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道光二十七年至光绪十三年(1847-1887),历经四十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建水陶从由粗陶转变为细陶,建水紫陶独有的“彩泥刻填纹绘工艺”也形成于这个时期。
清光绪十四年到民国三十七年(1888-1948),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建水紫陶独有的无釉磨光和彩泥刻填工艺在这个时期发展至成熟。这个时期是建水紫陶发展的成形的重要时期。特别在彩泥刻填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残贴”和“文人画”装饰工艺使建水紫陶在清末民初名声大噪。
清光绪中后期至民国初期,以紫陶烟斗为代表的建水紫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因此建水地区大量的文人墨客涌入了紫陶装饰的行列中,将建水紫陶与书画融合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制陶巨匠,创立“残贴”装饰工艺的王永清、“文人画”装饰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受之、书法装饰的代表人物王式稷,他们为建水紫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位巨匠——向逢春(1895-1964)和张好(1869-1928),他们不仅掌握建水紫陶所以的装饰技艺,还精通配料、制泥、烧制、磨光等工艺技术,在元代青釉汤锅和明代黄釉汤锅的基础上,他们精心研究出了配以文人书画装饰的无釉陶汽锅,也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紫陶汽锅”。在后来的各种展览会上,向逢春将建水紫陶推出了建水,推向了世界,使建水紫陶成为举世瞩目的工艺品。
除了向氏外,还有叶子香、丁吉三、朱南岳、武省三、梁之福、梁柱奇、韩显庭、张玉堂八家专业生产陶斗的著名陶坊,这把家被合称为“八家斗”,其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饰优美的特性,将建水紫陶推向了广阔的市场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建水紫陶产业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心支持,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1953年年初,在当地政府的关系和支持下,碗窑村37户陶工组织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建水紫陶的生产方式开始由个体转向集体生产。
1953年年底,向逢春带领当地陶艺工作者只做了80余件精美的紫陶作品,送选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期间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被国家轻工部认定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1958年合作社升级为地方国营企业,1964年成立建水县美术陶合作厂,1977年更名为建水工艺美术陶厂。至此建水紫陶达到了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建水紫陶在工艺、品质、品种都不断在革新,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当代紫陶工艺名匠。
21世纪初期,由于受管理体制限制,生产方式落后,人才缺失等诸多因素,建水紫陶跌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建水工艺美术陶厂也与2007年倒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建水紫陶又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复兴之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