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曾这么评价庄子:“庄周是先秦诸子中唯一可畏可爱的圣人。”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本人思想开放,淡泊名利。
他的《庄子》更是道家哲学的经典,是国学文化的源头。
很多人慕名读《庄子》,除了对内篇之一的《逍遥游》中那两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很熟悉之外,其他再无要领。
如果读《庄子》内篇只能停留在这个初级层面,那就暴殄天物了。
因为流传至今的《庄子》分为内、外、杂篇,其中内篇早于外篇和杂篇。
刘笑敢和钟泰教授曾考证过《庄子》,认为外篇和杂篇内容有些许错乱,不一定为庄子所著,但内篇非庄子莫能为。
整个《庄子》内篇,可谓是精华中的精华,值得好好细品,将庄子的人生智慧收入囊中。
内篇的内容很多,该如何入手去看懂呢?
很多古典文学的学者,对《庄子》的内篇都做过解读和分析,其中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学学者陈可抒的解读《人间逍遥游》,颇有亮点。
他在这本作品中,从庄子思想、文化、艺术以及人生等多方面,解读了《庄子内篇》的内容和逻辑关联。
他的释义和解读,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对庄子的思想艺术,进行了现代化思维的扩充,可以说,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求。
对于生活快节奏的当代人来说,每天看会书都是奢求,何况是看《庄子》这样的重磅作品。
看不了几页,估计就想会周公去了。
如果是这种有阅读障碍的人,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通读内篇。
不要紧,先抓大体框架,内篇包含了七篇内容,分别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
而这七篇的呈现方式也很有意思,比如说广为人知的《逍遥游》说的就是鲲鹏的故事,和四个寓言。
《齐物论》则是一个立论,《养生主》则是庖丁解牛。
如果你可以把握这些脉络和框架,再来细品庄子内篇,就容易多了,也更有条理性。
陈可抒对整个庄学提出了“体、用、辩”理论。
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对我们理解庄学,可谓助力良多。
所谓“体”,就是立论,是庄学的根本;“用”是作用,是理论和时间的结合;“辩”则是体和用的框架之外,进行的答疑解惑。
简单来说,我们看《庄子内篇》,就是按照这么个逻辑来进行。
先看庄子自己的理论是什么,我们用这个理论如何剖析世间的人和事,这两者之外存在的疑惑,该如何解答。
体、用、辩三者既是相对的,也是可以互化的。
体中有用,用中有体,用和辩又能化为体,这就是庄子思想的精妙之处。
这个底层逻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哲学界有句至高名言,认识你自己。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这一点在《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中说得很明白。
起初我读《逍遥游》时,尤其喜欢这篇。
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鲲鹏,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驰骋。
但现实中,来自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渺小的蝼蚁。
别谈畅游四海了,能应付完眼前生活的苟且就很不容易了。
哪有资格谈逍遥?
其实,庄子在《逍遥游》中想告诉我们的一个朴素道理就是,你先要认识自己,然后再认识周围的世界,最后跟世界一起保持要成长,这就是逍遥游的根本。
面临压力和困顿,要跳出表象,跳出事件,回归自己的内心去看,到底是什么困住了我们?
我们所想所求的到底是什么?
就像鲲鹏,在上天入地之间,不断变化成长,有了符合自己认知的更高追求,所以,能逍遥天地间。
做人也是如此。
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追求,你又该如何成长并提升才能实现追求,这就是认识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如果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书只能推荐一本的话,我想《庄子》绝对榜上有名。
它深奥且博大,蕴藏了无极的智慧和精妙的哲学。
就像陈可抒在《人间逍遥游》中评价《庄子》时说的那样:文辞为枝叶,逻辑是根本,这才成就了这本书的独特灵魂。
你我皆是世间独特的存在,不妨跟着陈可抒的解读,走进庄子的历史时空,提升智慧,再重回现代,拥有属于自己的逍遥人生。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