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

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

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

目前国内从事战争研究的,大体有几类人,一是军校的教研人员;二是普通高校国际关系和历史专业研究人员;三是相关智库研究者;四是业余爱好者,这些人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不尽相同,但首先应当注意的是,研究军事,必须要懂编制,军队编制是将无序人员有序化的基本手段,是将冷冰冰的武器和活生生的勇士“粘”在一起的组织架构,国内将军事编制视为绝密材料,因此研究内容几乎是空白,即便有军制学这一学科,其课程和教学基本上是蜻蜓点水,缺乏借鉴意义,以至于不少的初、中级军官对于指挥的跨度都认识不清。与美军相比,国内军事专业人员的研究水平和起点并不高,而且人为设定的研究禁区多,造成了研究成果针对性差。军校教研人员被体制内的框框限定,久而久之,就开始平民化,甚至不再聚焦于打仗,而是研究和打仗仅有一定关联性的战略或系统工程,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课题,多数都是理想化的模型,难以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并不受基层指战员的“待见”。相比之下,普通高校教师并不懂战术和训练,只是依托特定的研究经历或背景,凭借一定的兴趣爱好来研究,虽有些功力但军事实用性和目的性不强。国内智库专家与诸如美国兰德公司、CNA等研究人员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缺乏相应的研究环境。军事爱好者则良莠不齐,一些人满足于在某个军事论坛充当大神级人物,另一些人则凭着并不见得有多深厚的外语功底和历史功底,坚持不懈,丰富了国内的军事图书市场。这些市场化运作的结果,甚至超过了一些军内专业人士所谓的科研成果,着实令人钦佩。

现今人们似乎更喜欢讲战略,搞军事的、学国际关系的、做外交工作的、研究经济和管理的、包括从事政工的专业人士,都试图以所谓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种角度去审视战略问题,因此战略类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中外概莫如此。2014年英国《战略研究》杂志发表了吉姆·斯托尔的文章《战法与战略》,文章认为,“研究战略应该熟知作战,这似乎应是一条不言自喻的常理。”但现实是,很多战略学研究者对“如何有效运用武装力量达成战略目标”知之甚少。斯托尔教授以关于战略与作战的定义为切入点,探讨了在研究战略时必须充分了解作战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美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国际关系学界研究战略却不懂军事》一文中,作者也发现了美国的国际关系学界和军界存在着一道鸿沟,最终提出了五项建议,实际上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1)了解国防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军衔结构;

(3)学习关键军事装备知识;

(4)学习军事历史;

(5)读军人正在阅读的书籍;

其中第4条最有意思,作者认为:“要知道军事人员往往比政治学家对历史更感兴趣。虽然大多数政治学家都不愿意学习历史,但是比起充满变量和假设的理论政治学模型,那些穿制服的人,大部分都更加喜欢历史叙述。事实上,许多穿制服的人对军事史有天生的嗜好,因为这可以找到他们的身份,并找回与过去的连接。

从某种程度上说,军事历史是军事研究的基础,故首先要考量军事历史研究。

军事历史研究的问题

军事历史研究是不是C刊_军事历史研究是核心期刊吗_军事历史研究

按照美国著名的军史专家杜普伊的说法:“军事史向来是军事家研究战争的实验室。纵观自古以来的战争经验,不难发现所有的军事将领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借鉴前人总结的作战经验,采用前人的作战兵器、战术和战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东西而逐渐锻炼成长起来的。”军事历史本身包罗万象,而且受众面较广。从狭义范围说,军事历史就是一部作战史,讨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涉及到国家、战役、战术各个层面。“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就是要从战略到战役再到战术,步步深入,层层剥笋,由表象到本质。战术(Tac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含义是对军队的“命令”或“安排”,这是军事抽象概念的基本层面,也是古代唯一的作战理论概念,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时代,这一概念被解构并重新赋予了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战略为战争的主体,战术为战争的客体,这一点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有很好的体现。前沙俄军官暨工农红军指挥员斯韦钦,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思考,又加入了战役层概念,一直保持至今。

战争本身是两支军队的交锋,是双向的,而战术是其中一支军队所采取的举措,具有单向性。例如当我们讨论二战之初的闪电战时,更多讨论的是德军装甲部队的穿插战术,往往忽略了法军的对策,这并不合理。在任何的战争中,“敌人也有投票权”,尤其是讨论胜负难分的战斗。如果单纯强调某种战术,不免陷入只强调硬币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单边思维模式里。另一方面看,战术的实质是在某种作战指导下的行动,而作战指导就是各个国家的军事操典或条令。从拿骚的莫里茨编写首本军队操典至今,西方国家从军队操典到野战勤务手册,再到各种兵种野战手册,其数量庞杂,不断演化,构成了军队知识系统的核心,因此研究战术必须要懂得作战条令。

即便在军事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也存在若干问题,没有军事教育背景的研究者,很难对军事专业术语有直观的感受,普通平民学者则很难写出让军队满意的作战发展史,而由于兵种分类的缘故,军官们更关注于本兵种的发展,写作也往往专注于某个时段或某个专业,这样做虽然更精细化、更专业化,但也阻碍了从全局出发把握整体的思路。不过美国的军事学术极其发达,各个层面的书籍都有,相比之下,国内战略书不少,战役或作战类书不多,战术书则寥寥无几,且水平和质量不高。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缺乏作战实践,而且即便获得了一些战争经验,限于当时的文化水平和研究水平,很难做深入解析。举个例子,杨迪先生在其回忆录中提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召集几个参谋人员在坑道中写战史,基本上是按照个人在总部的经历和想法写的,并没有说明如何利用一手资料,如作战计划、决策电报、下属部队战后报告、伤亡报告、敌我态势评估等来撰写更为客观翔实的报告。相比之下,西方军队如德军、美军,团以上单位每天要写战争日志,师一级就有负责撰写战史的人,因此美军的报告和书籍显得更加科学化和条理化。因此,军史历史的客观性首先要求的是——对战争的准确描述。由于缺乏这样的研究基础,我们应当虚心去学习他人的经验。

