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田单将攻狄(田单将攻狄文言文原文翻译)

田单将攻狄(田单将攻狄文言文原文翻译)

田单将攻狄(田单将攻狄文言文原文翻译)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孙子兵法》第三为谋攻篇,以谋略攻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

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孙子兵法》第三为谋攻篇,以谋略攻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田单将攻狄(田单将攻狄文言文原文翻译)

田单将攻狄(田单将攻狄文言文原文翻译)

意思是说,能把握胜利情况的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者不可以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有准备来对付无准备敌手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凡此五条,就是把握胜利的方法。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个意思就比较明了: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作战必定失败。

孙武画像

01同仇敌忾与横加干涉

“上下同欲者胜”,这是一条关键的制胜原则。上下同欲,即君臣同欲、三军同力、将帅一心,就是同仇敌忾,荣辱与共。

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将田单在即墨之战中,力挽狂澜,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公元前279年,田单准备攻打狄邑;临行前,去向齐国谋士鲁仲连告别。

鲁仲连对田单说:“将军此次攻打狄邑,难以取胜”。田单听后,不悦道:“我在即墨作战时,曾以老弱残兵大破强大的燕国,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如今齐国兵强马壮,难道连小小的狄邑都不能攻克吗?”说完上车不辞而别。

田单发兵攻打狄邑,把狄邑围困得如铁桶一般。却如鲁仲连所预料的,三个月都没有攻下来。齐国的童瑶唱到:大冠若萁,修剑柱颐。攻狄不能下,垒枯骨成丘。

田单此时醒悟过来,就去向鲁仲连请教。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虽贵为主帅,但能坐下来与士兵一起编织草袋,站起来就能与士兵一样拿铁锹干活。当时,将军有必死的决心,士兵也同样如此,听到你的命令没有不纷纷请战的。”

“上下同心,这是打败强敌的原因。如今,将军因功封安平君,锦衣玉食,钱财无数,身旁奴仆成群,尽日寻欢作乐,已无昔日决死的雄心,所以就不能打胜仗了。”

上下同欲者胜

田单拜谢道:“谢谢先生的教诲”。回到军队后,田单如同换了一个人。亲自巡视狄邑城防,站在箭矢如雨之处,挥槌擂鼓,激励士兵。士兵果然勇气大增,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不久攻下了狄邑城。

因此,要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将帅能与士兵同心协力,以一人之心争取万人之心,全军团结一致,共同抗敌。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军有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一旦国君从中干涉、阻遏,那么只有失败可言。

公元1127年,金兵直逼北宋首都开封,掳走了徽、钦二帝,直接导致了靖康之变。此时,众大臣商议,在南京拥立高宗继位。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公元1140年,金朝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奉命北上抗金,所向披靡,大破金军“铁浮图”。正当抗金节节胜利之时,高宗却怕岳飞收复中原,迎立他哥哥钦宗而失去王位,下令立即停止进攻,一天以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回朝,十年抗金毁于一旦。

正是因为宋高宗的恶意干涉,岳飞的功业功亏一篑,南宋从此武备不整,更加孱弱不堪了。

古代战争

0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欲借汉室旗号自己做皇帝,无奈势薄力微,难以与曹操、孙权抗衡。公元207年,刘备亲自到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曹操势力强盛,急于吞并天下诸侯而自立;孙权富有江东,基业雄厚;唯独占据荆益二州的刘表昏庸无能。说到此,诸葛亮话锋一转,为刘备制定了占据荆益,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此后数年,刘备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夺取荆益,占据四川,终于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

这正是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略的绝佳应用,分析对手和天下大势,从而确定自己的战略。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张良的“下邑之谋”,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极其相似。当年刘邦被项羽在项城打得落花流水,刘邦仅带几十名随从脱身而逃。正是在兵败危亡之际,张良为刘邦献上了联将破楚的策略,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历史上运用“知彼知己”制定相应策略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孙膑的围魏救赵,诱敌就范;三国的官渡之战,曹操釜底抽薪,火烧乌巢,大败袁绍;楚汉争霸,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

这些著名的战例,之所以能获胜,正是名将依据“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进行制定谋略的结果。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论断,备受历代兵家推崇。古人将其称为“兵家大要”,毛泽东称之为“科学的真理”。

这一思想,不仅普遍适用于军事,在商业、生活中,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就能掌控人生的主动权。

谋攻篇

上一篇: 鞠婧祎父母(鞠婧祎父母爱情)
下一篇: 杨家将最后谁活下来了小说(杨家将最后谁活下来了百度百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