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写这一章的时候,我内心是犹豫的,主要是真相太扎心,大家观看时,请自备一颗大心脏。
在西游记里,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存在。
井龙王是什么神仙(井龙王和四海龙王什么关系)
在神仙堆儿里,他是低贱的,卑微的,基本没什么朋友,日常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娱自乐。
但在百姓面前,他是神,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并且直接负责下雨这项工作,雨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百姓们看来,龙掌握了百姓的命运。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要弄清楚“龙”的地位,先要搞清楚降雨的本质。
上天为什么要降雨?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吗?
当然不是。看看凤仙郡,因为郡侯当年的一个小小错误,导致三年不下雨,“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老百姓到了卖孩子吃人的地步了,好生之德在哪儿呢?
降雨的本质,是收税。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是佛也好,道也好,都是通过香火钱来发家致富的,但这两家吸引的仍然是小众客户——道家吸引的是想成仙的人,佛家稍好点儿,加上了部分求来世的人。但如果是既不想成仙,又对来世无所求的人呢?毕竟,他们才是大多数。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共同的需求,首先就是生存。在农业社会,要生存就得种地,要种地就得下雨,要下雨就得求雨,要求雨就得烧香。
最简单的逻辑也是最有效的。
通过结合书里几章的内容,我们整理一下降雨的全过程:
首先,谁有权利通过这件事收税?答案是玉帝、道家、佛家三家都能够收税。
行者道:“那郡侯已归善矣。”天王亦喜。正说处,早见直符使者,捧定了道家文书,僧家关牒,到天门外传递。……行者道:“你将此文牒送去何处?”符使道:“直送至通明殿上,与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前。”(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
这里说的是凤仙郡郡侯改过之后,降雨的请求通过佛、道、天庭三个渠道分别送到玉帝这里,也就是说,这三个地方交税,都管用。
其次,玉帝和天庭是降雨的主管机构,具体的部门是水德星君:
“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一旦有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想像,降雨过程是要收手续费的,要不然,谁收上税来归谁,我庞大的天庭靠什么运转?所以,这种税收天庭是要有分成的。
最后,具体实施降雨的,是各处的龙王。这一点书里有太多的描写,就不举例子了,但是要注意,因为降雨是税收的反馈,所以降雨是有成本的,因此,如果没的指标,龙王是无法降雨的,第四十一回红孩儿一章就写了这个细节,悟空向龙王借雨,龙王道:
“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分付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甚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
悟空实在要得狠了,龙王只好凑齐四兄弟,一起拼了几个雨点下来,因为降雨成本很高,没有指标的雨,龙王也降不起。
龙王并不拥有雨水,只是雨水的搬运工。
由于这种特殊的位置,龙长了两副嘴脸,对于百姓,他是凶神恶煞。看看泾水龙王对算卦先生的态度: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他又按落云头,还变作白衣秀士,到那西门里大街上,撞入袁守诚卦铺,不容分说,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第九回)
场面是不是很熟悉呢?然而,对于有背景的强人,他们却又奴颜婢膝,随便翻一翻书,就能看他们对齐天大圣摇尾巴:
悟空念声“唵”字咒语,把那北海龙王唤来:“我把你这个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唬得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第四十六回)
这种人,有人管他们叫“吏”,老汉管他们叫“奴才”。
在《西游记》里,龙这种生物,出路有三条:
第一条出路是食材。第一次见这种食材,是在蟠桃会上,“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第二次见是在佛祖的“安天大会”上,“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座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这两次都是玉帝请客,可见,最高规格的筵席上,龙肝是标配。龙作为食材还产生了一种副产品,就是龙筋和龙皮,五庄观里镇元大仙用的鞭子,就是龙皮的,太上老君烧火的童子,腰带就是龙筋的。可见,对于高端神仙而言,龙是一种消费品。
第二条出路是宠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西海龙王向悟空介绍自己九个外甥的出路:“……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给佛祖敲钟的,趴在房上压风的,盘在柱子上卖萌的,很合理啊,就算是头猪,养时间长了,也有感情了,既然不舍得吃了,就当宠物养着吧。
不要小看宠物啊,小白龙为取经驮着唐僧走了十万八千里,最后成了八部天龙,具体工作是做什么呢?
“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第一百回)
嗯,还是盘在柱子上当宠物,算是条观赏龙。可见,做宠物的资格也是要全力争取的。
第三条出路,才是奴才。只有那些既有本领又有门路的龙,才能够分管一片水域,当个龙王,等着水德星君发旨下来,做一做雨水的搬运工。但这份工作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跟泾水龙王一样,被一个凡人魏征当街斩首。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龙是卑微的,乌鸡国的井龙王,被一棵芭蕉树填了井口三年,屁也不敢放一个,只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黯然度日。或许他会想,外面的世界好可怕,我们被隔离的生活虽然苦了点儿,好歹没有被当成食材对不对?
龙只有两种,拼命想做奴才和做稳了奴才两种。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西游记》第四十三回写了一个向命运发起挑战的小龙王鼍洁。鼍洁的爹就是被魏征当街斩首的泾河老龙,亲眼目睹了龙族的不幸,小鼍洁不打算再走那三条老路,他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走一条自主成仙的新路——吃唐僧肉。
小鼍洁是单纯的,他抓住唐僧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舅舅,他马上派人给西海龙王敖闰送去了请帖。但是,也就是敖闺父子出卖了他。
西海龙太子摩昂,在这里的表现非常有趣,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
摩昂来到黑水河,先是责怪鼍洁连累了自己——
你怎么没得做,撞出这件祸来?他(孙悟空)又在我海内遇着你的差人,夺了请帖,径入水晶宫,拿捏我父子们有‘结连妖邪,抢夺人口’之罪。你快把唐僧、八戒送上河边,交还了孙大圣。凭着我与他陪礼,你还好得性命,若有半个‘不’字,休想得全生居于此也!”
之后就把鼍洁绑了送给孙悟空,鼍洁已经认输,想使个计策脱身,摩昂第一个跳出来进行揭露:
“摩昂在旁道:“大圣,这厮是个逆怪,他极奸诈,若放了他,恐生恶念。”
背后捅刀子的,都是了解底细的自己人。
此时的取经队伍里还有小白龙,正是西海龙王的儿子,也是摩昂的亲兄弟,但是,摩昂从带人过来降妖,到与师徒四人寒喧,再到押了鼍洁上路,自始到终,没跟小白龙说过一句话,甚至没有看过小白龙一眼。
套用郭大师的一句话,只有奴才们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行文至此,你还没觉得扎心吗?那我告诉你一件事儿——
据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