三、军事案例研究

如何研究打仗是个难题,毕竟现代战争就那么几场。所以必须要进行深入发掘。应该说在这方面,美军是个榜样。美军著名的利文沃思指参学院,其电子图书馆是开放式的,有大量的资源可供研究,此外,美国陆军军史中心也有很多作战方面的电子书籍,应该说资料来源是有保障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笔者在研究海湾战争时就发现有很多问题,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书籍是军事科学院出版的《海湾战争全史》。这本书还是从战略层面看问题,面面俱到,但对作战过程缺乏深入剖析,仅是在美国国防部给国会报告的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成。目前国内对海湾战争的描述性书籍多来自于此,并不精细。事实上,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都有相应的战史资料,例如美国空军出版了《海湾战争空中力量调研》3卷6本,还有3本专著,分别是《空优》、《定位目标》和《厚利目标》。海军陆战队也出版了陆战第1远征军、海上部队、海航、通信、第1陆战师和第2陆战师等至少6本以上的作战书籍。

就海湾战争而言,美国陆军相关资料最多,美军将第18空降军的作战过程、第24机步师的作战计划、作战过程和作战参考均公开,可以说极其罕见。当然还有很多资料属于保密级别,比如部队的部署序列、详细的后勤计划、军事欺骗计划、中央情报局的战场支援、目标定位方法、战场损伤评估方法等等。

在陆军官方战史中,斯蒂芬所著《杰鹰:海湾战争中的第7军》,对战争过程的描述最为详尽,其他官方军事专著还包括陆军军史中心出版的《旋风战争》,陆军参谋长办公室沙漠风暴研究项目办出版的书籍《必胜》,以及利文沃思指参学院出版的《幸运战争:沙漠风暴中的第3集团军》等,著名记者汤姆克莱西在采访第7军军长弗兰克斯后,就第7军指挥内幕而撰写的《风暴中》也是指挥方面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陆军军史中心还有一个简版的《波斯湾的战争》,适合于初学者。至于私人回忆录和出版商战争回顾之类的书籍则汗牛充栋,笔者推荐美国著名军事专家麦格雷戈上校撰写的《勇士之怒》,很多人对麦氏的了解还是因其著作《打破方阵》,这本书被乔良和王湘穗先生撰写的《超限战》引用,国内军界对此并不陌生。如果打算进一步了解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的战场指挥和后勤内幕,还需阅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和指参学院的相关论文。

总之,军事案例研究应当深入下去,前提是需要相应的研究人员和经费,而且水平不能太低。

四、以海湾战争为例

军事历史研究是不是C刊_军事历史研究是核心期刊吗_军事历史研究

对于海湾战争,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应当了解下述战斗或作战行动:

Battle of Khafji

Battle of 73 Easting

Highway of Death

Package Q Strike

Operation Daguet

Battle of Phase Line Bullet

Battle of Wadi Al-Batin

Operation Granby

Liberation of Kuwait campaign

Battle of Al Busayyah

Battle of Rumaila

Operation FRICTION

Battle of Medina Ridge

Battle of Norfolk

Operation Instant Thunder

Battle of Ad-Dawrah

Battle of Qurah and Umm al Maradim

Battle of Bubiyan

Battle for Jalibah Airfield

在了解美军海湾战争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要能够识别问题、发现问题,从资料中找答案或做出合理的推断。以研究海湾战争地面行动为例,研究者需要回答以下战术问题:

1、 美军和伊军装甲部队的编制?

2、 美军设定作战阶段线的依据是什么?

3、 共和国卫队阵地部署的问题何在?

4、 在沙漠中行军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5、 美军第2装甲骑兵团的作战样式是什么?

6、 美军装甲部队的行军队形是什么?

7、 伊军反击、地雷对美军装甲部队的威胁?

8、 伊军炮兵阵地设置的问题何在?

9、 美军陆航是如何实施空地一体战的?

10、美军三个炮兵旅的配属是如何进行的?

上述问题是从战术层面上去思考,如果上升到战役一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发掘。美军在沙漠军刀行动实施前,先后有多个作战计划——包括正面进攻、浅包抄、和纵深大包抄等,这三种作战计划的利弊是什么?即便是大包抄计划,第18空降军如果放在更西面,是否更合理?第7军原计划在25日一早行动,后提前到24日下午,对下属各部队造成哪些影响?是否可以进一步分权制定军级行动计划?其利弊何在?在沙漠军刀行动中,美军在战略层、战役层和战术层遇到了难以协同的问题,原因何在?为什么第7军军长弗兰克斯要停止夜间行动?上级和下级对此的反应有哪些?为什么?弗兰克斯《零星指令7》设定的条件是什么?弗兰克斯的双重包围计划实施难度何在?如果没有紧急停止行动,还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消灭伊军共和国卫队?等等,都需要深入思考,把别人的经验充分咀嚼,进而变为自己的东西。

还有一些范围更广的问题,例如美军战后是如何改进的?在12年后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是如何摆脱冷战时期“打大战”思维的?新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的依据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有哪些创新战法?有哪些传统战术应用?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海湾战争范畴,应当结合美军数字化部队建设、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等进行研究。还需要了解伊拉克战争全过程,了解美军师一级和军一级指挥能力的建设,没有一定的内部资料是难以进行下去的。好在知远所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料,出版了相关书籍,如果能够与军队研究者相互取长补短,相信可以取得非常实用的研究成果,为军队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上一篇: 红军长征的原因及其意义
下一篇: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有哪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