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童第周是一个探知欲特别强的孩子,遇到不解的事情,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一天,童第周在屋檐下漫步,看到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凹形小坑。他感觉十分奇怪,于是蹲下身子,琢磨半天,仍搞不明白。童第周便把父亲叫到屋檐下,道:“爸爸,你快过来看,这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怎么形成的?”
童第周的故事小学课文(童第周的故事小学课文一定要争气)
父亲是个私塾先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见儿子问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十分高兴,便抓住教育契机,耐心地道:“你眼前的这些小坑,可不是哪个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童第周更加好奇了,柔软的小水滴,居然能把无比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小水珠当然敲不出坑,但是长年累月,一滴滴小水珠不断地敲击,不但能敲出坑,最终还可能敲出一个洞呢!书本上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寓意深刻的诉述,在年幼小童第周的心灵烙下深深印迹,让他朦胧地懂得,一个人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可能做成看似难以完成的大事。
在布鲁塞尔大学,童周第的导师,著名的达克教授正在做青蛙卵子试验,需要把卵子外面的一层薄膜剥掉。当时他们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显微镜下,达克教授和助手们怎么也去不掉那层膜,严重地阻碍科研的进程。一天,童第周说他来试一试,达克教授本来对这个中国学生试验不抱有希望,因为难度太大了。可出乎意料的是,童第周来到显微镜下,拿针把卵膜轻轻地刺一下,卵瘪下去了,一下就剥开了。达克教授感到十分惊讶,对这个中国学生所表现出的生物学天赋感到万分欣喜。
五、为建设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6年,童第周等海洋科学家参与制定的“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作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之一,被列入《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年国家科技十年规划》。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59年该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他仍任所长。196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他任生物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在后来政治动荡的日子,童第周尽力排除外界干扰,带领他的团队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他在经典胚胎学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引起国际瞩目。童第周与他的合作者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他们在两栖类胚胎发育的研究中,发现胚胎纤毛运动方向的决定时间在原肠期和神经板初期,证明外胚层纤毛运动的方向决定于中胚层和内胚层,而且这种感应能力在个体发育中是沿着胚胎的前后轴从头到尾逐渐减弱的,表明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他的这项研究成果,在当时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成为了中国克隆学奠基人,后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也为新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文革”结束后,童第周工作更加忙碌,出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每天忙于实验之际,童周第也笔耕不断,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科研成果。他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有:《追求生命真相》、《细胞质对细胞核的活动和遗传性状表现的作用》、《中华蟾蜍内胚层细胞核的移植》、《鱼类细胞核的移植》、《文昌与卵子8细胞和16细胞时期动物性板球和植物性半球细胞配合的研究》等等。
1979年3月6日,七十七岁高龄童第周,在杭州浙江科学大会上,当为浙江省2000多名科技、教育和卫生领域的科研人员做报告时,心脏病突发,晕倒在讲台上;同年3月30日,医治无效,不幸于北京病逝。童第周研究科学领域,对普通百姓来说,也许深不可测,不是家喻户晓。但是在中国科技界,“童第周”三个字,如雷贯耳,他为中国生物学,遗传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他钻研科学和热爱祖国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书籍:《童第周传》、《忆童第周》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