实上,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也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或迟或早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在这种全球性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现代化既会有不同的特点,又会有共同的特征。趋同论与趋异论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2、以效率和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即是经济现代化不可少的保证,又是经济现代化发展自然提出来的要求。政治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政治和行政系统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即能够有效的发挥政治系统在动员资源、组织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政治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中,高度民主化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政治制度向民主化发展,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国家的管理, 为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能力。
;3、城市化城市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集中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因而又聚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经济方面,城市往往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在政治方面,城市往往成为现代政治的发源地。在文化方面,城市往往成为新文化的诞生地。城市也为新思想、新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条件, ;4、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的具体的稳定的组成方式或构成方式。所谓社会结构的优化,是指社会要素或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最佳构成方式,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社会结构的分化提高了人类活动的效率,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则为在理性原则基础上进行社会活动提供了可能。 ;5、文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则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的进步,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等方面。文化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具体表现,任何人类的进步,如果不能积累为人类的文化,这种近不时没有任何保障的,同时也不可能久远传递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可以被视为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特色的一种文明或文化的形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本国文化 ;6、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
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有社会活动的现代化,才有现代社会的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化的程度较低,传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这是造成现代化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人的现代化包括现代人数量的增加和现代人质量的提高。;四、社会现代化的类型;2、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起始时间晚启动力量源于外部突发性自上而下 人为色彩浓采借的手段任务一揽子解决德国、俄国、日本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属于这一类型。;第二节 现代化的理论模式;一、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简评;二、依附理论;;简评;三、世界体系论;;简评;第三节中国社会现代化 ; 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试步时期1949~1978年这30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试步时期。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现代化的试步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过于频繁,现代化进程的摇摆度比较大。从1949以来,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自觉选择的强制型工业化。它是以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改造与发展的强大杠杆,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来加速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不规则地高速度推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经济的高速增长2、经济发展呈周期性起伏3、社会分化相对不足4、空前的社会动员;三、中国社会现代化快速发育阶段1978年末至1979年初开始至今。
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之间实现了初步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得以确立,所有制方面进行的必要的改革,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同时,民众的切身利益开始同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息息相关,他们的日常生活同现代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现代化快速发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杠杆。而且,现代知识的传播、积累,日益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 ;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一)采借性(二)艰巨性(三)不平衡性(四)二元结构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