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有山,始于汉,兴于唐,盛极于清者,盘山也。另说盘龙山,因盘薄蜿蜒,行无定势如龙。乾隆有诗数百于此,曾云:“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传唱至今。
跨石桥三座,有城关。上书“亘古名山”与“万派璇源”,背云“象天法地”,一似前者。内有浮雕,铜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拱盘山于中,与五峰地势相呼。盘山之景,缘于五峰三盘。主峰绝顶者曰挂月,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笑谈似五指山。另三盘者,上盘有松胜,万松朝天;中盘为石胜,怪石嶙峋;下盘为水胜,流玉叮咚。自然山水之缘皆由此。
紫盖峰(紫盖峰在哪里)
过城门,可览下盘,胜者有四。山脚便问水声者,洗雾也,至此方知雾亦可洗。但见:
小池上飞虹朦胧,绿荫里隙珠翻荷。
水胜第二,三盘暮雨,津门十景之一。需阴阳交接雾霭靡靡时得,惜不能见。据传“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云气郁勃弥漫,号好如雪海峰峦,出没其中,如烟墙乘风。”然旁花草繁茂,早秋亦有嫣红,恍若隔春。
过暮雨,入圣境,曰无终。盖乐在其间而无终之境。沿随时小路前行,即入山林,见磐石上二字述:入胜。此为清末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荣禄手书,意为引人入胜,自此开始渐入佳境。
再前行,石迳流泉,常绿葱茏,山石水木同出一画,已然画中人。方过题字,便闻雷音,空谷回响者水胜之最,曰漱峡。水自山间来,过如池,倾泻于此。然石高而水少,故难成瀑,却溅玉喷珠,冷意连连,汛时十里可闻。伴山水之乐前行,见石桥下圆石滚滚作磊,流水过似白布盖石上,无形成有形,有形时时而变,有无绝妙。余久伫桥上苦思不得词句以叙,却转角处一石,作“衮雪”二字,复观之顿悟,拍案叫绝。随手作:
《山涧衮雪》
早秋山涧藏白雪,磊作团团下如池。
鬼斧工下真绝色,窃得珠玉无人知。
水胜映光入眼烁,繁华事散落花湿。
如问衮雪来何似,溪涧白流过圆石。
过卧云楼,得对子一副:“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禅意初现,已有所感。
水胜已过,再登高处。有诗云:“遥闻上界翻经处,片片香云出院来。”达天成寺,寻得佛缘。旁有舍利塔,颇为殊胜。焚香礼毕,于塔下沉思,自问何为佛?上师弘一曾有言:“我观众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以此观之此间庙中,礼佛者众香客,乃至日夜诵经之僧众,或皆不得佛缘。《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此观之此间庙中,金身端坐可视,诵经声声可闻,焚香袅袅可嗅,岂是求佛真路邪?佛说不可心外求法,应在心底,更非大神通法力者,佛既是凡,凡既是佛。一颗真善心,直抵万千贝叶经,佛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如此便已成佛又何必拜佛求佛?
沉思不觉中至罗汉园,观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神情如生。偶闻伏虎趣事,一笑而过。园中一巨石,刻以众罗汉做法事。然旁有树更为惊人,夹于两石缝中,其一见裂二尺有余,或木顶起,惊叹生命之能。此木何至生于此,莫非木石前盟?却叹人生如梦,一厢情愿得讹缘罢。
初登十之一二,见宿云亭。每当暮雨菲菲,祥云滞留,绕亭飞旋,飘忽不散,因而得名。小憩亭内观众人有感,随手作:
《众生宿云》
山中清净地,宿云聚红尘。
芸芸生百相,樊笼不得真。
此去登高路,戒掉贪痴嗔。
佛前可有悔,修身授法门。
过忘归石碣,入万松圣境,松胜之始。入碑林,形态各异,风越古今。林至逍遥游而终,然经入胜忘归,此游已无终。
顾名思义万松寺者,庙宇第二。入门处有铜炉,悬红牌数百,皆众生愿。余观牌数,闻钟声而笑,随手作:
《求佛》
万松无终有佛陀,众生祈愿僧敲钵。
大慈大悲本凡体,深林寻佛不知佛。
至此已三分,路远欲乘缆车直达顶峰云根近日处。峰顶碑为乾隆手书“盘山”二字,暗自料想万岁爷身体了得。峰顶一塔,为挂月峰定光佛舍利塔,唐延和年间智源禅师建。传每年除夕,有佛灯自通州孤山塔飘来,绕峰飞旋,至塔息止。塔旁一松,为万松之首,尤为苍劲。细观塔下刻文,得前人无名诗一首:
挂月峰前景最幽,今生来此更何求。
红尘漫灭一任去,高卧先生百不忧。
天已渐晚,另辟别路下山,行山间土路,喜观中盘之石胜。奇石嶙峋,千奇百怪,隐约中见一弥勒横卧路旁,初为雕刻,实则天然,莫不是佛聚石为徒,使顽石点头?山石流水,水养万树,树傍山石,暗映五行之理。行之其中,人似微缩于盆景,美不胜收。
至山脚,薄暮冥冥。山门亮霓虹,似精雕五彩水晶。憾上方寺,北少林,神仙湖,万佛窟等七八处不得观。虽归,时时念。
辛丑年十月五日
发表评论